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盾构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攀爬式盾构渣土单孔出渣结构。
技术介绍
1、地铁盾构出渣孔是地铁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盾构渣土从施工底板运至顶板地面的通道,但由于地下结构不规则性,在施工遇到大跨无柱区时,并不能满足传统出渣孔结构施工条件,需等待部分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才能进行传统出渣孔的布置,即一个盾构机使用一个出渣孔;但这样不能保证盾构机的正常始发,极易造成工期的延误,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在大跨无柱区布置出渣孔并方便盾构渣土运输的出渣孔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攀爬式盾构渣土单孔出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跨无柱区的传统出渣孔结构不能保证盾构机的正常始发,极易造成工期延误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攀爬式盾构渣土单孔出渣结构,包括位于大跨无柱区的单个出渣孔,还包括位于出渣孔顶部地面上的顶板、位于出渣孔底部隧道的底板、以及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的支撑运输翻转装置;底板上具有两条有轨电车轨道,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攀爬式盾构渣土单孔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大跨无柱区的单个出渣孔(12),还包括位于所述出渣孔(12)顶部地面上的顶板(1)、位于所述出渣孔(12)底部隧道的底板(2)、以及位于所述顶板(1)与所述底板(2)之间的支撑运输翻转装置(3);所述底板(2)上具有两条有轨电车轨道(21),有轨电车上装载盛有渣土的渣土箱(37),两个有轨电车可同时位于所述出渣孔(12)的下方;所述支撑运输翻转装置(3)用于将对应所述有轨电车轨道(21)上的所述渣土箱(37)向上运输至所述出渣孔(12)上方并进行翻转卸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攀爬式盾构渣土单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攀爬式盾构渣土单孔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大跨无柱区的单个出渣孔(12),还包括位于所述出渣孔(12)顶部地面上的顶板(1)、位于所述出渣孔(12)底部隧道的底板(2)、以及位于所述顶板(1)与所述底板(2)之间的支撑运输翻转装置(3);所述底板(2)上具有两条有轨电车轨道(21),有轨电车上装载盛有渣土的渣土箱(37),两个有轨电车可同时位于所述出渣孔(12)的下方;所述支撑运输翻转装置(3)用于将对应所述有轨电车轨道(21)上的所述渣土箱(37)向上运输至所述出渣孔(12)上方并进行翻转卸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攀爬式盾构渣土单孔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运输翻转装置(3)包括位于所述出渣孔(12)四角处的支撑柱(31)、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31)之间的承重柱(35)、设置在所述承重柱(35)端部与对应所述支撑柱(31)之间的攀爬机构、设置在所述承重柱(35)上的支撑机构和翻转机构(352);所述支撑柱(31)固定在所述顶板(1)与所述底板(2)之间,所述承重柱(35)两端与对应所述支撑柱(31)滑动连接,所述承重柱(35)共有两个并相对设置;所述攀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承重柱(35)进行升降,所述支撑机构用于使所述承重柱(35)与所述渣土箱(37)相对固定,所述翻转机构(352)用于带动渣土箱(37)进行翻转卸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攀爬式盾构渣土单孔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机构包括升降块(32)、挂板(353)和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柱(31)顶端向下竖直开设有滑道(311),所述升降块(32)在所述滑道(311)内滑动,所述挂板(353)固定在所述承重柱(35)的端部,所述升降块(32)上开设有供对应所述挂板(353)插入的插槽(321),所述滑道(311)一侧开口设置以供所述挂板(353)升降,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块(32)上,并用于带动所述升降块(32)进行升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攀爬式盾构渣土单孔出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324)、转轮(322)和履带(323),所述升降电机(324)共有多个,且并排安装在所述升降块(32)相对的两侧,所述转轮(322)同轴固定在对应所述升降电机(324)的输出轴上,所述履带(323)套设在同一侧的所有所述转轮(322)上,所述滑道(311)相对的内壁均竖直设置有与所述履带(323)相啮合的齿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攀爬式盾构渣土单孔出渣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春,张正,李克金,华霖杰,张文涛,柳小辉,张辉,张曦,刘新功,纪佳伟,金剑,罗义全,宫蓝波,孙世平,徐壮,王爱昌,袁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