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及其上料方法技术_技高网

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及其上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5769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及其上料方法,属于中频炉上料技术领域,该上料机包括上料组件,上料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排列组件,排列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组件,使用叉车将装满料棒的原料箱放置在托框的内部,此时启动两侧第一气缸伸长,使得两侧滚轮抵住托框的背部,随着第一气缸伸长托框通过套筒在套杆的外壁翻转,在翻转时挡板对原料箱靠近外部的上端进行限位,避免原料箱转动至倾斜位置时料棒掉落,从而能够将料棒倒入外壳的内部,不需要人工向外壳的内部加入料棒,增加上料速度,当料棒在传送带的上端输送时,如若出现堆叠的情况,则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剔除板将上方的料棒剔除,通过落料轨和斜板重新进入外壳的内部重新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频炉上料,具体地说,涉及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及其上料方法


技术介绍

1、中频感应电炉(即中频炉)的工作频率在50-2000hz之间,广泛用于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熔炼。与其他铸造设备相比较,中频感应电炉具有热效率高、熔炼时间短、合金元素烧损少、熔炼材质广、对环境污染小﹑能精确控制金属液的温度和成分等优点。

2、经检索,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开号为cn11587212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中频炉专用圆钢自动上料机,打开设备,当感应开关检测到无料棒时,感应开关发出信号,液压油缸开始工作,有三块活动板(活动板a、活动板b和活动板c)组成的滑动结构在液压油缸的推动下上行下行,与之配合的是三块固定板(固定板a、固定板b、固定板c),由三块固定板的边和三块活动板(活动板a、活动板b和活动板c)的边分别组成托料的平台,由三块活动板(活动板a、活动板b和活动板c)上行实现托举行动,带动料棒上行送到上一个平台,同时上一个平台也会上行﹐实现阶梯式上料。在顶部横梁上侧,传动链条由涡轮减速电机带动,将料棒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推料杆处,推料杆在推料气缸的控制下横向推动,将料棒送至送料推杆的前端,送料推杆在送料气缸的控制下伸缩将料棒送至中频炉,整体上料就此完成。

3、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缺陷:还需要人工向脱料平台内部加入料棒,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还降低上料效率,并且在上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堆叠的情况,使得上料不够均匀,且料棒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还需要人工向脱料平台内部加入料棒,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还降低上料效率,并且在上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堆叠的情况,使得上料不够均匀,且料棒容易掉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该上料机包括上料组件,所述的上料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排列组件,排列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组件,该组件配合使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包括进料组件和排列组件,进料组件正对中频炉,进料组件将料棒送入到中频炉中,排列组件设置在进料组件的前端,所述排列组件的前端设置有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内放入装填料棒的原料箱,原料箱内的料棒通过上料组件从排列组件的顶部送入到排列组件的内部;排列组件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组件,通过输送组件将料棒逐一送入到进料组件中。

4、进一步地,上料组件包括有底框,底框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侧板,两侧侧板之间设置有可向上翻转的托框,所述原料箱放置在托框上,原料箱跟随托框向上翻转后将原料箱内部的料棒倒入排列组件内。

5、进一步地,托框的顶端固定有套筒,两侧侧板的顶部之间固定有水平的套杆,套筒套在套杆的外侧,使托框翻转时绕套杆转动;底框上倾斜安装有对称的第一气缸,两侧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上设置有滚轮,两侧滚轮抵触在托框的侧壁上,第一气缸伸缩推动托框绕套杆翻转。

6、进一步地,托框的两侧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对称的防护网板,托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7、进一步地,所述排列组件包括外壳,外壳的朝向上料组件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相对的外壳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多个相互贴合的推板,并且推板朝向外壳内的一端向上倾斜,每个推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每个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单数位置与双数位置的横板错开设置,单数位置和双数位置的横板末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板上,两个连接板的下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伸缩端,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通过底座固定在外壳上;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推板的上方,推板向上推动的料棒送入到输送组件上。

8、进一步地,输送组件包括有传送带,传送带朝向外壳的一侧设置倾斜的落料轨,并且落料轨固定于外壳的侧壁上,落料轨的上端与传送带的上表面平齐,落料轨对应的传送带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剔除板,剔除板引导堆叠在上方的料棒朝向落料轨上移动;在所述落料轨的下方设置有固定于外壳侧壁上的斜板。

