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及量子计算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10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包括安装在稀释制冷机冷盘两侧的第一热锚和第二热锚,线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热锚、作为冷源的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所述第二热锚,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一侧为第一温区,另一侧为第二温区,所述线缆一端位于第一温区,另一端位于第二温区。所述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通过两个热锚进行二级降温,降温效果更好,确保了量子芯片工作环境的低温状态,有助于提高量子计算机的性能和工作稳定性;所述热锚体积较小,且外形规整,可以方便的安装在紧凑的空间中。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所述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的量子计算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量子计算机相关,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及量子计算机


技术介绍

1、量子芯片需要在真空且极低温的工作环境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性能,量子计算机的信号传输线缆同样设置在真空极低温的环境中。传输信号的线缆需要从外部穿入极低温的量子计算机内部空间与量子芯片连接,如果不对线缆进行有效降温,其会将外部热量传递至内部空间。因此,如何对线缆进行有效降温对量子计算机的性能至关重要。

2、现有技术中量子计算机通过将线缆穿过稀释制冷机的冷盘的方式进行降温,但是线缆与冷盘的接触面积较小,难以进行充分的热交换,降温效果不够理想,需要设计一种更加有效的制冷结构。

3、热锚结构是目前热真空模拟装置中常用的降温结构,其多为管板结构,并采用散热叶片的形式实现降温功能,一般会设置复杂的管网结构,热锚内部通过制冷剂散去热量,分为许多片,每片都有各自的流量控制回路。现有技术中的热锚结构普遍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安装所需空间较大。

4、量子计算机内部空间紧凑,且线缆数量较多,现有的热锚结构难以与量子计算机结合设置,且制冷剂难以在真空低温环境中起效,且叶片形式不适用于线缆散热。可见,本领域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提高对量子计算机线缆的降温效果,且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小的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包括安装在稀释制冷机冷盘两侧的两个热锚,线缆穿透稀释制冷机冷盘及两个热锚,通过两个热锚进行二级降温,确保降温效果。>

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所述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的量子计算机。

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包括安装在稀释制冷机冷盘两侧的第一热锚和第二热锚,线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热锚、作为冷源的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所述第二热锚,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一侧为第一温区,另一侧为第二温区,所述线缆一端位于第一温区,另一端位于第二温区。

4、优选地,所述第一热锚与所述第二热锚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热锚包括管状的本体、上盖以及底座,所述上盖与所述本体的上端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本体的下端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连接,所述线缆通过所述上盖穿入所述本体内部,所述线缆通过所述底座穿入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中。

5、优选地,所述本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包裹所述线缆。

6、优选地,所述线缆在所述第一热锚及所述第二热锚内部的部分弯曲形成弯曲部。

7、优选地,所述上盖中部具有上盖出线孔,所述线缆通过所述上盖出线孔穿过所述上盖;所述底座中部具有底座出线孔,所述线缆通过所述底座出线孔穿过所述底座。

8、优选地,所述线缆与所述上盖出线孔及所述底座出线孔的内壁抵接,受到所述上盖出线孔及所述底座出线孔的限位。。

9、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四方板结构。

10、优选地,所述本体长度为28-30mm,所述本体的管体外径尺寸为14-18mm,所述本体的管体厚度为2-4mm。

11、优选地,所述本体顶端具有螺纹连接部,所述上盖内侧壁具有螺纹,所述上盖通过螺纹与所述螺纹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

12、本技术提供一种量子计算机,采用所述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及量子计算机的优点在于:所述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通过设置在稀释制冷机冷盘两侧的两个热锚进行二级降温,降温效果更好,确保了量子芯片工作环境的低温状态,有助于提高量子计算机的性能和工作稳定性;所述热锚体积较小,且外形规整,可以方便的安装在紧凑的空间中;线缆在热锚内部的部分弯曲形成弯曲部,提高了线缆与热锚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果,同时盘旋线缆后热锚外部线缆长度减少,有助于降低量子计算机内部线缆量,便于布线;所述量子计算机工作性能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稀释制冷机冷盘两侧的第一热锚和第二热锚,线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热锚、作为冷源的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所述第二热锚,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一侧为第一温区,另一侧为第二温区,所述线缆一端位于第一温区,另一端位于第二温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锚与所述第二热锚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热锚包括管状的本体、上盖以及底座,所述上盖与所述本体的上端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本体的下端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连接,所述线缆通过所述上盖穿入所述本体内部,所述线缆通过所述底座穿入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包裹所述线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在所述第一热锚及所述第二热锚内部的部分弯曲形成弯曲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中部具有上盖出线孔,所述线缆通过所述上盖出线孔穿过所述上盖;所述底座中部具有底座出线孔,所述线缆通过所述底座出线孔穿过所述底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与所述上盖出线孔及所述底座出线孔的内壁抵接,受到所述上盖出线孔及所述底座出线孔的限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四方板结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长度为28-30mm,所述本体的管体外径尺寸为14-18mm,所述本体的管体厚度为2-4mm。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顶端具有螺纹连接部,所述上盖内侧壁具有螺纹,所述上盖通过螺纹与所述螺纹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

10.一种量子计算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稀释制冷机冷盘两侧的第一热锚和第二热锚,线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热锚、作为冷源的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所述第二热锚,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一侧为第一温区,另一侧为第二温区,所述线缆一端位于第一温区,另一端位于第二温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锚与所述第二热锚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热锚包括管状的本体、上盖以及底座,所述上盖与所述本体的上端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本体的下端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连接,所述线缆通过所述上盖穿入所述本体内部,所述线缆通过所述底座穿入所述稀释制冷机冷盘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包裹所述线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计算机线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在所述第一热锚及所述第二热锚内部的部分弯曲形成弯曲部。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添张铭李嘉维李海峰王赟王维岳寰宇
申请(专利权)人: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