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19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巷道注浆技术领域,提供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装置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现场地应力测试,确定工程岩体最大主应力σ1和中间主应力σ2的大小和方向;S2、在巷道围岩加固区向岩体内钻取若干劈裂孔,若干劈裂孔以S型排列的方式进行分布;S3、分别向若干劈裂孔中插入注浆管,并通过旋转注浆管调整浆液在劈裂孔中喷射的角度;S4、向若干所述注浆管中灌入水泥浆液,使水泥浆液从注浆管中进入岩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合理利用岩体应力场,并通过S型布孔的方式来降低注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巷道注浆,尤其涉及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工程岩体破裂演化分析,大量学者采用传统常规三轴试验、基于常规三轴强度准则(mohr-coulomb等)的理论与数值分析等手段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常规三轴理论不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在地下工程岩体破裂分析过程中往往将应力状态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很难表征实际地下工程开挖等活动引起的岩石破裂特征。国内外大量的现场实测发现岩石工程往往处于各向异性应力状态(真三轴应力状态)。因此,通过真三轴试验以及相关理论与数值研究能更准确的分析岩石实际三维应力状态下的破裂规律。

2、专利技术人团队在前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中发现岩石破裂面均沿着最大主应力和中间主应力方向,并提出了“岩石真三轴σ1&σ2定向主破裂演化效应”(如图7所示)。认为真三轴主应力状态作为岩石破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控制因素,强烈影响岩石的主破裂方向。主应力σ1和σ2方向发生变化,岩石的主破裂面也跟随其变化。

3、巷道设计以及掘进施工时,在充分考虑主应力σ1和σ2的方位以及变化对围岩产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在注浆区域的岩体渗透率极低的情况下,在水泥浆液注入区域基础上,利用定向钻将生物浆液定向注入岩体渗透率极低的特殊区域,以及水泥浆未到达区,形成补充加固注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水泥浆液注浆过程,注浆管按先两端后中间的顺序依次注浆。

4.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在注浆区域的岩体渗透率极低的情况下,在水泥浆液注入区域基础上,利用定向钻将生物浆液定向注入岩体渗透率极低的特殊区域,以及水泥浆未到达区,形成补充加固注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水泥浆液注浆过程,注浆管按先两端后中间的顺序依次注浆。

4.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0)的侧壁上开设有槽口(14),所述槽口(14)位于所述中间壳体(5)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渗透弱胶结岩体s型定向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壳体(5)内的连接管(13)和开设在所述外壳体(1)远离所述中间壳体(5)一端侧壁上的注料口(12),所述连接管(13)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连接管(1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中间壳体(5)远离所述外壳体(1)一端的侧壁,所述连接管(13)贯穿所述中间壳体(5)的一端与相邻所述外壳体(1)上的注料口(12)相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霖顾雅蝶黄坤罗吉安丁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