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喂棉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114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压喂棉箱,属于无纺织机械。包括左、右机架、喂槽和喂棉箱箱体;上喂棉机构,由第一、第二上吸棉滚筒和上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构成;第一上罗拉和第二上罗拉,设置在左、右机架上;由一梳棉辊和,梳棉辊驱动装置构成的梳棉机构;下喂棉机构,由第一、第二下吸棉滚筒和下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构成;第一下罗拉和第二下罗拉,设置在左、右机架上;第一压缩空气供给机构,连接在左机架和右机架的上部的一侧;第二压缩空气供给机构,连接在左、右机架的上部的另一侧。能使由输棉管道引入的纤维均匀地喂送给第一、第二上罗拉;保障输出的纤维厚薄一致;确保吸棉滚筒的滚筒腔与压缩空气供给机构相通;保证纤维的均匀输出;气流的平衡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气压喂棉箱
技术介绍
气压喂棉箱还习惯称为喂棉机或给棉机,在无纺织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开松机 将各种成份的纤维如涤纶纤维、丙纶纤维、锦纶纤维、腈纶纤维或棉纤维进行开松解即开 松,使纤维块和纤维团离解,同时使各种纤维均勻混合,由开松机开松后的纤维引入喂棉 机,由喂棉机将来自开松机的纤维均勻地输送给铺网机铺网,由铺网机铺网后送至后道的 针刺机或水刺机进行针刺或水刺,得到无纺布或无纺毡。在上述过程中,只有喂棉机能够确 保将纤维均勻地输送给铺网机,才能保障铺网机铺出的棉网的厚薄均勻,进而保证成品的 无纺布的厚薄一致。利用气流即利用气压喂棉是公认的得以使纤维均勻地输送给铺网机的理想的技 术手段,因为传统的喂棉机通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形,一是输送给铺网机的输网帘上的无 纺织纤维出现两端(两边)多中间少的情形,从而使铺网机铺成的纤维产生元宝效应,最终 使无纺织产品中间薄而两边厚;二是输送给铺网机的输网帘上的无纺织纤维产生两边少而 中间多的情形,于是导致铺网机铺出的纤维呈面包效应,最终使无纺织产品呈中间厚而两 边薄的情形。这两种情形对无纺织产品的质量均会产生严重影响,随着国外特吕茨斯勒公 司(trutzschler)的型号为FBK气流喂棉机的推出,上述问题才有所缓解。FBK气流喂棉机 的原理是由气流输送的原料经管道进入棉箱储棉槽,气流从槽壁上的网孔中逸出到过滤 器,而纤维则沉积在储棉槽内。在储棉槽的底部安装有锯齿给棉罗拉及给棉板,原料在给棉 罗拉及给棉板的握持下,由快速旋转的开松罗拉开松成小而均勻的棉簇进入分配槽;与此 同时,由压缩风机吹出的压缩空气气流被导入分配槽,挟持着棉纤维,在分配槽内由于压缩 空气的作用而形成既密实又均勻的筵棉,筵棉由一对沟槽罗拉输出,即输送给铺网机的输 网帘。利用上述原理的喂棉机的典型的结构可由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 CN201428046Y公开的气压喂棉机见诸,该专利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由说明书第5页第15 行 第6页第1行作了详细说明。应当说该方案相对于先有技术中的非气流喂棉机而言无 疑具有说明书第3页第10 15行所称的技术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缺憾一是由于由 输棉管道输入到储棉槽中的松解后的纤维难以由位于储棉槽底部的喂棉罗拉均勻捕取,也 就是说喂棉罗拉在工作过程中很难甚至无法均勻地将纤维过渡给开松罗拉,进而地,使开 松罗拉开松的棉纤维输送给喂槽的量也不尽一致,最终使一对输出罗拉输送给导网板上的 纤维棉网的厚薄的均勻性难以保证;二是开松罗拉(也称梳棉辊,以下同)的背对气流输送 管道的一侧容易出现纤维淤积并且堵塞现象,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必须停机清理,影响喂 棉效率,并且还殃及前道的开松机和后道的铺网机的工作,即开松机和铺网机也需停止,针 刺机也然;三是由于气流输送通道为单边(单侧)供气,进入喂槽内的纤维棉网会产生较大 的波动,并且向喂槽的一侧槽壁倾贴,影响下部的一对输出罗拉的协同输出效果;四是喂槽6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一对回风管的进气口部位容易出现纤维附着现象,因为回风管的进气 口部位无疑需要使用网孔辊或滤板阻止纤维进入回风管,于是当纤维在网孔辊或滤板上积 聚时,不仅会堵塞喂槽,输出罗拉失去功用;五是用于控制气流通道的间隔距离的一组可调 节手柄数量众多(5-12个),调节麻烦。因此,已有技术中的气压喂棉箱即气流喂棉机仍有改进的必要,为此本申请人进 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偿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由开松机开松后的纤维均勻地引至喂棉罗 拉并且由喂棉罗拉均勻地喂给开松罗拉而藉以确保由开松罗拉开松后的纤维均勻地引入 喂槽、有利于防止纤维淤积并且防止进入喂槽内的纤维在喂槽内出现向喂槽壁的一侧倾集 而藉以保证输出罗拉对纤维的输出效果并且使输出的纤维的厚度均勻、有益于防止纤维在 回气管的进气口部位积聚而藉以保障回气管的进气口畅通使引至输出罗拉的纤维厚薄一 致以及有便于保证气流通道内的气流的一致性而无需对气流通道的间距实施繁琐调节的 气压喂棉箱。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气压喂棉箱,包括由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左、右 机架、固设在左、右机架之间的喂槽和固设在左、右机架的顶部的输棉管道构成的一喂棉箱 箱体;一上喂棉机构,该上喂棉机构由第一、第二上吸棉滚筒和用于驱使第一、第二上吸棉 滚筒运动的并且与第一、第二上吸棉滚筒传动连接的上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构成,第一、 第二上吸棉滚筒彼此平行地转动设置在左、右机架上,并且对应于所述输棉管道的下方,在 第一上吸棉滚筒的滚筒壁上具有第一通气孔,在第二上吸棉滚筒的滚筒壁上具有第二通气 孔,上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设在左机架或右机架上;一第一上罗拉和一第二上罗拉,该第 