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264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合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将50‑65份聚苯乙烯树脂、30‑40份聚苯乙烯回收料、2‑10份发泡剂、0.5‑3份分散剂、0.01‑0.05份引发剂、0.1‑0.5份抗氧剂、3‑8份阻燃剂加入密炼机中混炼,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片材、压延、牵引、冷却,进入发泡炉进行发泡,最后冷却,得到发泡材料。碳纳米管可以增加泡孔的异相成核点、改善泡孔结构,进而提升发泡材料的综合性能;N、P协同作用共同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长碳链能增加相容性、起到增韧效果;碳碳双键能在引发剂作用下接枝聚烯烃分子链,保证阻燃剂不易迁移和脱落,进而赋予发泡材料稳定、持久的阻燃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具体地,涉及复合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烯烃发泡材料具有质轻、减震性好、隔热性优良、隔音效果好、无毒以及优异的物理及化学稳定性等优良性能,因而被广泛使用。目前,聚烯烃发泡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包装、家居等领域,并且聚烯烃发泡材料的应用逐渐在其他应用领域打开。

2、但是聚烯烃发泡材料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在有火源、热源等条件下容易引起火灾,难以保障使用安全性能,限制了其在建筑保温方面的应用。为了改善聚烯烃发泡材料的阻燃性,一般在发泡材料中添加阻燃剂,而目前大多使用含卤阻燃剂,其在火灾发生时会给环境带来二次危害,并且添加的阻燃剂与聚烯烃发泡材料的相容性不好,容易迁移和渗出,影响阻燃效果的发挥,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无卤阻燃剂大多也仅仅是简单地与其他原料共混,阻燃效果和稳定性均比较差,这种现象在发泡材料中将会更加严重。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复合聚烯烃发泡材料,改进材料性能和品质,提高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聚烯烃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50-65份聚苯乙烯树脂、30-40份聚苯乙烯回收料、发泡剂2-10份、分散剂0.5-3份、引发剂0.01-0.05份、抗氧剂0.1-0.5份、阻燃剂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聚烯烃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三氯氧磷和4-戊烯-1-醇的摩尔比为1:2且三氯氧磷略过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聚烯烃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三聚氰胺、中间体1、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三乙胺和NaOH溶液的用量比为12.7g:25g:100mL:10mL:3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聚烯烃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50-65份聚苯乙烯树脂、30-40份聚苯乙烯回收料、发泡剂2-10份、分散剂0.5-3份、引发剂0.01-0.05份、抗氧剂0.1-0.5份、阻燃剂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聚烯烃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三氯氧磷和4-戊烯-1-醇的摩尔比为1:2且三氯氧磷略过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聚烯烃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三聚氰胺、中间体1、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三乙胺和naoh溶液的用量比为12.7g:25g:100ml:10ml:3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聚烯烃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中间体2、碳纳米管、二甲基亚砜和浓硫酸的用量比为34.5g:1g:100ml:2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锋王龙珑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锋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