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具,具体说是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套装置。
技术介绍
1、非计划性拔管,指未达到拔管指征而将插管拔除或插管意外脱出,通常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除,又称意外拔管。临床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高,非计划性拔管既影响了患者治疗,也增加了医疗风险,同时容易给医疗纠纷留下隐患,而且给患者重新置管的几率大,导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2、对于神经内科脑炎、烦躁、意识不清以及老年痴呆的患者,在保证输液治疗顺利进行的同时,还需要防止非计划性拔管,如上有胃管、尿管、引流管、中心静脉置管等,还有可预防上有心电监护、吸氧的患者乱扯乱抓监护仪线路及吸氧管道。
3、传统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装置主要有约束带和约束手套,约束带会限制患者手臂活动,产生的不舒适感会使得患者更加烦躁,同时约束带还限制患者翻身,增加了压疮的风险;而约束手套限制整个手掌的活动,给患者造成不适,尤其在炎热天气下手套内部较为闷热,患者不适的状况较为明显。
4、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套装置,解决了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拇指套(1)以及食指套(2);所述拇指套(1)以及食指套(2)通过连接带(3)连接着腕带(4);所述拇指套(1)外壁周向均匀固连着第一囊条(11);所述第一囊条(11)沿着拇指套(1)的轴向延伸至拇指套(1)的边缘;所述食指套(2)外壁周向均匀固连着第二囊条(21);所述第二囊条(21)沿着食指套(2)的轴向延伸至食指套(2)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套装置由控制器控制运行;所述食指套(2)内壁与食指关节对应位置固连着弯曲传感器(22);所述弯曲传感
...【技术特征摘要】
1.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拇指套(1)以及食指套(2);所述拇指套(1)以及食指套(2)通过连接带(3)连接着腕带(4);所述拇指套(1)外壁周向均匀固连着第一囊条(11);所述第一囊条(11)沿着拇指套(1)的轴向延伸至拇指套(1)的边缘;所述食指套(2)外壁周向均匀固连着第二囊条(21);所述第二囊条(21)沿着食指套(2)的轴向延伸至食指套(2)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套装置由控制器控制运行;所述食指套(2)内壁与食指关节对应位置固连着弯曲传感器(22);所述弯曲传感器(22)用于检测食指的弯曲角度;所述腕带(4)背部固连着气泵(41)和报警话筒(42);所述气泵(41)与第一囊条(11)通过第一气管(12)连通;所述气泵(41)与第二囊条(21)通过第二气管(23)连通;所述气泵(41)在弯曲传感器(22)感应食指弯曲下,控制气体充入第一囊条(11)和第二囊条(21);所述报警话筒(42)在食指第一囊条(11)和第二囊条(21)鼓起后发出报警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4)的背部固连着触发盒(5);所述触发盒(5)内滑动密封连接着活塞板(6);所述活塞板(6)的滑动方向与食指套(2)轴向一致;所述活塞板(6)靠近食指套(2)的一侧固连着活塞杆(61);所述活塞杆(61)一端穿过触发盒(5)延伸至外部;所述活塞杆(61)与触发盒(5)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板(6)将触发盒(5)内部空间分隔成有杆腔(51)和无杆腔(52);所述有杆腔(51)与第一囊条(11)通过第一气管(12)连通;所述无杆腔(52)与第二囊条(21)通过第二气管(23)连通;所述食指套(2)的指尖外壁与活塞杆(61)一端通过第二拉绳(62)连接;所述第二拉绳(62)位于食指套(2)的背部;所述食指套(2)在弯曲过程中拉动第二拉绳(62)带动活塞板(6)将有杆腔(51)内的气体挤入第一囊条(11)和第二囊条(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套(1)的指尖外壁与活塞杆(61)一端通过第一拉绳(63)连接;所述第一拉绳(63)位于拇指套(1)的背部;所述拇指套(1)在弯曲过程中拉动第一拉绳(63)带动活塞板(6)将有杆腔(51)内的气体挤入第一囊条(11)和第二囊条(21)。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琛,李蕙杰,王行雁,周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