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天线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14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宽带天线及通信设备,超宽带天线包括:第一天线,设有第一馈入点;第二天线,第二天线临近第一馈入点的位置设有第二馈入点;滤波单元,包括第一耦合段、与第一耦合段相连的谐振段和连接第一馈入点与谐振段的回路段,第一耦合段用于耦合第一馈入点与第二馈入点,第一馈入点和第二馈入点分别位于第一耦合段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本申请提供的超宽带天线及通信设备,有利于遏制信号壁上额定频率点的信号电流产生流动,防止额定频率点的信号电流流动到谐振节末端产生辐射,减小第一馈入点与第二馈入点的干扰,从而有利于提高天线隔离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天线,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超宽带天线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近距离无线通讯网络的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在普及率提升速度非常快。wifi网络和5g网络等获得了极大发展空间,为超宽带的主干网络带来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

2、wifi6e和wifi7技术就是采用超高速超宽带通信技术,此技术利用超宽带的频率范围和超快信道技术的叠加使用,可以轻易达到单信道1200mbps以上的工作速率。但是其发展同样存在着问题,因为wifi6e/wifi7的低频信道(5.9125ghz)与wifi6的高频信道(5.8125ghz)相差只有100mhz,隔离带宽非常窄,隔离度是非常差的,很容易导致在wifi6e/wifi7的最低信道和wifi6最高信道的强烈干扰,直接影响了两个频段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宽带天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天线隔离度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宽带天线,包括:

3、第一天线,设有第一馈入点;

4、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临近所述第一馈入点的位置设有第二馈入点;

5、滤波单元,包括第一耦合段、与所述第一耦合段相连的谐振段和连接所述第一馈入点与所述谐振段的回路段,所述第一耦合段用于耦合所述第一馈入点与所述第二馈入点,所述第一馈入点和所述第二馈入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

6、通过采用第一耦合段与第一馈入点和第二馈入点耦合,获得信号馈入点上下两条信号线的强耦合电流,此耦合电流进入流经谐振段,有利于遏制信号壁上额定频率点的信号电流产生流动,防止额定频率点的信号电流流动到谐振节末端产生辐射,减小第一馈入点与第二馈入点的干扰,从而有利于提高天线隔离度。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的另一端;

8、所述谐振段包括与所述第二天线耦合的第二耦合段和与所述第一馈入点耦合的第三耦合段,所述第二耦合段和所述第三耦合段与所述第一耦合段远离所述第一天线的一端相连;

9、所述回路段包括第一支段和第二支段,所述第一支段连接所述第二耦合段与所述第一馈入点远离所述第二馈入点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段连接所述第三耦合段与所述第一馈入点远离所述第二馈入点的一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第二耦合段能够与第二天线靠近第二耦合段的一侧进行耦合,通过第三耦合段能够与第一馈入点靠近第三耦合段的一侧耦合,可以有效遏制这些信号壁上额定频率点的信号电流产生流动,进一步提高滤波效果,提高隔离度。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耦合段呈多段折线型结构,所述多段折线型结构沿所述第一耦合段的长度方向延伸;和/或,

12、所述第三耦合段沿所述第一耦合段的宽度方向设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提升滤波效果,增大隔离度。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耦合段远离所述第一耦合段的一端背向所述第二天线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支段包括与所述第二耦合段相连的第一直段和连接所述第一直段与所述第一馈入点的第二直段,所述第一直段沿所述第一耦合段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直段的沿所述第一耦合段的宽度方向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节省空间,有利于简化设计。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低频谐振节和第一高频谐振节,所述第一低频谐振节和所述第一高频谐振节与所述第一馈入点相连;所述第一低频谐振节形成第一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一半封闭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一高频谐振节位于所述第一半封闭结构的内侧,且所述第一高频谐振节形成第二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二半封闭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馈入点远离所述第二馈入点的方向。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减小第一天线占用的面积,形成开放辐射。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频谐振节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低频段、第二低频段和第三低频段,所述第一低频段与所述第一馈入点相连;和/或,

19、所述第一高频谐振节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高频段、第二高频段和第三高频段,所述第一高频段与所述第一馈入点相连;所述第三高频段的宽度由靠近所述第二高频段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高频段的一端逐渐增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形成开放辐射,形成近距离强耦合效果。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第二低频谐振节和第二高频谐振节,所述第二低频谐振节和所述第二高频谐振节与所述第二馈入点相连;所述第二低频谐振节形成第三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三半封闭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高频谐振节位于所述第三半封闭结构的内侧,且所述第二高频谐振节形成第四半封闭结构,所述第四半封闭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馈入点远离所述第二馈入点的方向。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减小第二天线占用的面积,形成开放辐射。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低频谐振节包括依次相连的第四低频段、第五低频段和第六低频段,所述第四低频段与所述第二馈入点相连;和/或,

24、所述第二高频谐振节包括依次相连的第四高频段、第五高频段和第六高频段,所述第四高频段与所述第二馈入点相连;所述第六高频段的宽度由靠近所述第五高频段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五高频段的一端逐渐增大。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形成开放辐射,形成近距离强耦合效果。

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线远离所述第一天线的一侧设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朝向靠近所述谐振段的一侧延伸,并与所述谐振段耦合。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提高耦合效果,增大隔离度。

2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主机,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超宽带天线。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减小天线占用的面积,且能够提高天线的隔离度,提升通信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段呈多段折线型结构,所述多段折线型结构沿所述第一耦合段的长度方向延伸;和/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段远离所述第一耦合段的一端背向所述第二天线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支段包括与所述第二耦合段相连的第一直段和连接所述第一直段与所述第一馈入点的第二直段,所述第一直段沿所述第一耦合段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直段的沿所述第一耦合段的宽度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低频谐振节和第一高频谐振节,所述第一低频谐振节和所述第一高频谐振节与所述第一馈入点相连;所述第一低频谐振节形成第一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一半封闭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一高频谐振节位于所述第一半封闭结构的内侧,且所述第一高频谐振节形成第二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二半封闭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馈入点远离所述第二馈入点的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频谐振节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低频段、第二低频段和第三低频段,所述第一低频段与所述第一馈入点相连;和/或,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第二低频谐振节和第二高频谐振节,所述第二低频谐振节和所述第二高频谐振节与所述第二馈入点相连;所述第二低频谐振节形成第三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三半封闭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高频谐振节位于所述第三半封闭结构的内侧,且所述第二高频谐振节形成第四半封闭结构,所述第四半封闭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馈入点远离所述第二馈入点的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频谐振节包括依次相连的第四低频段、第五低频段和第六低频段,所述第四低频段与所述第二馈入点相连;和/或,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远离所述第一天线的一侧设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朝向靠近所述谐振段的一侧延伸,并与所述谐振段耦合。

10.一种通信设备,包括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超宽带天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段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段呈多段折线型结构,所述多段折线型结构沿所述第一耦合段的长度方向延伸;和/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段远离所述第一耦合段的一端背向所述第二天线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支段包括与所述第二耦合段相连的第一直段和连接所述第一直段与所述第一馈入点的第二直段,所述第一直段沿所述第一耦合段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直段的沿所述第一耦合段的宽度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低频谐振节和第一高频谐振节,所述第一低频谐振节和所述第一高频谐振节与所述第一馈入点相连;所述第一低频谐振节形成第一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一半封闭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一高频谐振节位于所述第一半封闭结构的内侧,且所述第一高频谐振节形成第二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二半封闭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馈入点远离所述第二馈入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祥宏邓文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