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阳专利>正文

新型油浴染色小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06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油浴染色小样机,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旋转盘和数个染杯,所述旋转盘呈棱柱状,每个棱面装设有并排的两个染杯套筒,该同侧的数个染杯套筒构成一圈杯位,多个棱面上的数个染杯套筒形成两圈杯位,所述旋转盘连接于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轴和转动轴,该旋转盘内填充有液态导热介质,该液态导热介质中设置有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固定连接于固定轴上且位于两圈杯位之间或/和两侧,还包括固定于旋转盘上且可浸没于所述液态导热介质中的所述数个染杯套筒。由于加热元件固接于固定轴上,不会随着旋转盘转动,可对两圈染杯套筒中的染杯进行均匀加热,同时相对导热油,对其进行辅助的搅拌作用,这样有效致使导热油不会结碳或变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指可广泛应用于色料试样的 新型油浴染色小样机
技术介绍
染色中小样的打样,关系到大生产的放样准确率和批量投产的时间。但是 在大样放样时存在的与小样色泽的差异问题一直是染色生产中一个比较普遍而又麻烦的 问题。因此,如何能够使大样的放样可以有把握的重现小样所提供的色泽,是大家都希望并 予于努力的目标。在间竭法染色中,大生产设备的类型多种多样,小样的设备种类也形式各 异。而且小样打样设备与大生产设备的构造与染色方式,并非能够完全的一致。由于小样 仅是手段,大样才是目的,然而为了利于目的的准确到达,离不开手段的存在与运用,所以 小样的打样、能否做到为大样作出色泽与配方上的准备工作,小样的设备及其适用性,就成 为解决放样问题的前提。目前,染整行业的染色小样机的结构为,在缸体内设有旋转架,该旋转架上设有数 个一体结构的小样杯,缸体内装有甘油,样布和染液放置在小样杯中,工作时,加热甘油,小 样杯及旋转架浸在甘油中加温,电机带动旋转架旋转,进而带动小样杯旋转,使小样杯中的 样布和染液充分接触达到染色的目的,染色结束后,由缸内设置的冷却水管将甘油冷却。这 种小样染色机,由于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冷却水管安装较麻烦;而且,取出小样杯时 不可避免地会带出大量的甘油,而且升温时也将蒸发掉大量甘油,不环保也浪费能源。为了解决上述小样机不足,进一步研制出一种小样机,该小样机的结构为,在缸体 内设有旋转架和数个小样杯以及与数个小样杯相配套的数个小样杯套筒,该旋转架为内 筒、外筒、左端盖以及右端盖组合而成的密闭结构,此密闭结构内装设有导热介质,各小样 杯套筒固定于旋转架上且埋设于导热介质中,旋转架内还设有用于加热导热介质的数根加 热管,该数根加热管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内筒上并沿内筒的径向方向向外筒辐射,该各小 样杯套筒的开口露出旋转架外,各小样杯分别以可活动取出的方式固定设置于各小样杯套 筒内。工作时,数根加热管加热导热介质,然后通过热传递给小样杯进行加温,电机带动旋 转架旋转,进而带动小样杯旋转,使小样杯中的样布和染液充分接触达到染色的目的。该导 热介质一般为甘油或金钢砂或镁粉或石墨粉等,该小样杯不与热载体直接接触,把导热油 密封于旋转架内,有效的降低了导热油的挥发和改善了打样的操作环境,具有环保节能的 优点。但这种小样机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加热管会随着旋转架一起转动,如果是 甘油作为导热介质,相对甘油,加热管是相对静止,甘油易在旋转架底部结碳或变质;加热 管使用数目较多,不仅耗能大,而且线路布置复杂,若出现线路故障,维修不方便;如果是金 钢砂或镁粉或石墨粉等固体颗粒作为导热介质,更主要的是小样机在运转中,固体颗粒和 旋转架内壁以及小样杯套筒内壁不停的撞击,不仅对旋转架和小样杯套筒的材料要求比较 高,易产生噪音,也影响旋转架整体密封效果,易出现旋转架内的导热介质泄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新型油浴染色小样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小样机的旋转架 底部易结碳或变质,加热管使用数目较多易产生的线路布置复杂、维修不方便以及旋转架 内易产生噪音和导热介质易泄漏等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油浴染色小样机,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旋转盘和数个染杯,所述旋转盘呈棱 柱状,每个棱面装设有并排的两个染杯套筒,该同侧的数个染杯套筒构成一圈杯位,多个棱 面上的数个染杯套筒形成两圈杯位,所述旋转盘连接于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轴 和套设于固定轴上的转动轴,该旋转盘内填充有液态导热介质,该液态导热介质中设置有 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包括接头和与接头相连接的发热部,该加热元件的接头固定连接于 固定轴上且其发热部位于两圈杯位之间或/和两侧,还包括固定于旋转盘上且可浸没于所 述液态导热介质中的所述数个染杯套筒,该各染杯套筒的开口露出旋转盘外,所述各染杯 分别以可活动取出的方式固定设置于上述各染杯套筒内。上述该加热元件的发热部分布于两圈杯位之间。上述该加热元件的发热部分布于两圈杯位两侧。上述该加热元件的发热部分布于两圈杯位之间和两侧。