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及行星轮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及行星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69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包括:内孔加工,在行星轮坯料中加工出阶梯分布的内孔,且内孔包括两轴承轨道和连接于两轴承轨道之间的中部孔,两轴承轨道由靠近中部孔的一端至开口端内径逐渐增大,且中部孔的内径小于两轴承轨道的最小内径;将内孔的内壁面整体进行渗碳淬火。该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有效补偿了齿宽方向内孔两端与中部由于淬火应力差异而引起的局部涨大量异常。同时,采用内孔的内壁面整体渗碳淬火,抑制了由于化学成分不一在淬火过程中表现为内孔两端高碳与中部低碳区域应力突变导致的局部涨大异常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行星轮,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及行星轮


技术介绍

1、风电齿轮箱中行星传动机构由于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功率分流等优点,在风电齿轮箱中被广泛应用。行星轮是风电齿轮箱行星级传动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机主增速齿轮箱行星轮与轴承外圈一体化技术是近年来风机齿轮箱设计技术的标志性进步。一体化技术给制造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行星轮作为轴承外圈使用,要求其内孔具有轴承需要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因此行星齿轮热处理实现渗碳理想碳浓度分布、淬火高硬度梯度和小畸变变形控制的最佳配合,来保证加工成品后零件内孔的高硬度。

2、常规的风电齿轮箱行星轮采用的表面硬化方式为渗碳淬火,再磨齿成品。由于其承受风场无规律的风力作用及强风冲击变载荷作用,齿轮箱齿轮部件失效中行星轮占比突出,也是实际损坏较多的齿轮零件。通过分析制造工艺,行星轮在热处理工序引起的必然变形相对较大,会使磨削余量变化导致内孔硬化层深度和硬度的不均匀,过大的变形甚至造成内孔硬度和硬化层深度不足,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影响零件接触疲劳寿命,降低风电齿轮箱生命周期,同时,使后续工序加工工时增加,增加了制造成本。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常出现因变形过大,内孔涨大量超成品尺寸造成废品情况。

3、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产生变形量较大影响产品质量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及行星轮,该一种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及行星轮可以有效地解决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产生变形量较大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包括:

4、内孔加工,在行星轮坯料中加工出阶梯分布的内孔,且所述内孔包括两轴承轨道和连接于两所述轴承轨道之间的中部孔,两所述轴承轨道由靠近所述中部孔的一端至开口端内径逐渐增大,且所述中部孔的内径小于两所述轴承轨道的最小内径;

5、将所述内孔的内壁面整体进行渗碳淬火。

6、可选地,上述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中,两所述轴承轨道的内周面呈锥面。

7、可选地,上述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中,将所述内孔的内壁面整体进行渗碳淬火,具体包括:

8、在行星轮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垫圈并将所述内孔的内壁面整体进行渗碳淬火。

9、可选地,上述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中,各所述垫圈的厚度不大于50mm。

10、可选地,上述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中,所述内孔加工前还包括:

11、采用两所述轴承轨道的周面为柱面的所述行星轮内孔,仿真模拟对两所述轴承轨道周面进行渗碳淬火,并获得两所述轴承轨道的变形量;

12、根据所述变形量确定两所述轴承轨道由靠近所述中部孔的一端与开口端的内径变化;

13、根据确定的内径变化进行所述内孔加工。

14、可选地,上述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中,所述内孔加工前还包括:

15、采用两所述轴承轨道的周面为柱面的所述行星轮内孔,对两所述轴承轨道周面进行渗碳淬火,并获得两所述轴承轨道的变形量;

16、根据所述变形量确定两所述轴承轨道由靠近所述中部孔的一端与开口端的内径变化;

17、根据确定的内径变化进行所述内孔加工。

18、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在渗碳淬火前将内孔的轴承轨道加工为靠近中部孔的一端至开口端内径逐渐增大,中部内径小两端内径大,有效补偿齿宽方向内孔两端与中部由于淬火应力差异而引起的局部涨大量异常,起到反变形效果,使得渗碳淬火后获得的行星轮其轴承轨道和中部孔形成的马鞍形结构形变不明显。同时,采用内孔的内壁面整体渗碳淬火,相较于传统局部渗碳淬火,统一了内孔表面化学成分,抑制了由于化学成分不一在淬火过程中表现为内孔两端高碳与中部低碳区域应力突变导致的局部涨大异常现象。综上,本申请提供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有效解决行星轮渗碳淬火变形控制问题,提升了产品质量。

1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行星轮,该行星轮采用上述任一种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加工而成。由于上述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具有上述技术效果,采用该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制备的行星轮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轴承轨道的内周面呈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内孔的内壁面整体进行渗碳淬火,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垫圈的厚度不大于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加工前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加工前还包括:

7.一种行星轮,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加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的内孔包括分别用于装配轴承内圈的轴承轨道和连接于两所述轴承轨道之间的中部孔,所述内孔的内壁面均具有渗碳淬火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轴承轨道的内周面呈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内孔的内壁面整体进行渗碳淬火,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轮内孔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垫圈的厚度不大于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行星轮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军玲胡云权马宏利刘聪颖邢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