9、进一步地,传送带的两端套在传动轴上,传送带一端的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壁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的转动端;传送带靠近第一齿轮一端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壳体,第二齿轮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壳体,电机与第一壳体的外壁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穿孔,靠近第一齿轮处的传动轴穿过两侧穿孔,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部,远离第一齿轮的传动轴与固定于外壳外壁上的支架的内壁转动连接。

10、进一步地,进料组件包括用于收集输送组件下落料棒的储料滑道,储料滑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第四气缸的伸缩端,储料滑道的两侧设置有中频炉滑道,两侧中频炉滑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五气缸,两侧中频炉滑道远离第五气缸的一端对准中频炉的进料口,储料滑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的外壁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六气缸的伸缩端。

11、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的上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步骤一:使用叉车将装满料棒的原料箱放置在托框的内部,启动两侧第一气缸伸长,使得两侧滚轮抵住托框的背部,随着第一气缸伸长使托框翻转,将料棒倒入外壳的内部;

13、步骤二:在料棒进入外壳的内部后,通过第二气缸伸长可带动单数位置的推板上升,第三气缸伸长可带动双数位置的推板上升,通过交替伸缩的方式将料棒向上推动,直至料棒落入传送带的上端;

14、步骤三:通过电机转动带动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带动传送带转动将料棒向进料组件内输送,落入储料滑道的内部;

15、步骤四:启动第六气缸的伸长使得料棒进入中频炉滑道的上端,最后第五气缸的伸长使得料棒进入中频炉的内部。

16、进一步地,步骤三中传送带带动料棒向进料组件输送时,堆叠的料棒与剔除板接触,沿剔除板移动到落料轨上,从落料轨落下后沿斜板进入到外壳内。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专利技术中,在使用时,使用叉车将装满料棒的原料箱放置在托框的内部,此时启动两侧第一气缸伸长,使得两侧滚轮抵住托框的背部,随着第一气缸伸长托框通过套筒在套杆的外壁翻转,在翻转时挡板对原料箱靠近外部的上端进行限位,能够避免原料箱转动至倾斜位置时料棒掉落,从而能够将料棒倒入外壳的内部,从而不需要人工向外壳的内部加入料棒,增加上料速度,减少工人工作强度。

