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318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用聚酰胺纤维作为气囊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的材质;步骤二:在内主布片、外主布片的双面涂覆聚氨酯涂层并干燥;步骤三:根据气囊的形状、尺寸和壁厚设计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之间设置硅胶层,使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通过硅胶粘合,使用缝线将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缝合在一起,使缝线嵌入至硅胶内,进而缝线时产生的针孔被硅胶所密封,当气囊触发点爆后,不会出现从针孔处泄气的情况,进而减小了二次碰撞伤害的产生,而通过聚氨酯涂层可以在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的表面形成强力的保护层,防止气囊受到环境污染、划伤等外界因素的伤害,提高气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方法,具体为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属于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1、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汽车安全保护系统。在撞车时,它能在乘员产生二次碰撞前,使气囊膨胀保护乘员。安全气囊作为座椅安全带的乘员约束装置的辅助装置,被称为安全气囊系统。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的意识不断提升,路况的多样性及事故产生的多样性也日益增加,汽车的碰撞法规也愈加全面,当前为减小乘员因碰撞引起的伤害,会考虑到碰撞中乘员因碰撞引起的二次或多次伤害,因此气囊的保压效果在碰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现有技术中,气囊厂家开发的气囊缝纫方式是:气袋的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直接通过缝线缝纫(如图2),气袋的内主布片1和外主布片2直接通过缝线3缝纫;

3、上述缝纫方式的生产的气囊被触发时,仅能满足碰撞时刻对乘员的保护,即气囊仅在触发时刻具有一定的压力。但是,伴随着碰撞进行或车辆的继续移动,如侧翻、翻滚等,现有技术中的气囊会在缝纫的针孔处快速泄气,进而导致气囊不具备保压的效果,因此在车辆接下来的碰撞时,乘员会受到二次的伤害,如头部碰撞到座椅、乘员之间的相互碰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气囊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所选用的聚酰胺纤维布料,采用PVC托底处理,聚酰胺纤维布料及PVC托底的总厚度为0.3mm-0.5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采用直接涂覆法,将聚氨酯溶液涂覆在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表面,经湿法凝固后在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的表面形成多孔皮质膜,采用烘干机使皮质膜干燥,然后涂覆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的另一面,所述多孔皮质膜的厚度为0.05mm-0.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气囊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所选用的聚酰胺纤维布料,采用pvc托底处理,聚酰胺纤维布料及pvc托底的总厚度为0.3mm-0.5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采用直接涂覆法,将聚氨酯溶液涂覆在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表面,经湿法凝固后在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的表面形成多孔皮质膜,采用烘干机使皮质膜干燥,然后涂覆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的另一面,所述多孔皮质膜的厚度为0.05mm-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气囊的形状和尺寸根据汽车的型号进行设计确定,所述气囊的壁厚为0.4mm-0.6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在热成型工艺中,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的加热温度为40-50℃,加热后内主布片和外主布片保持柔韧并吸附在模具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气囊保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内主布片和外主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恺沈春荣李威扬
申请(专利权)人:宜致汽车安全系统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