上述旋转盘包括呈十二棱柱状的筒体、与筒体左、右端面固定连接的左、右端盖, 所述右端盖中心处开设一圆孔,还包括封盖该圆孔的圆盖盘,该圆盖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右 端盖内侧壁,该圆盖盘中心处开设泄压口,还包括中空管,该中空管一端连接于圆盖盘上且 与所述泄压口相通,另一端焊接有呈伞状且防止导热介质从中空管内部漏出的密封护罩, 该中空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贯通的透气孔,还包括套接于该中空管上且防止导热 介质从透气孔漏出的中空套管。上述旋转盘包括呈十二棱柱状的筒体、与筒体左、右端面固定连接的左、右端盖, 该筒体、左端盖以及右端盖形成密闭的筒体结构,该旋转盘上安装有用于其内部减压的减 压阀。上述箱体内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上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加热控制装置和风冷装置,上述加热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的温度控制器,该温度 传感器设置于旋转盘内的固定轴下方且同加热元件顶端固定在一个活接上,所述温度控制 器装设于箱体外壳上。上述风冷装置包括设置在旋转盘内的风管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冷却风机,该冷 却风机的出风口通至所述旋转盘上并与所述风管相配合设置。上述箱体内装设有隔板,通过隔板把箱体分为传动腔和工作腔,还包括装设于传 动腔内的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减速机构以及作用于所述旋转盘的继电器,所述旋转 盘装设于工作腔内,该减速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旋转盘传动连接。上述工作腔的前端面设有带透视窗口的拉门,该拉门上装设有控制电源供电或断 开的感应元件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样机旋转盘采用内包液态导热介质来传导热能,染杯与液态导热介质不直接接触,通 过热传导方式给染杯进行加热,有效的降低了液态导热介质的挥发,改善了打样环境和节 省能源;由于加热元件固接于固定轴上,其发热部位于两圈杯位之间或/和两侧,不会随着 旋转盘转动,可对两圈染杯套筒中的染杯进行均勻加热,同时相对导热油,对其进行辅助的 搅拌作用,这样有效致使导热油不会结碳或变质;该旋转盘内的加热元件可设置一个,因此 线路布置简单,若出现线路故障,维修方便;所述拉门以及透视窗口的设计,提高了操作安 全性和观赏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传动腔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工作腔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旋转盘左侧示意图;图5为图4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4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顶端分别固定于活接上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图8为实施例一中的箱体后视图;图9为实施例二中的旋转盘剖视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三中的旋转盘剖视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四中的旋转盘剖视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五中的旋转盘剖视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六中的旋转盘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1至附图13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8,新型半敞开式油浴染色小样机,包括箱体1、旋转盘 2、电机30、减速机构31、传动机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电路控制装置,该电路控制装置包括 固态继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新型油浴染色小样机,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旋转盘和数个染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呈棱柱状,每个棱面装设有并排的两个染杯套筒,该同侧的数个染杯套筒构成一圈杯位,多个棱面上的数个染杯套筒形成两圈杯位,所述旋转盘连接于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轴和套设于固定轴上的转动轴,该旋转盘内填充有液态导热介质,该液态导热介质中设置有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包括接头和与接头相连接的发热部,该加热元件的接头固定连接于固定轴上且其发热部位于两圈杯位之间或/和两侧,还包括固定于旋转盘上且可浸没于所述液态导热介质中的所述数个染杯套筒,该各染杯套筒的开口露出旋转盘外,所述各染杯分别以可活动取出的方式固定设置于上述各染杯套筒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阳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