一、第二上罗拉彼此平行地设置在左、右机架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上吸棉滚筒的下方, 并且与所述的上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由一梳棉辊和与梳棉辊传动连接的梳棉 辊驱动装置构成的一梳棉机构,其中梳棉辊转动地设置在左、右机架上,对应于所述第一、 第二上罗拉的下方,并且还对应于所述喂槽的上方,梳棉辊驱动装置设在机架或机架上;一 下喂棉机构,该下喂棉机构由第一、第二下吸棉滚筒和用于驱使第一、第二下吸棉滚筒运动 的并且与第一、第二下吸棉滚筒传动连接的下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构成,第一、第二下吸 棉滚筒彼此平行地转动设置在左、右机架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喂槽的下方,在第一下吸棉滚 筒的滚筒壁上具有第三通气孔,在第二下吸棉滚筒的滚筒壁上具有第四通气孔,下吸棉滚 筒动力传动装置设在左机架或右机架上;一第一下罗拉和一第二下罗拉,该第一、第二下罗 拉彼此平行地设置在左、右机架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下吸棉滚筒的下方,并且与所述 的下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传动连接;一第一压缩空气供给机构,连接在左机架和右机架 的上部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喂槽相通;一第二压缩空气供给机构,连接在左机架和右机架的 上部的另一侧,同样与所述喂槽相通,并且与第一压缩空气供给机构相对应;所述的第一上 吸棉滚筒的滚筒腔以及第一下吸棉滚筒的滚筒腔均与所述的第一压缩空气供给机构相通, 而所述的第二上吸棉滚筒的滚筒腔以及第二下吸棉滚筒的滚筒腔均与所述的第二压缩空 气供给机构相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喂槽的对应壁体上并且位于壁体的下部7各开设有进风孔,进风孔与喂槽的槽腔相通。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 机、第一减速机、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涨紧轮、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传动 轮、第二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涨紧轮,第一电机与第一减速机相配接,并且由第一减速机携 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减速机支承架上,而第一减速机支承架固定在所述的左机架上,第一 传动轮固定在第一减速机的减速机输出轴上,第二传动轮固定在所述第一上吸棉滚筒的第 一上吸棉滚筒左轴头上,而第一上吸棉滚筒左轴头枢轴设置在左机架上,第一上吸棉滚筒 的第一上吸棉滚筒右轴头枢轴设置在右机架上,第三传动轮固定在所述第二上吸棉滚筒的 第二上吸棉滚筒左轴头上,而第二上吸棉滚筒左轴头枢轴设置在左机架上,第二上吸棉滚 筒的第二上吸棉滚筒右轴头枢轴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喂棉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左、右机架(11、12)、固设在左、右机架(11、12)之间的喂槽(13)和固设在左、右机架(11、12)的顶部的输棉管道(14)构成的一喂棉箱箱体(1);一上喂棉机构(2),该上喂棉机构(2)由第一、第二上吸棉滚筒(21、22)和用于驱使第一、第二上吸棉滚筒(21、22)运动的并且与第一、第二上吸棉滚筒(21、22)传动连接的上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23)构成,第一、第二上吸棉滚筒(21、22)彼此平行地转动设置在左、右机架(2)的滚筒腔均与所述的第二压缩空气供给机构(8)相通。11、12)上,并且对应于所述输棉管道(14)的下方,在第一上吸棉滚筒(21)的滚筒壁上具有第一通气孔(211),在第二上吸棉滚筒(22)的滚筒壁上具有第二通气孔(221),上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23)设在左机架11或右机架(12)上;一第一上罗拉(3a)和一第二上罗拉(3b),该第一、第二上罗拉(3a、3b)彼此平行地设置在左、右机架(11、12)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上吸棉滚筒(21、22)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的上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23)传动连接;由一梳棉辊(41)和与梳棉辊(41)传动连接的梳棉辊驱动装置(42)构成的一梳棉机构(4),其中:梳棉辊(4)转动地设置在左、右机架(11、12)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上罗拉(3a、3b)的下方,并且还对应于所述喂槽(13)的上方,梳棉辊驱动装置(42)设在机架(11)或机架(12)上;一下喂棉机构(5),该下喂棉机构(5)由第一、第二下吸棉滚筒(51、52)和用于驱使第一、第二下吸棉滚筒(51、52)运动的并且与第一、第二下吸棉滚筒(51、52)传动连接的下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53)构成,第一、第二下吸棉滚筒(51、52)彼此平行地转动设置在左、右机架(11、12)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喂槽(13)的下方,在第一下吸棉滚筒(51)的滚筒壁上具有第三通气孔(511),在第二下吸棉滚筒(52)的滚筒壁上具有第四通气孔(521),下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53)设在左机架(11)或右机架(12)上;一第一下罗拉(6a)和一第二下罗拉(6b),该第一、第二下罗拉(6a、6b)彼此平行地设置在左、右机架(11、12)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下吸棉滚筒(51、52)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的下吸棉滚筒动力传动装置(53)传动连接;一第一压缩空气供给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