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34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5
本技术涉及玉米播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包括承装架,所述承装架的前下侧设置有开沟组件,所述承装架的后上侧设置有播种组件,所述承装架的后下侧设置有覆盖组件;通过开沟组件中衔接座采用固定螺栓与转接座进行连接,当对玉米进行播种时需要开单个种植沟时,能够实现对衔接座的调控,使开沟板进行折叠收纳,从而使整体在对玉米播种时的使用效果好,适用性高。通过播种组件中的播种盘能够实现对播种箱中的玉米种子进行下料种植,并且在播种盘上等间距开设有播种槽能够实现玉米中的均匀下料,从而使玉米种子在播种时的种植间距控制效果更好,使播种组件在进行玉米种植的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玉米播种,具体为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1、小区播种是培育新品种时专门用于田间试验的播种方式,需要定量播种,精准划区域,清理播种位置等系列操作,是培养、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发展良种、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基本手段。目前,小区播种主要有人工播种与机械播种两种方式,传统的人工播种作业方式,需要划区、开沟、摆种、覆土等作业,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准确率低,严重影响了育种试验的精确性、科学性。传统机械播种作业方式,先进行划线或者定点,设备较大,不适合小范围实验,因此需要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人工播种作业方式,需要划区、开沟、摆种、覆土等作业,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准确率低,严重影响了育种试验的精确性、科学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包括承装架,所述承装架的前上侧设置有承装板,所述承装架的内部前下侧左右对应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一承装轴,所述第一承装轴的两端设置有前行走轮,所述第一承装轴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带轮,所述承装板的上侧面设置有驱动机,所述承装板的上侧面与驱动机的驱动端对应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带轮,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带轮,所述承装架上并且位于第二轴承座的左后侧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上转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带轮,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传动带轮,所述承装架的后侧中间处设置有操控架,所述承装架的后下侧中间处设置有后行走轮,所述承装架的前下侧设置有开沟组件,所述承装架的后上侧设置有播种组件,所述承装架的后下侧设置有覆盖组件;

4、所述开沟组件包括安装在承装架上的装载横板,所述装载横板的前侧均匀设置有转接座,所述转接座上采用固定螺栓安装有衔接座,所述衔接座的前下侧设置有开沟板;

5、所述播种组件包括有安装在承装架上的装载架,所述装载架的上侧左右对应设置有第四轴承座,所述第四轴承座上转动安装有播种轴,所述播种轴的左端设置有第四传动带轮,所述播种轴上均匀设置有播种盘,所述播种盘上开设有播种槽,所述播种轴上与播种盘对应设置有相适配的播种箱,所述播种箱的前后侧面上对应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播种箱的上侧设置有储料斗,所述播种箱的下侧设置有下料管;

6、所述覆盖组件包括安装在承装架上的承装横板,所述承装横板的前侧均匀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下侧设置有覆土板,所述连接板上并且位于覆土板的上侧设置有承接框,所述承接框上转动安装有覆土辊。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传动带轮采用皮带与第一驱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带轮采用皮带与第二传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三传动带轮采用皮带与第四传动带轮连接。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的驱动端采用联轴器与驱动轴对应连接。

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上设置有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操控手杆,所述操控手杆的下端与承装架阻尼转动连接。

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播种轴贯穿播种箱与其转动连接,所述播种箱通过定位板与装载架固定连接。

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开沟板与下料管之间前后对应设置。

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播种槽位于播种盘上等间距开设有两组。

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操控架的支撑杆部分可伸缩调控设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中,通过开沟组件中衔接座采用固定螺栓与转接座进行连接,当对玉米进行播种时需要开单个种植沟时,能够实现对衔接座的调控,使开沟板进行折叠收纳,从而使整体在对玉米播种时的使用效果好,适用性高。

16、2.本技术中,通过播种组件中的播种盘能够实现对播种箱中的玉米种子进行下料种植,并且在播种盘上等间距开设有播种槽能够实现玉米中的均匀下料,从而使玉米种子在播种时的种植间距控制效果更好,使播种组件在进行玉米种植的使用效果更好,通过覆盖组件中的覆土板和覆土辊能够实现对玉米种植后的盖土操作,使玉米播种的流程更加完整和便捷,从而提高整体在进行玉米播种时的使用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包括承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装架(1)的前上侧设置有承装板(101),所述承装架(1)的内部前下侧左右对应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02),所述第一轴承座(102)上安装有第一承装轴(103),所述第一承装轴(103)的两端设置有前行走轮(104),所述第一承装轴(103)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带轮(105),所述承装板(101)的上侧面设置有驱动机(106),所述承装板(101)的上侧面与驱动机(106)的驱动端对应设置有第二轴承座(107),所述第二轴承座(107)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108),所述驱动轴(10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带轮(109),所述驱动轴(10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带轮(110),所述承装架(1)上并且位于第二轴承座(107)的左后侧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三轴承座(1081),所述第三轴承座(1081)上转动安装有传动轴(1091),所述传动轴(109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带轮(1101),所述传动轴(109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传动带轮(111),所述承装架(1)的后侧中间处设置有操控架(112),所述承装架(1)的后下侧中间处设置有后行走轮(113),所述承装架(1)的前下侧设置有开沟组件(2),所述承装架(1)的后上侧设置有播种组件(3),所述承装架(1)的后下侧设置有覆盖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带轮(105)采用皮带与第一驱动带轮(109)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带轮(110)采用皮带与第二传动带轮(1101)连接,所述第三传动带轮(111)采用皮带与第四传动带轮(3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106)的驱动端采用联轴器与驱动轴(108)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106)上设置有驱动连杆(114),所述驱动连杆(114)的另一端设置有操控手杆(115),所述操控手杆(115)的下端与承装架(1)阻尼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轴(303)贯穿播种箱(307)与其转动连接,所述播种箱(307)通过定位板(308)与装载架(30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板(204)与下料管(310)之间前后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槽(306)位于播种盘(305)上等间距开设有两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架(112)的支撑杆部分可伸缩调控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小区播种装置,包括承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装架(1)的前上侧设置有承装板(101),所述承装架(1)的内部前下侧左右对应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02),所述第一轴承座(102)上安装有第一承装轴(103),所述第一承装轴(103)的两端设置有前行走轮(104),所述第一承装轴(103)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带轮(105),所述承装板(101)的上侧面设置有驱动机(106),所述承装板(101)的上侧面与驱动机(106)的驱动端对应设置有第二轴承座(107),所述第二轴承座(107)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108),所述驱动轴(10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带轮(109),所述驱动轴(10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带轮(110),所述承装架(1)上并且位于第二轴承座(107)的左后侧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三轴承座(1081),所述第三轴承座(1081)上转动安装有传动轴(1091),所述传动轴(109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带轮(1101),所述传动轴(109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传动带轮(111),所述承装架(1)的后侧中间处设置有操控架(112),所述承装架(1)的后下侧中间处设置有后行走轮(113),所述承装架(1)的前下侧设置有开沟组件(2),所述承装架(1)的后上侧设置有播种组件(3),所述承装架(1)的后下侧设置有覆盖组件(4);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亮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