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和用于运行线控转向系统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190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和用于运行线控转向系统的方法,包括转向单元、转向执行单元和角度的负载计算子模块,所述转向单元、所述转向执行单元和所述角度的负载计算子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所述转向单元具有用于检测交通工具的的方向盘角度的方向盘角度传感器、用于调整方向盘上的方向盘额定力矩的方向盘致动器。有益效果:转矩控制位差反馈式双向伺服控制结构可以避免由于转向盘与小齿轮的位置偏差而造成转向执行模块的大幅转动甚至到达极限位置的现象。该控制策略会根据转向车轮的位置,自动调整转向盘到与之对应的角度;以提高转向盘模块的速度和加速度性能,进而减小转向盘模块位置响应的时间常数,提高了其工作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转向系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和用于运行线控转向系统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控转向系统典型地特征在于,与转向把手(lenkhandhabe)相连接的输入轴不再具有机械干预(durchgriff),例如至实现转向运动的齿条。由此失去从道路到用于转向把手的转向的触觉反馈。因此已知设置用于产生反馈力矩的执行器(aktor)(例如电动机),其尤其根据所设定的转向角在转向把手处产生反力矩。转向角在此通常根据齿条位置来测定。

2、现有线控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均是根据转向盘转角控制小齿轮或者车轮的转角,根据转向盘转角与车速或者估算的转向齿条阻力来控制力感模拟电机,向驾驶员模拟转向阻力。这就造成了力感模拟的失真,驾驶员不能及时甚至无法通过转向盘感知地面作用在转向车轮上的力,而且,车辆在转向后能否自行回正将受到转向盘位置的影响,与传统的转向系统回正原理截然不同,影响车辆性能,造成车辆驾驶困难。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p>1、针对相关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单元(1)、转向执行单元(2)和角度的负载计算子模块(3),所述转向单元(1)、所述转向执行单元(2)和所述角度的负载计算子模块(3)之间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单元(1)具有用于检测交通工具的的方向盘角度的方向盘角度传感器(4)、用于调整方向盘上的方向盘额定力矩的方向盘致动器(5),用于至少根据方向盘额定力矩控制方向盘致动器的方向盘控制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的负载计算子模块(3)根据转向额定量和转向实际量来计算虚拟的扭杆力矩,并且根据计算得出的虚拟的扭杆力矩来控制轮子致动器,并且将计算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单元(1)、转向执行单元(2)和角度的负载计算子模块(3),所述转向单元(1)、所述转向执行单元(2)和所述角度的负载计算子模块(3)之间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单元(1)具有用于检测交通工具的的方向盘角度的方向盘角度传感器(4)、用于调整方向盘上的方向盘额定力矩的方向盘致动器(5),用于至少根据方向盘额定力矩控制方向盘致动器的方向盘控制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的负载计算子模块(3)根据转向额定量和转向实际量来计算虚拟的扭杆力矩,并且根据计算得出的虚拟的扭杆力矩来控制轮子致动器,并且将计算得出的虚拟的扭杆力矩通过通信连接传递至所述转向单元(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单元(1)根据所传递的虚拟的扭杆力矩来计算方向盘额定力矩,根据传递的阻尼和由当前测得的方向盘角度推导出的方向盘角速度和传递的所使用的方向盘角速度对传递的虚拟的扭杆力矩进行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向单元(1)的通讯网络存在故障时,所述备用通讯网络替代故障的通讯网络完成对应的通讯功能,以使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直全朱奇章柳世铭王金晶姚玉丽田珊胡晶滢楼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