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及安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9838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及其安装方法,预制单元板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槽型钢梁和连接件,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底板以及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槽型钢梁分别设置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的两侧;连接件设置于槽型钢梁上;其中,所述连接件连接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和槽型钢梁之间,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固定于两侧设置的槽型钢梁上,形成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制板上设置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提高预制板刚度,降低预制单元板板厚,实现轻量化,同时梁板一体化的预制单元板与较轻的槽型钢梁进行焊接组装,刚度进一步加强,显著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地产事业也在近些年形成空前规模,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了更好的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加快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对建筑业也提出新的要求,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美国,日本,欧洲等发展住宅产业化较早,已经形成各自的技术特点与规范。我国住宅产业化提出的较晚,我国在90年代初期才提出要开展住宅产业化发展,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还是处于缓慢状态,推进住宅产业化,实现住宅建设由粗放型向节约型的转变是今后我国建筑领域的重要任务。住宅产业化可以实现住宅生产和设计的标准化,因为其具有施工方便快捷,工期短、效率高的特点,属于绿色建筑的范畴,符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2、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快速发展,进一步明确今后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3、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采用叠合楼板和预制叠合梁时,施工阶段通常仍设模板、设支撑。当层高较大时,支撑体系复杂且费用高昂,也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其次,由于叠合板桁架筋所能提供的刚度较小,预制板板厚至少设置为60mm厚,进而增加了整体荷载设计,对梁和柱等构件设计要求较高,提高了项目成本费用。而且因为楼板设计为定值,故叠合板上设置的桁架空间较小,难以满足后浇层水电管预埋的要求。在现场施工阶段时,预制板通常从地面一块块吊装至楼面上进行安装,安装效率较低。因此,为了加快建设速度,降低项目措施费用,实现预制结构施工的免撑免模具有很大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制板上设置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提高预制板刚度,从而降低预制单元板板厚,实现轻量化,保持预制板浇筑现浇面层后叠合板桁架空间,从而可以满足水电管预埋的要求,同时,由于梁板一体化的预制单元板与较轻的槽型钢梁进行焊接组装,刚度进一步加强,可以结合预制混凝土结构现场施工,无需构建支撑体系,显著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包括:

3、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底板以及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多个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相互平行且沿混凝土底板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底板上;

4、槽型钢梁,分别设置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的两侧,且所述槽型钢梁与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设置的方向垂直;

5、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平行且沿混凝土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槽型钢梁上;

6、其中,所述连接件连接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和槽型钢梁之间,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固定于两侧设置的槽型钢梁上,形成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

7、进一步,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由超高性能混凝土肋板和钢筋桁架组成,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筋、下弦筋和腹杆,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肋板浇筑于上弦筋上,所述上弦筋、下弦筋与腹杆组成三棱柱状结构,所述下弦筋为固定于混凝土底板的两根棱边并固定搭接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腹杆为波浪形结构,腹杆的波峰与上弦筋连接,波谷与下弦筋连接,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与混凝土底板浇筑时,下弦筋的底端埋设于混凝土底板内,与混凝土底板内的混凝土结构共同受力。

8、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横向短筋,所述横向短筋设置于两下弦筋之间,且沿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能够将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与槽型钢梁固定焊接。

9、其中,所述钢筋桁架与槽型钢梁之间垂直方向和斜向上分别设有抗剪竖筋和倾斜加强短筋,所述抗剪竖筋的两端分别与上弦筋和连接件焊接,所述倾斜加强短筋的两端分别与上弦筋和槽型钢梁焊接。

10、进一步,所述槽型钢梁上设置有栓钉,所述栓钉设置于两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之间。

11、进一步,所述槽型钢梁的腹板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相邻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2、进一步,所述槽型钢梁上设置有吊耳。

13、进一步,所述混凝土底板的厚度为15~50mm。

14、进一步,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之间的间距为300mm~1000mm。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混凝土底板在模具内完成浇筑,并进行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浇筑安装,制成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

17、s2、待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与槽型钢梁运输至建筑工地现场后,将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搭接于两侧的槽型钢梁上,焊接横向短筋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与槽型钢梁之间,并分别将抗剪竖筋和倾斜加强短筋焊接于钢筋桁架两端的上弦筋与槽型钢梁之间,完成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的组装;

18、s3、吊装预制单元板,并在相邻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之间螺栓进行固定;

19、s4、在预制单元板上布置现浇层钢筋,并浇筑面层混凝土。

20、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将混凝土底板刚度加大,从而可将混凝土底板尽量减薄,且槽型钢梁的设置相较于工字钢大大减轻了预制单元板的整体重量,且两个预制单元板之间可以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固定,配合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的设置便可构成叠合板的受力状态,相对传统叠合楼板工艺减轻了自重,也降低了塔吊和安装要求,同时整个预制单元板采用成品部件组装而成,将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和槽型钢梁分解成单个轻量化部件,到达施工地点再进行组装,施工便利,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也减少运输成本;

22、(2)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刚度较大,与钢梁干法连接后,使得整体构件刚度较大,保证在施工安装时可做到少撑或免撑,降低施工措施费,提高施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由超高性能混凝土肋板和钢筋桁架组成,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筋、下弦筋和腹杆,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肋板浇筑于上弦筋上,所述上弦筋、下弦筋与腹杆组成三棱柱状结构,所述下弦筋为固定于混凝土底板的两根棱边并固定搭接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腹杆为波浪形结构,腹杆的波峰与上弦筋连接,波谷与下弦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横向短筋,所述横向短筋设置于两下弦筋之间,且沿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与槽型钢梁之间垂直方向和斜向上分别设有抗剪竖筋和倾斜加强短筋,所述抗剪竖筋的两端分别与上弦筋和连接件焊接,所述倾斜加强短筋的两端分别与上弦筋和槽型钢梁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板的厚度为15~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之间的间距为300mm~1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钢梁上设置有栓钉,所述栓钉等间距设置于两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钢的腹板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钢梁上设置有吊耳。

10.一种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桁架肋由超高性能混凝土肋板和钢筋桁架组成,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筋、下弦筋和腹杆,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肋板浇筑于上弦筋上,所述上弦筋、下弦筋与腹杆组成三棱柱状结构,所述下弦筋为固定于混凝土底板的两根棱边并固定搭接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腹杆为波浪形结构,腹杆的波峰与上弦筋连接,波谷与下弦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横向短筋,所述横向短筋设置于两下弦筋之间,且沿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型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与槽型钢梁之间垂直方向和斜向上分别设有抗剪竖筋和倾斜加强短筋,所述抗剪竖筋的两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海王璐陈晨陈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装配式建筑与智能结构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