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12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涉及后保险杠技术领域,包括横梁体、车尾体和车尾板,所述横梁体两端均固定有碰撞缓冲器,所述碰撞缓冲器四角均贯穿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横梁体一侧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一侧固定有支撑杆。本装置在车辆尾部受到撞击时,车尾板向横梁体处移动,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杆之间的夹角进行增大,两个移动套块向两端扩散,对弹簧进行拉伸,通过第二连接杆将三个第一连接杆进行连接,使得在车尾板无论是上方或是下方受到撞击,三组第一连接杆均会同时进行移动,三根弹簧也会同时进行拉伸,对车尾板的能量进行初步吸收,从而达到在碰撞缓冲器吸能的同时进行撞击缓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后保险杠,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1、汽车的前后端安装有保险杠横梁总成,保险杠横梁总成起到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和乘员安全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汽车保险杠横梁总成一般包括横梁和碰撞缓冲器,与车身连接,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横梁能起到防撞的作用,保护车身及车上乘客的安全,保险杠是现代车体的防护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后保险杠起到了防护车体后部底盘的作用,避免被后车追尾造成损伤。

2、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后保险杠,在受到撞击时,大部分都是通过碰撞缓冲器进行缓冲,来对车身进行保护,当撞击力度较大时,碰撞缓冲器提供不了充足的保护,车身会受到较大损坏,导致后保险杠的吸能效果差造成意外追尾时危险系数提高的情况。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以解决现在的当撞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包括横梁体(1)、车尾体(2)和车尾板(3),所述横梁体(1)两端均固定有碰撞缓冲器(11),所述碰撞缓冲器(11)四角均贯穿连接有连接螺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体(1)一侧固定有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一侧固定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外壁设置有移动套块(15)和弹簧(16),所述移动套块(15)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4),所述车尾板(3)一侧固定有铰接座(33),所述横梁体(1)另一侧固定有固定块(4),所述车尾体(2)靠近横梁体(1)一侧开设有滑槽(24),所述滑槽(24)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包括横梁体(1)、车尾体(2)和车尾板(3),所述横梁体(1)两端均固定有碰撞缓冲器(11),所述碰撞缓冲器(11)四角均贯穿连接有连接螺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体(1)一侧固定有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一侧固定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外壁设置有移动套块(15)和弹簧(16),所述移动套块(15)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4),所述车尾板(3)一侧固定有铰接座(33),所述横梁体(1)另一侧固定有固定块(4),所述车尾体(2)靠近横梁体(1)一侧开设有滑槽(24),所述滑槽(24)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一侧固定有挤压杆(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杆(13)呈竖直等距排布,所述移动套块(15)、弹簧(16)均与支撑杆(13)活动套接,所述弹簧(16)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套块(15)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4)一端与移动套块(1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4)另一端与铰接座(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4)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3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52)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挤压杆(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鹰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江华恩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