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义斌专利>正文

一种发光仿生鱼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343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5
本技术涉及鱼饵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光仿生鱼饵,包括依次连接的鱼头、鱼身以及鱼尾,所述鱼头的上部设置有挂环,所述鱼头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鱼钩,所述鱼头和所述鱼身之间设置有第一鱼骨,所述第一鱼骨和所述鱼身可摆动连接,所述鱼身和所述鱼尾之间设置有第二鱼骨,所述第二鱼骨和所述鱼尾可摆动连接;所述第一鱼骨和所述第二鱼骨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填充有荧光液,所述第一鱼骨和所述第二鱼骨能向外透出空腔内荧光液的荧光。通过上述设置,使鱼饵能发出荧光,在鱼身和鱼尾的摆动过程中,能改变荧光的路径,有利于提高上钩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鱼饵的,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仿生鱼饵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可食用鱼饵是勾在鱼钩上,现有的仿生鱼饵则为假的鱼饵(即不能食用),仿生鱼饵能循环利用,且外形似小鱼,因此能吸引大鱼捕食上述的仿生鱼饵。而鱼是弱视动物,对食物的辨别依赖于视觉,特别是夜晚这种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鱼的视觉辨别能力变得更差,导致鱼的上钩率降低,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用于增加光线的发光鱼漂、发光鱼饵、或采用灯光照射进行辅助等方法诱使鱼上钩,而对于发光鱼饵的话则有在鱼饵上增加led灯、在鱼饵的表面涂抹荧光涂层、设置荧光石鱼饵眼等方式,荧光鱼饵能利用周边微弱的夜光或人工提供的照射光,使鱼饵在黑暗环境、深水环境、浑浊水体环境下发出荧光,从而提高上钩率,但现有的鱼饵虽然具备发光的功能,但是发出的光线路径较为单一,无法改变,因此对鱼的诱导率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仿生鱼饵,旨在使鱼饵发出的光线的路径能发生改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仿生鱼饵,包括依次连接的鱼头、鱼身以及鱼尾,所述鱼头的上部设置有挂环,所述鱼头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头和所述鱼身之间设置有第一鱼骨,所述第一鱼骨和所述鱼身可摆动连接,所述鱼身和所述鱼尾之间设置有第二鱼骨,所述第二鱼骨和所述鱼尾可摆动连接;所述第一鱼骨和所述第二鱼骨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填充有荧光液,所述第一鱼骨和所述第二鱼骨能向外透出空腔内荧光液的荧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身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凸起于所述鱼身表面的鱼鳞,所述鱼鳞为金属鱼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仿生鱼饵,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仿生鱼饵,包括依次连接的鱼头、鱼身以及鱼尾,所述鱼头的上部设置有挂环,所述鱼头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头和所述鱼身之间设置有第一鱼骨,所述第一鱼骨和所述鱼身可摆动连接,所述鱼身和所述鱼尾之间设置有第二鱼骨,所述第二鱼骨和所述鱼尾可摆动连接;所述第一鱼骨和所述第二鱼骨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填充有荧光液,所述第一鱼骨和所述第二鱼骨能向外透出空腔内荧光液的荧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身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凸起于所述鱼身表面的鱼鳞,所述鱼鳞为金属鱼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头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鱼眼,所述鱼眼为荧光石鱼饵眼;所述鱼头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荧光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尾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荧光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每一侧的所述第二荧光条均设置为多条,且每一侧的多条所述第二荧光条均匀地布设于所述鱼尾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鱼骨的前端和所述鱼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义斌
申请(专利权)人:熊义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