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180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气帘主体、气帘连接片、气帘耳片、气帘包裹片、耳片过孔和气帘固定部件;所述气帘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气帘连接片,所述气帘连接片、气帘耳片和气帘包裹片的一端通过缝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新型的气帘包裹片设计约束气帘的折叠后的尺寸,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具有尺寸小且重量轻的优点,这不仅有助于汽车的轻量化,提高汽车的性能和能源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车辆的空间布局,同时,通过部件间集成在一起,工艺步骤简化,有利于缩短制造节拍,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生产节拍的缩短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生产成本,能够增强汽车制造商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被动安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制造行业中,汽车制造商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其中,汽车的轻量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消费者对于汽车性能和能源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轻量化直接关系到其性能和能源效率的提升。为了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制造商们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力求在不影响汽车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轻车身重量。生产节拍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随着汽车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制造商们对于生产节拍的考量越发重视。制造工艺精简成为缩短生产节拍的核心要素。

2、现有的常见头部气帘通常采用塑料包裹件或等同的其他分体式部件进行包裹。这种包裹方式在过去的汽车制造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气帘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然而,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种方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尺寸及重量精简方面,它的空间非常有限。塑料包裹件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而且其结构和形状相对固定,难以进行大幅度的轻量化改进。同时,分体式部件的设计增加了整体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空间,进一步限制了尺寸的精简。此外,这种设计在满足现代汽车对轻量化和紧凑化的要求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难以适应汽车行业不断提高的性能和能源效率标准,也无法很好地配合生产节拍的优化需求,成为了汽车制造技术发展中的一个瓶颈,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希望提供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气帘主体、气帘连接片、气帘耳片、气帘包裹片、耳片过孔、缝线、包裹片固定孔、耳片固定孔和气帘固定部件;

3、所述气帘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气帘连接片,所述气帘连接片、气帘耳片和气帘包裹片的一端通过缝线固定连接,所述气帘包裹片的一侧包裹于气帘主体的外侧壁,所述气帘耳片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耳片过孔,所述气帘包裹片的另一端贯穿于耳片过孔的内部,所述气帘包裹片的一侧上部开设有包裹片固定孔,所述气帘耳片的一侧上部开设有耳片固定孔,所述包裹片固定孔和耳片固定孔的内部贯穿有气帘固定部件。

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帘包裹片的一侧靠近包裹片固定孔的下部设置有包裹片弱化线。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帘包裹片的一侧靠近包裹片弱化线的下部开设有包裹片定位孔。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帘耳片的一侧靠近耳片过孔的下部开设有耳片定位孔。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帘连接片的一侧上部开设有主体定位孔。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帘包裹片的远离气帘耳片的一侧靠近包裹片固定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圈。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帘耳片的远离气帘包裹片的一侧靠近耳片固定孔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圈。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帘耳片的两侧靠近耳片过孔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过孔加固圈。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帘固定部件包括螺杆、六棱头、加固片、加固垫片和倒角部;

12、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于包裹片固定孔和耳片固定孔的内部,所述螺杆的靠近气帘主体的一端焊接有六棱头,所述六棱头的外侧壁靠近气帘耳片的一端焊接有加固片,所述加固片的靠近气帘耳片的一侧贴合连接于第二加固圈的远离气帘耳片的一侧,所述螺杆的外侧壁套设有加固垫片,所述加固垫片的靠近气帘包裹片的一侧贴合连接于第一加固圈的远离气帘包裹片的一侧,所述螺杆的远离六棱头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倒角部。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一、将气帘包裹片上的包裹片定位孔、气帘耳片上的耳片定位孔以及气帘连接片上的主体定位孔对齐进行定位;

15、步骤二、将定位对齐后的气帘包裹片、气帘耳片和气帘连接片的连接端通过缝线进行缝合固定连接;

16、步骤三、将气帘包裹片沿着折叠的气帘主体进行围绕包裹,并将气帘包裹片的另一端穿过气帘耳片上的耳片过孔,使所述气帘包裹片上的包裹片固定孔和气帘耳片上的耳片固定孔重合对齐;

17、步骤四、将螺杆同时穿过包裹片固定孔和耳片固定孔,并将加固垫片套设在螺杆的外壁上;

18、步骤五、通过螺杆将整个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固定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

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20、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新型的气帘包裹片设计约束气帘的折叠后的尺寸,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具有尺寸小且重量轻的优点,这不仅有助于汽车的轻量化,提高汽车的性能和能源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车辆的空间布局,为汽车轻量化做出重要贡献;同时,通过各部件间集成在一起,配合紧密协调,减少组装时的调整校准时间,工艺步骤因集成而极大简化,减少了分散工序,降低出错返工率,有效缩短制造节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从整体上推动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满足了行业对性能、效率和质量的多方面需求。

21、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气帘主体(11)、气帘连接片(12)、气帘耳片(13)、气帘包裹片(14)、耳片过孔(15)、缝线(26)、包裹片固定孔(16)、耳片固定孔(17)和气帘固定部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包裹片(14)的一侧靠近包裹片固定孔(16)的下部设置有包裹片弱化线(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包裹片(14)的一侧靠近包裹片弱化线(19)的下部开设有包裹片定位孔(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耳片(13)的一侧靠近耳片过孔(15)的下部开设有耳片定位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连接片(12)的一侧上部开设有主体定位孔(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包裹片(14)的远离气帘耳片(13)的一侧靠近包裹片固定孔(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圈(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耳片(13)的远离气帘包裹片(14)的一侧靠近耳片固定孔(1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圈(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耳片(13)的两侧靠近耳片过孔(1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过孔加固圈(25)。

9.根据权利要求1、6和7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固定部件(18)包括螺杆(181)、六棱头(182)、加固片(183)、加固垫片(184)和倒角部(185);

10.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的安装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气帘主体(11)、气帘连接片(12)、气帘耳片(13)、气帘包裹片(14)、耳片过孔(15)、缝线(26)、包裹片固定孔(16)、耳片固定孔(17)和气帘固定部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包裹片(14)的一侧靠近包裹片固定孔(16)的下部设置有包裹片弱化线(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包裹片(14)的一侧靠近包裹片弱化线(19)的下部开设有包裹片定位孔(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耳片(13)的一侧靠近耳片过孔(15)的下部开设有耳片定位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头部气帘包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连接片(12)的一侧上部开设有主体定位孔(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贤卡李威扬沈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宜致汽车安全系统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