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制冷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542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中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涡流管、温差发电装置、电子膨胀阀、第二换热器、蓄电池、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涡流管、温差发电装置以及对于的管路设置,利用涡流管玉制冷剂耦合特性,以及半导体温差发电,利用塞贝克效应,温差发电片处于涡流管冷端出来的低温制冷剂与冷凝器出来的高温制冷剂中间,实现温差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具体的,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1、制冷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在家居、汽车、冰库冷藏等各种场景。

2、但是现有的制冷系统只关注制冷效果,缺忽视了能耗问题,制冷系统在制冷过程中消耗的大量电能无疑增加了大量的制冷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问题和事实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现有的制冷系统耗电量大,缺少电能回收,导致制冷成本较高。

2、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3、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涡流管、温差发电装置、电子膨胀阀、第二换热器、蓄电池、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

4、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具有通路l1、通路l2和发电端,所述通路l1和通路l2之间可热交换,所述通路l1具有温差发电装置a口和温差发电装置b口,所述通路l2具有温差发电装置c和温差发电装置d口,所述发电端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使温差发电装置产生的电压能够通过蓄电池进行储存;

5、所述涡流管具有涡流管进口、涡流管冷端出口和涡流管热端出口;

6、所述压缩机排气口连通有第一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有第十一支路的一端,所述第十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a口连通,所述温差发电装置b口连通有第二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口连通有第十支路的一端,所述第十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有第三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三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吸气口连通;

7、所述第一支路在所述压缩机排气口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之间还连通有第四支路的一端,所述第四支路的另一端与涡流管进口连通,所述涡流管冷端出口连通有第五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五支路的另一端与温差发电装置d口连通,所述温差发电装置c口连通有第六支路的一端,所述第六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有第七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七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路连通;

8、所述涡流管热端出口连通有第八支路的一端,所述第八支路的另一端与第三换热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有第九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九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路连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过冷器;

10、所述过冷器具有通路l3和通路l4,所述通路l3和通路l4之间可热交换,所述通路l3具有过冷器a口和过冷器b口,所述通路l4具有过冷器c和过冷器d口;

11、其中,所述通路l3连通在所述第二支路中,且位于所述第二支路相对所述第九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连通点远离所述电子膨胀阀的一侧,所述过冷器a口靠近所述温差发电装置b口,所述过冷器b口靠近所述第九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连通点;

12、所述通路l4连通在第六支路中,所述过冷器c口靠近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所述过冷器d口靠近所述温差发电装置c口。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过热器;

14、所述过热器具有通路l5和通路6,所述通路l5和通路l6之间可热交换,所述通路l3具有过热器a口和过热器b口,所述通路l4具有过热器c和过热器d口;

15、其中,所述第八支路还连通有第一旁路,所述通路l5连通在所述第一旁路中,所述过热器a口靠近所述涡流管热端出口,所述过热器b口靠近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端口;

16、所述通路l6连通在所述第三支路中,所述过热器c口靠近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端口,所述过热器d口靠近所述压缩机1吸气口;

17、其中,所述第一旁路在所述过热器a口与所述第八支路之间还设置有过热器阀。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支路中设置有涡流管进口控制阀,所述第五支路中设置有涡流管冷端出口压力控制阀,所述第八支路中设置有涡流管热端出口控制阀。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支路中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五支路在第一流量调节阀的两端连通有第二旁路,所述第二旁路中设置有第三流量调节阀;

20、其中,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和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组成涡流管冷端出口压力控制阀。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八支路中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第八支路在第二流量调节阀的两端连通有第三旁路,所述第三旁路中设置有第四流量调节阀;

22、其中,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和所述第四流量调节阀组成涡流管热端出口压力控制阀。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

24、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中,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吸气口连通。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26、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基于用户需求改变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

28、常规制冷模式,所述常规制冷模式下所述涡流管进口控制阀关闭;

29、高温制冷不发电模式,所述涡流管进口阀开启,所述涡流管冷端出口控制阀关闭,所述涡流管热端出口控制阀完全打开,过热器阀关闭;

30、高温制冷发电模式,所述涡流管进口阀开启,所述涡流管冷端出口控制阀开启,所述涡流管热端出口控制阀完全打开,所述过热器阀关闭。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

32、低频发电模式,所述低频发电模式下所述涡流管进口阀开启,所述涡流管冷端出口阀开启,所述涡流管热端出口控制阀开启,所述过热器阀开启;

33、高效发电模式,所述高效发电模式下,所述涡流管进口阀开启,使所述涡流管的进口压力调整至最大,所述涡流管冷端出口控制阀开启,使所述涡流管冷端出口的冷流比μ达到预设值,其中,所述冷流比μ为所述涡流管冷端出口质量流量与所述涡流管进口质量流量之比。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待冷却设备处;

35、优选地,所述待冷却设备为所述压缩机。

3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可以通过涡流管、温差发电装置以及对于的管路设置,利用涡流管玉制冷剂耦合特性,以及半导体温差发电,利用塞贝克效应,温差发电片处于涡流管冷端出来的低温制冷剂与冷凝器出来的高温制冷剂中间,实现温差发电,具体通过涡流管为温差发电装置提供具有温差的冷媒,使温差发电装置能够在制冷系统进行制冷的同时产生电能,并通过蓄电池进行储存,可以实现对制冷系统的部分电能回收,回收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可为室内的应急照明或者制冷系统机组的控制面板提供可持续的电源。

3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过冷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过热器(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过冷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过热器(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小红黄家峰刘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