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义斌专利>正文

一种眼球演示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25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眼球演示模型,包括模拟半剖眼眶,模拟半剖眼眶的内侧壁形成一个向左或向右敞开的安装空间,眼球演示模型还包括模拟眼球,模拟眼球的后端中心设有一球形槽,模拟眼球设置在所述模拟半剖眼眶上,模拟眼球伸入到所述安装空间,模拟眼球与所述模拟半剖眼眶可相对滑动;模拟视神经,模拟视神经的一端设有一球形凸起,球形凸起插接在所述球形槽中,模拟视神经的另一端与所述模拟半剖眼眶连接;模拟眼外肌组件,模拟眼外肌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模拟眼球,模拟眼外肌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若干个驱动装置。该眼球演示模型形象直观,可以真实模拟人眼运动,利于理解眼睛的运动与肌肉的协调之间的关系,是眼科教学与临床工作的良好辅具。的良好辅具。的良好辅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球演示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眼球演示模型。

技术介绍

[0002]人体眼球大致有六种转动方向,分别为内上、内下、外上、外下、外展、内收,而眼球的转动通过复杂且精细的附着在眼球外的神经与肌肉(内外直肌、上下斜肌、上下直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等)控制。在进行教学或者培训时,常常需要使用相应的眼球教学模型来进行讲解,目前用于辅助教学或者培训的模型中,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眼球解剖模型,主要描述眼球的内部结构,对眼外肌只描述了它们止点,没有涉及眼外肌在眼眶里的结构及走行,学生不易理解眼外肌和眼球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新型的眼球解剖模型,打开了眼眶的外侧壁,描述了眼外肌在眼眶里的止点及走行,但是由于模型是静态的,缺乏对运动时眼球和眼外肌之间关系的描述,依然不能直观的让学生理解这种运动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眼球演示模型,包括模拟半剖眼眶,所述模拟半剖眼眶的内侧壁形成一个向左或向右敞开的安装空间,眼球演示模型还包括:模拟眼球,模拟眼球的后端中心设有一球形槽,模拟眼球设置在所述模拟半剖眼眶上,所述模拟眼球伸入到所述安装空间,所述模拟眼球与所述模拟半剖眼眶可相对滑动;模拟视神经,模拟视神经的一端设有一球形凸起,球形凸起插接在所述球形槽中,模拟视神经的另一端与所述模拟半剖眼眶连接;模拟眼外肌组件,模拟眼外肌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模拟眼球,模拟眼外肌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若干个驱动装置。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拟眼外肌组件包括六条弹性胶带和一个模拟滑车,所述模拟滑车固定在所述模拟半剖眼眶内壁上,六条所述弹性胶带分别被称为上直肌带、下直肌带、外直肌带、内直肌带、上斜肌带和下斜肌带,上直肌带、下直肌带、外直肌带、内直肌带、上斜肌带和下斜肌带分别一一对应地用于模拟上直肌、下直肌、外直肌、内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直肌带的一端与所述模拟眼球的上部相连,所述下直肌带的一端与所述模拟眼球的下部相连;内直肌带和外直肌带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模拟眼球的左部和右部;所述上斜肌带的一端沿所述模拟半剖眼眶内壁穿过所述模拟滑车连接在所述上直肌带下方的模拟眼球上,所述下斜肌带的一端垂直所述下直肌带包裹所述模拟眼球下半圈固定在所述模拟眼球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三个,三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称为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上直肌带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斜肌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所述外直肌带的另一端和所述内直肌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所述下直肌带的另一端和
所述上斜肌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直肌带的一端与所述模拟眼球的上部相连,所述下直肌带的一端与所述模拟眼球的下部相连;内直肌带和外直肌带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模拟眼球的右部和左部;所述上斜肌带的一端沿所述模拟半剖眼眶内壁穿过所述模拟滑车连接在所述上直肌带下方的模拟眼球上,所述下斜肌带的一端垂直所述下直肌带包裹所述模拟眼球下半圈固定在所述模拟眼球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三个,三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称为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上直肌带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斜肌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所述外直肌带的另一端和所述内直肌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所述下直肌带的另一端和所述上斜肌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模拟半剖眼眶上。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眼球演示模型还包括底座,所述模拟半剖眼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三个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和三个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电能。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模拟眼球后端中心设置球形槽与模拟视神经一端的球形凸起配合连接,使得模拟眼球可以多个方向转动;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模拟眼外肌组件带动模拟眼球转动,直观演示眼球和眼外肌之间的运动关系,可以直接观察不同眼位的行程过程;另外,把模拟眼球设置在模拟半剖眼眶上的安装空间内,尽可能还原真实眼球与眼眶的之间的结构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眼球演示模型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眼外肌与驱动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图。
[0016]附图中:1

模拟半剖眼眶,2

模拟眼球,21

球形槽,3

模拟视神经,41

上直肌带,42

下直肌带,43

外直肌带,44

内直肌带,45

上斜肌带,46

下斜肌带,47

模拟滑车,5

驱动装置,6

底座,7

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
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8]参照图1~图3,一种眼球演示模型,包括模拟半剖眼眶1,所述模拟半剖眼眶1的内侧壁形成一个向左或向右敞开的安装空间,眼球演示模型还包括:模拟眼球2,模拟眼球的2后端中心设有一球形槽21,模拟眼球2设置在所述模拟半剖眼眶1上,所述模拟眼球2 伸入到所述安装空间,所述模拟眼球2与所述模拟半剖眼眶1可相对滑动;模拟视神经3,模拟视神经3的一端设有一球形凸起,球形凸起插接在所述球形槽21中,模拟视神经3的另一端与所述模拟半剖眼眶1连接;模拟眼外肌组件,模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球演示模型,包括模拟半剖眼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半剖眼眶的内侧壁形成一个向左或向右敞开的安装空间,眼球演示模型还包括:模拟眼球,模拟眼球的后端中心设有一球形槽,模拟眼球设置在所述模拟半剖眼眶上,所述模拟眼球伸入到所述安装空间,所述模拟眼球与所述模拟半剖眼眶可相对滑动;模拟视神经,模拟视神经的一端设有一球形凸起,球形凸起插接在所述球形槽中,模拟视神经的另一端与所述模拟半剖眼眶连接;模拟眼外肌组件,模拟眼外肌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模拟眼球,模拟眼外肌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球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眼外肌组件包括六条弹性胶带和一个模拟滑车,所述模拟滑车固定在所述模拟半剖眼眶内壁上,六条所述弹性胶带分别被称为上直肌带、下直肌带、外直肌带、内直肌带、上斜肌带和下斜肌带,上直肌带、下直肌带、外直肌带、内直肌带、上斜肌带和下斜肌带分别一一对应地用于模拟上直肌、下直肌、外直肌、内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球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直肌带的一端与所述模拟眼球的上部相连,所述下直肌带的一端与所述模拟眼球的下部相连;内直肌带和外直肌带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模拟眼球的左部和右部;所述上斜肌带的一端沿所述模拟半剖眼眶内壁穿过所述模拟滑车连接在所述上直肌带下方的模拟眼球上,所述下斜肌带的一端垂直所述下直肌带包裹所述模拟眼球下半圈固定在所述模拟眼球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三个,三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称为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上直肌带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义斌
申请(专利权)人:熊义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