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植株培养圃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076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植株培养圃及其使用方法,该培养圃包括培养架体,横向架和底架上分别活动连接有一组连接架,连接架顶端活动连接有培养槽体,培养槽体具体为顶面开口的矩形槽体,且在培养槽体内设置有培养圃机构,培养槽体内底面上还卡接有分隔槽,分隔槽的数量与培养圃单元的数量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两个培养槽体设置在同一竖向空间内,能减少培养过程中的空间占用率,利用分隔槽将培养槽体内的空间隔成和培养圃单元数量相同的多个独立空间,然后在每个独立空间内根据培养需要添加合适量的培养液,而且分别向两侧外推两个培养槽体,能打开底层的培养槽体内的大豆植株的采光范围,便于完成大豆的植株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豆植株培养,具体涉及一种大豆植株培养圃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大豆植株培育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培养基培育的育苗期、基础营养液培育的出苗期及后续植株生长的生长期等多个环节。目前实验室阶段,一般采用小规模的大豆植株培养圃完成大豆植株的多个生长培育阶段。

2、在大豆植株培养过程中,植株生产期需要培养基或者培养液对植株提供营养,但是目前使用的小规模大豆植株培养圃在进行大豆的植株培养时,一般都采用单一的营养供给形式,也即采用多种功能的植株培养圃联合进行,而不能将两种形式的给养进行协同,影响大豆植株培养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豆植株培养圃及其使用方法,其能够将不同形式的给养进行协同,从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大豆植株培养圃,包括培养架体,所述培养架体中间固定有横向架,所述培养架体内底面上固定有底架,所述横向架和底架上分别活动连接有一组连接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植株培养圃,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架体(1),所述培养架体(1)中间固定有横向架(11),所述培养架体(1)内底面上固定有底架(12),所述横向架(11)和底架(12)上分别活动连接有一组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顶端活动连接有培养槽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植株培养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由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杆(46)组成,所述连接杆(4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座(41),所述第一铰接座(41)固定在培养槽体(2)的外侧,所述连接杆(4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座(42),所述第二铰接座(42)安装在横向架(11)或底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植株培养圃,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架体(1),所述培养架体(1)中间固定有横向架(11),所述培养架体(1)内底面上固定有底架(12),所述横向架(11)和底架(12)上分别活动连接有一组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顶端活动连接有培养槽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植株培养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由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杆(46)组成,所述连接杆(4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座(41),所述第一铰接座(41)固定在培养槽体(2)的外侧,所述连接杆(4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座(42),所述第二铰接座(42)安装在横向架(11)或底架(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植株培养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41)外侧还安装有驱动轮(43),所述培养槽体(2)的外侧底端固定有传动轮(44),所述驱动轮(43)与传动轮(44)之间通过皮带圈传动连接,所述培养槽体(2)外侧在传动轮(44)上方处还安装有从动轮(45),所述从动轮(45)与传动轮(44)之间通过皮带圈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7)同轴安装在从动轮(45)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植株培养圃,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槽体(2)的底面中间处还垂直固定有液压缸(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钧镒盖江涛张焦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