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33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涉及电池模组结构技术领域。该电池模组通过在电池模组的壳体内设置绝缘支撑件,在电芯组的极耳组焊接金属连接件,并将金属连接件固定连接于绝缘支撑件,使得通过绝缘支撑件和金属连接件对极耳组形成固定和支撑,防止极耳组发生移动、弯折等现象,降低极耳组断裂的几率,也确保了极耳组和金属连接件保持在预设位置,防止电芯组通过极耳组与电池模组的其他零部件之间发生短路,且金属连接件具有良好的热传递特性,能够在先安装后焊接时将热量分散,既作为焊接平台降低装配难度,也避免了焊接时的温度导致绝缘支撑件出现整体变形、熔化等现象,保障了对极耳组的固定和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电池包是常用的电能供给装置,其内部设置有多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多个电芯相互连接才可以提供足够的电能。

2、现有的电池模组中,常常使用连接片、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等金属连接件,焊接各个电芯的极耳,形成极耳连接结构,将多个电芯电连接,从而对外提供足够的电能。但是电芯的极耳一般为易弯折的脆弱结构,当电池模组长期处于移动、震动等情况下时,该极耳连接结构易发生断裂,导致电池模组性能下降,甚至出现自燃等安全风险。并且,极耳具有易与其他金属件之间发生电连接,使得电芯发生短路的特性,而且在焊接形成极耳连接结构时还会具备较高的温度,导致对极耳形成有效、安全的固定和支撑成为电池模组结构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3、因此,亟需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具有支撑结构,能够对内部电芯的极耳形成固定和支撑,降低极耳断裂的几率,同时电芯还不会通过极耳与电池模组内的其他零部件之间发生短路,且能够耐受极耳焊接时的高温。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电池模组,包括壳体、金属连接件和绝缘支撑件,其中,上述绝缘支撑件固定设置于上述壳体内,上述金属连接件固定连接于上述绝缘支撑件,上述壳体内部设有电芯组,上述电芯组包括两个极性相反的极耳组,两个极性相反的上述极耳组分别固定一个上述金属连接件,以使上述极耳组与上述金属连接件电连接。

4、可选地,上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上述金属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孔,上述绝缘支撑件具有第一固定孔,上述第一连接件穿过上述第一连接孔固定于上述第一固定孔,以将上述金属连接件和上述绝缘支撑件固定;

5、或者,上述金属连接件和上述绝缘支撑件通过卡扣方式固定连接;

6、或者,上述金属连接件胶粘固定于上述绝缘支撑件。

7、可选地,上述绝缘支撑件具有安装槽,上述金属连接件嵌设于上述安装槽内。

8、可选地,上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上述绝缘支撑件设置有至少两个同向排列设置的第二固定孔,且上述壳体具有第二连接孔,上述第二连接件沿竖直方向穿过上述第二连接孔固定于上述第二固定孔,以将上述绝缘支撑件和上述壳体固定;

9、或者,上述绝缘支撑件和上述壳体通过卡扣方式固定连接。

10、可选地,上述绝缘支撑件与上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上述第一间隙被配置为在上述侧壁挤压变形时收缩以使上述绝缘支撑件抵接支撑上述侧壁。

11、可选地,上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三连接件,上述绝缘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固定孔,且上述壳体设置有第三连接孔,上述第三连接件沿水平方向穿过上述第三连接孔安装于上述第三固定孔,以将上述绝缘支撑件和上述壳体固定。

12、可选地,上述绝缘支撑件具有抵接支撑部,上述抵接支撑部与上述壳体的顶壁间隙配合,上述抵接支撑部被配置为在上述顶壁挤压变形时抵接支撑上述顶壁。

13、可选地,位于上述电池模组中最外侧的两个上述金属连接件中,其中一个设置有正极输出端,另一个设置有负极输出端;

14、位于上述电池模组中最外侧的上述绝缘支撑件设置有凸出部,上述正极输出端和/或上述负极输出端呈折弯的贴合于上述凸出部。

15、可选地,上述电池模组电连接有取电元件,上述取电元件通过焊接电连接于上述正极输出端和上述负极输出端;

16、或者,上述电池模组电连接有取电元件,上述凸出部设有取电孔,上述取电元件通过连接件固定于上述取电孔且与上述正极输出端和上述负极输出端电连接。

17、可选地,上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缓冲支撑件,上述缓冲支撑件设置于上述电芯组中的电芯的本体部和上述绝缘支撑件之间。

18、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电池模组的壳体内设置绝缘支撑件,电芯组的极耳组电连接金属连接件,金属连接件固定连接于绝缘支撑件,使得通过绝缘支撑件和金属连接件对极耳组形成固定和支撑,防止极耳组发生移动、弯折等现象,降低极耳组断裂的几率,也确保了极耳组和金属连接件保持在预设位置,防止电芯组通过极耳组与电池模组的其他零部件之间发生短路,且金属连接件具有良好的热传递特性,能够在先安装后焊接时将热量分散,既作为焊接平台降低装配难度,也避免了焊接时的高温导致绝缘支撑件出现整体变形、熔化等现象,保障了对极耳组的固定和支撑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金属连接件(3)和绝缘支撑件(4),其中,所述绝缘支撑件(4)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金属连接件(3)固定连接于所述绝缘支撑件(4),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电芯组(2),所述电芯组(2)包括两个极性相反的极耳组,两个极性相反的所述极耳组分别固定一个所述金属连接件(3),以使所述极耳组与所述金属连接件(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金属连接件(3)和绝缘支撑件(4),其中,所述绝缘支撑件(4)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金属连接件(3)固定连接于所述绝缘支撑件(4),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电芯组(2),所述电芯组(2)包括两个极性相反的极耳组,两个极性相反的所述极耳组分别固定一个所述金属连接件(3),以使所述极耳组与所述金属连接件(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