19、(2)本专利技术中,在料棒进入外壳的内部后,通过导向板使得料棒到达最低处的推板上端,此时通过第二气缸伸长可带动单数位置的推板上升,第三气缸伸长可带动双数位置的推板上升,通过交替伸缩的方式将料棒向上推动,通过斜面实现阶梯式上料,直至料棒落入传送带的上端,通过电机转动带动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带动传送带转动将料棒向前输送,落入储料滑道的内部,通过第六气缸的伸缩带动调节板在储料滑道的内部滑动,从而能够调节一次性储存料棒的数量,启动第四气缸使得储料滑道上升使得储料滑道与中频炉滑道的上端平行,通过第六气缸的伸长使得料棒进入中频炉滑道的上端,通过第五气缸的伸长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包括进料组件(3)和排列组件(2),进料组件(3)正对中频炉(303),进料组件(3)将料棒送入到中频炉(303)中,排列组件(2)设置在进料组件(3)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组件(2)的前端设置有上料组件(1),上料组件(1)内放入装填料棒的原料箱(103),原料箱(103)内的料棒通过上料组件(1)从排列组件(2)的顶部送入到排列组件(2)的内部;排列组件(2)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组件(21),通过输送组件(21)将料棒逐一送入到进料组件(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有底框(107),底框(107)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侧板(101),两侧侧板(101)之间设置有可向上翻转的托框(102),所述原料箱(103)放置在托框(102)上,原料箱(103)跟随托框(102)向上翻转后将原料箱(103)内部的料棒倒入排列组件(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框(102)的顶端固定有套筒(105),两侧侧板(101)的顶部之间固定有水平的套杆(106),套筒(105)套在套杆(106)的外侧,使托框(102)翻转时绕套杆(106)转动;底框(107)上倾斜安装有对称的第一气缸(108),两侧第一气缸(108)的伸缩端上设置有滚轮(109),两侧滚轮(109)抵触在托框(102)的侧壁上,第一气缸(108)伸缩推动托框(102)绕套杆(106)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框(102)的两侧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对称的防护网板(104),托框(1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组件(2)包括外壳(201),外壳(201)的朝向上料组件(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板(2012),导向板(2012)相对的外壳(201)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多个相互贴合的推板(206),并且推板(206)朝向外壳(201)内的一端向上倾斜,每个推板(20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8),每个连接柱(2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209),单数位置与双数位置的横板(209)错开设置,单数位置和双数位置的横板(209)末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板(207)上,两个连接板(207)的下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气缸(2010)和第三气缸(2011)的伸缩端,第二气缸(2010)和第三气缸(2011)通过底座(202)固定在外壳(201)上;所述输送组件(21)设置在推板(206)的上方,推板(206)向上推动的料棒送入到输送组件(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21)包括有传送带(211),传送带(211)朝向外壳(201)的一侧设置倾斜的落料轨(204),并且落料轨(204)固定于外壳(201)的侧壁上,落料轨(204)的上端与传送带(211)的上表面平齐,落料轨(204)对应的传送带(21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剔除板(205),剔除板(205)引导堆叠在上方的料棒朝向落料轨(204)上移动;在所述落料轨(20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于外壳(201)侧壁上的斜板(2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传送带(211)的两端套在传动轴(212)上,传送带(211)一端的传动轴(2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3),第一齿轮(213)的外壁啮合有第二齿轮(215),第二齿轮(2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14)的转动端;传送带(211)靠近第一齿轮(213)一端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壳体(217),第二齿轮(215)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壳体(216),电机(214)与第一壳体(216)的外壁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216)和第二壳体(217)上设置有穿孔(218),靠近第一齿轮(213)处的传动轴(212)穿过两侧穿孔(218),第一齿轮(213)设置在第一壳体(216)的内部,远离第一齿轮(213)的传动轴(212)与固定于外壳(201)外壁上的支架(2013)的内壁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3)包括用于收集输送组件(21)下落料棒的储料滑道(301),储料滑道(30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第四气缸(302)的伸缩端,储料滑道(301)的两侧设置有中频炉滑道(304),两侧中频炉滑道(304)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五气缸(305),两侧中频炉滑道(304)远离第五气...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包括进料组件(3)和排列组件(2),进料组件(3)正对中频炉(303),进料组件(3)将料棒送入到中频炉(303)中,排列组件(2)设置在进料组件(3)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组件(2)的前端设置有上料组件(1),上料组件(1)内放入装填料棒的原料箱(103),原料箱(103)内的料棒通过上料组件(1)从排列组件(2)的顶部送入到排列组件(2)的内部;排列组件(2)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组件(21),通过输送组件(21)将料棒逐一送入到进料组件(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有底框(107),底框(107)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侧板(101),两侧侧板(101)之间设置有可向上翻转的托框(102),所述原料箱(103)放置在托框(102)上,原料箱(103)跟随托框(102)向上翻转后将原料箱(103)内部的料棒倒入排列组件(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框(102)的顶端固定有套筒(105),两侧侧板(101)的顶部之间固定有水平的套杆(106),套筒(105)套在套杆(106)的外侧,使托框(102)翻转时绕套杆(106)转动;底框(107)上倾斜安装有对称的第一气缸(108),两侧第一气缸(108)的伸缩端上设置有滚轮(109),两侧滚轮(109)抵触在托框(102)的侧壁上,第一气缸(108)伸缩推动托框(102)绕套杆(106)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框(102)的两侧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对称的防护网板(104),托框(1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中频炉圆钢的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组件(2)包括外壳(201),外壳(201)的朝向上料组件(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板(2012),导向板(2012)相对的外壳(201)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多个相互贴合的推板(206),并且推板(206)朝向外壳(201)内的一端向上倾斜,每个推板(20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8),每个连接柱(2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209),单数位置与双数位置的横板(209)错开设置,单数位置和双数位置的横板(209)末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板(207)上,两个连接板(207)的下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气缸(2010)和第三气缸(2011)的伸缩端,第二气缸(2010)和第三气缸(2011)通过底座(202)固定在外壳(201)上;所述输送组件(21)设置在推板(206)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方奎张广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海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