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18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7
本技术公开了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加工中心机床端部的主轴箱,所述主轴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轴体,所述轴体的外表面套设转动连接有轴套,且所述轴套和轴体之间共同安装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侧壁内部分别安装有与轴体相配合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当主轴受到刀库径向和轴向的作用力而发生震动时,橡胶抵块会吸收一定的震动力,第一减震弹簧的回弹作用下,能进一步削弱轴体的震动,第二减震弹簧能够起到对圆环以至于轴体轴向震动的缓冲,保证了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工中心主轴减震,尤其涉及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1、加工中心一般指数控铣床,数控铣床又称铣床,是用电子计数字化信号控制的铣床。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其中,主轴是加工中心的重要部件,运动经由主轴箱传动到主轴,再经由带有规定转速和方向的主轴将运动传递到刀库,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2、加工中心再使用时,由于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主轴受到轴向和径向的作用力,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而现有的主轴的减震机构一般设置在主轴箱上,用以缓冲主轴箱受到的震动,而主轴的部位反而缺少相应的减震结构,主轴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降低了主轴的使用寿命,并且震动还会反作用于刀具,使刀具在加工工件时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加工中心机床端部的主轴箱,所述主轴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轴体,所述轴体的外表面套设转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固定连接在电机的外表面一侧,且所述轴套和轴体之间共同安装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侧壁内部分别安装有与轴体相配合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

3、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箱的外表面两侧均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滑座,两个所述支撑滑座的相对一侧共同与电机的外表面相抵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滑座的下表面均与主轴箱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对称套设在轴体外表面的固定夹板,两个所述固定夹板的外表面一侧均与轴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夹板的外表面另一侧均与套管的外表面相卡接,且两个所述固定夹板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之间均共同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栓。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套管内壁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侧壁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伸缩杆,多个所述弹性伸缩杆的外表面均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且多个所述弹性伸缩杆和相应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均共同固定连接有橡胶抵块,多个所述橡胶抵块的外表面均与轴体的外表面相贴合。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分别套设固定连接在轴体外表面的圆环和固定连接在套管内壁的安装座,所述圆环的外表面两侧与安装座的侧壁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减震弹簧,且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多个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分别套设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固定杆的外表面,且多个固定杆的中部均与圆环的侧壁贯穿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伸缩杆由套筒和滑杆组成,所述滑杆贯穿滑动连接在套筒的内壁,且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橡胶抵块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一端与缓冲板的内部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的侧壁两端开设有多个与弹性伸缩杆相配合的容纳腔,且所述缓冲板的侧壁中部开设有与安装座相匹配的通槽。

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在使用时,该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当轴体受到刀库径向和轴向的作用力而发生震动时,橡胶抵块会吸收一定的震动力,同时,其向外侧移动而压缩弹性伸缩杆,使得第一减震弹簧受到挤压,在第一减震弹簧的回弹作用下,能进一步削弱轴体的震动,相应地,当圆环跟随轴向的作用力而位移时,第二减震弹簧能够起到对圆环以至于轴体轴向震动的缓冲,从而达到对轴体的减震,避免轴体因长期震动过度而损坏的情况,保证了轴体的使用寿命。

11、2、本技术在使用时,该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结构,两个固定夹板套设抵住轴套的外表面,随后将两个螺栓分别与固定夹板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进行固定,即可将固定夹板与轴套进行连接,便于实现对轴体减震部件的安装和拆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加工中心机床端部的主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箱(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轴体(6),所述轴体(6)的外表面套设转动连接有轴套(5),所述轴套(5)固定连接在电机(4)的外表面一侧,且所述轴套(5)和轴体(6)之间共同安装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侧壁内部分别安装有与轴体(6)相配合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箱(1)的外表面两侧均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2),两个所述螺杆(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滑座(3),两个所述支撑滑座(3)的相对一侧共同与电机(4)的外表面相抵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滑座(3)的下表面均与主轴箱(1)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对称套设在轴体(6)外表面的固定夹板(11),两个所述固定夹板(11)的外表面一侧均与轴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夹板(11)的外表面另一侧均与套管(7)的外表面相卡接,且两个所述固定夹板(11)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之间均共同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栓(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套管(7)内壁的缓冲板(8),所述缓冲板(8)的侧壁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伸缩杆(9),多个所述弹性伸缩杆(9)的外表面均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10),且多个所述弹性伸缩杆(9)和相应第一减震弹簧(10)的一端均共同固定连接有橡胶抵块(17),多个所述橡胶抵块(17)的外表面均与轴体(6)的外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分别套设固定连接在轴体(6)外表面的圆环(13)和固定连接在套管(7)内壁的安装座(14),所述圆环(13)的外表面两侧与安装座(14)的侧壁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减震弹簧(16),且所述安装座(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15),多个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6)分别套设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固定杆(15)的外表面,且多个固定杆(15)的中部均与圆环(13)的侧壁贯穿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杆(9)由套筒和滑杆组成,所述滑杆贯穿滑动连接在套筒的内壁,且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橡胶抵块(17)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一端与缓冲板(8)的内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8)的侧壁两端开设有多个与弹性伸缩杆(9)相配合的容纳腔,且所述缓冲板(8)的侧壁中部开设有与安装座(14)相匹配的通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加工中心机床端部的主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箱(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轴体(6),所述轴体(6)的外表面套设转动连接有轴套(5),所述轴套(5)固定连接在电机(4)的外表面一侧,且所述轴套(5)和轴体(6)之间共同安装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侧壁内部分别安装有与轴体(6)相配合的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箱(1)的外表面两侧均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杆(2),两个所述螺杆(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滑座(3),两个所述支撑滑座(3)的相对一侧共同与电机(4)的外表面相抵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滑座(3)的下表面均与主轴箱(1)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对称套设在轴体(6)外表面的固定夹板(11),两个所述固定夹板(11)的外表面一侧均与轴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夹板(11)的外表面另一侧均与套管(7)的外表面相卡接,且两个所述固定夹板(11)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之间均共同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栓(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主轴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谢马福李伟春熊宗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拓之邦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