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0086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红外显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系统及设备。其技术方案包括机体,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机体上获取目标区域皮肤表面及皮下组织的红外成像模块、固定安装于机体内部的图像处理模块,固定安装于机体上用于实时显示经处理的血管走向及深度信息的显示模块、固定安装于机体上的辅助定位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对动脉血管因深度及温差信号微弱导致成像对比度不足,无法精准呈现动脉走向、深度及形态特征的问题,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时、无创、精准评估动脉血管形态,有效地提升穿刺安全性及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显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微创介入(经桡/股动脉介入治疗类)、血液透析技术(动静脉瘘)、各类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iabp、ecmo等)不断发展,各类动脉入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也带来了许多如血肿、动脉闭塞及神经损伤、组织坏死等并发症风险。现有血管评估技术主要包括两类:

2、第一类:血管造影技术,需注射造影剂并结合x射线成像,具有创伤性、依赖大型设备且存在辐射风险,难以实现实时床旁操作;

3、第二类:超声成像技术,虽具无创性,但图像质量易受患者皮下脂肪厚度、血管走形及操作者经验影响,在复杂病例中定位精度不足,且设备便携性差,难以满足急诊或床旁快速部署需求。

4、因此,急需一种简单、方便、无创的动脉血管形态评估设备,以达到以下功能目的:1.浅表动脉(7cm以内)形态与斑块评估:通过检测动脉形态和直径变化,可发现血管壁增厚、斑块形成等特征性改变。例如:pci术前/或者其它需经桡动脉进行的手术,桡动脉入路的评价,tavi手术穿刺血管的评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降温部件(3)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板(2)上且具有柔性的支撑片(301),所述支撑片(301)的内部固定安装具有弹性的导热片(302),所述支撑片(301)与所述导热片(302)之间形成降温腔(303),所述降温腔(303)上连接有控制降温腔(303)内部压力的调压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板(2)上并与所述降温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降温部件(3)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板(2)上且具有柔性的支撑片(301),所述支撑片(301)的内部固定安装具有弹性的导热片(302),所述支撑片(301)与所述导热片(302)之间形成降温腔(303),所述降温腔(303)上连接有控制降温腔(303)内部压力的调压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板(2)上并与所述降温腔(303)连通的加压管(304),所述加压管(304)内滑动安装有密封板(305),所述加压管(304)内并位于密封板(305)的上方以及降温腔(303)内均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机体(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推杆电机(306),所述第一推杆电机(306)的输出轴与所述密封板(30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电机(306)内集成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30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降温腔(303)连通的进水管(307)和出水管(308),所述机体(1)上固定安装有换热器(309),所述进水管(307)和出水管(308)均与所述换热器(309)连通,所述换热器(309)与水冷装置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3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金属片(310),所述机体(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推杆电机(311),所述第二推杆电机(31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铁(3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脉血管形态评估的红外显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轮廓自适应贴合部件(4)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板(2)上具有柔性的支撑垫(401),所述支撑板(2)上固定安装有液箱(402),所述液箱(402)与所述支撑垫(401)内构成密封的支撑腔(415),所述液箱(4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支撑腔(415)连通的加压筒(406),所述加压筒(406)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封堵板(4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俊滔杨强王薇童素梅王雅亭马强崔鸣刘强唐熠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