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783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布料收卷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包括分切装置与收卷装置,所述分切装置上安装有若干分切刀,所述收卷装置上安装有滑差轴结构与张紧辊,所述滑差轴结构包括轴芯、腔道、旋转接头、供气管、若干固定环、若干活塞与若干滑差环,所述腔道开设在轴芯的内部,所述旋转接头安装在轴芯的一端,且旋转接头与腔道相连通,所述供气管与旋转接头相连通,若干所述固定环均固定套设在轴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滑动控制机构,在卸料过程中,顶紧键条能够迅速缩入安装槽内,不会干扰收卷筒的移动,同时不会与收卷筒摩擦,减小了收卷筒和顶紧键条的磨损,延长了设备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布料收卷,尤其涉及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


技术介绍

1、布料收卷通常是指在纺织、制衣、裁剪、缝纫等相关行业中,将织物或布料卷起来以便储存、运输、或进行后续的加工,在进行布料收卷时,通常会使用到滑差轴,滑差轴是一种机械装置,它利用了气压控制活塞推动摩擦斜块,通过摩擦力来调整纸芯的胀紧力,摩擦斜块的相对滑动与张力之间的平衡关系确保了在整个装置上均匀分布的胀紧力,从而实现了可控的胀紧操作,这个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能够适应不同部位的基材张力,实现均匀的胀紧。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111703981a的一种张力可调的滑差轴,涉及滑差轴
,包括气轴主体和多个安装在气轴主体上的滑差环,滑差环包括齿轮环、张力环体和端面轴承,张力环体和端面轴承均套设在气轴主体上,齿轮环套设在端面轴承上,张力环体的内壁开设有进气环槽,进气环槽的槽底开设有活塞孔,活塞孔内安装有活塞体,气轴主体上设有进气总管,进气总管的侧壁开设有进气支管,齿轮环的一端安装有插接筒体,另一端安装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内滑动安装有插接柱,插接柱的侧壁固定设置有拨杆,固定套筒的侧壁设有滑槽以及用于限位部,固定套筒内安装有弹簧,齿轮环的侧壁开设有调整槽,拨杆位于调整槽内,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张力可调,适用范围广,免更换的特点,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3、1、滑差环上设置有弹性凸起,当纸筒套设在滑差环上时,弹性凸起能够抵紧纸筒,从而对纸筒起到固定作用,但是在卸料时,弹性凸起可能会对纸筒的快速脱离产生阻碍,卸料过程变得更加耗时和困难,因为需要克服弹性凸起的阻力才能将纸筒从滑差轴上移除,这可能导致生产线的效率下降,另外,在卸料过程中,弹性凸起对纸筒施加额外的力,可能导致纸筒受损或变形,特别是在纸筒的结构不足以承受这些额外力的情况下,其次,由于卸料过程中的额外应力和磨损,滑差环和弹性凸起可能会更快地磨损,需要更频繁的维护和更多的维修成本;

4、2、滑差轴与供气管之间通过旋转接头相连接,由于滑差轴工作时处于高速转动的状态,这使得旋转接头会由于机械磨损而出现漏气的情况,漏气会使滑差轴内的气压下降,从而影响滑差轴的正常工作,这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或工作效率,上述技术方案不具有漏气检测的功能,这使得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滑差轴的漏气现象,这不利于涂料收卷的顺利进行。

5、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包括分切装置与收卷装置,所述分切装置上安装有若干分切刀,所述收卷装置上安装有滑差轴结构与张紧辊,所述滑差轴结构包括轴芯、腔道、旋转接头、供气管、若干固定环、若干活塞与若干滑差环,所述腔道开设在轴芯的内部,所述旋转接头安装在轴芯的一端,且旋转接头与腔道相连通,所述供气管与旋转接头相连通,若干所述固定环均固定套设在轴芯上,若干所述活塞分别安装在若干固定环上,若干所述滑差环均活动装配在轴芯上;

4、所述滑差轴结构上设置有滑动控制机构与漏气检测机构;

5、其中,所述滑动控制机构包括顶出组件与挤压组件,所述顶出组件与挤压组件均设置在滑差环上,且挤压组件正对活塞设置;

6、其中,所述漏气检测机构包括密封组件、触发组件、控制组件与反馈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轴芯与供气管之间,所述触发组件设置在密封组件上,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触发组件的一侧,所述反馈组件也设置在密封组件上,当所述轴芯与供气管之间漏气时,气体驱动所述触发组件运转,达到触发条件时,所述触发组件与控制组件配合驱动所述反馈组件进行漏气检测反馈。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出组件包括安装槽、顶紧键条、控制板、限位板、连接板与弹簧一,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滑差环的外周面上,所述顶紧键条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控制板固定在顶紧键条的侧面,且控制板上设置有斜面,所述限位板固定在安装槽的槽壁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控制板的侧面,所述弹簧一的一端与安装槽的槽壁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相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组件包括通口、滑杆、套环与弹簧二,所述通口开设在滑差环的一端,且通口与安装槽之间相连通,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通口内,所述套环固定套设在滑杆位于安装槽内的一端,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安装槽的槽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套环相连接,所述滑杆正对活塞设置。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筒、两个避让口与两个气封件,所述密封筒套设在轴芯与供气管的连接位置,两个所述避让口分别开设在密封筒的两端,两个所述气封件分别设置在两个避让口内,其中一个所述气封件位于轴芯与对应的避让口之间,另外一个所述气封件位于供气管与对应的避让口之间。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气盒、滑塞、弹簧三、连通口与磁块,所述气盒固定在密封筒的外周面上,所述滑塞密封滑动连接在气盒的内面,所述弹簧三的一端与气盒的内顶面相连接,另一端与滑塞相连接,所述气盒与密封筒之间通过连通口相连通,所述磁块嵌设于滑塞的一端。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侧盒、两个导向杆、滑动板、两个磁板、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所述侧盒固定在气盒的一侧,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固定在侧盒的上下两端,所述滑动板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上,两个所述磁板分别固定在滑动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导电片固定在侧盒的内面,所述第二导电片固定在滑动板的侧面,且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正对设置。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馈组件包括排气管、电磁阀与发声件,所述排气管固定连通在密封筒上,所述电磁阀安装在排气管上,所述发声件安装在排气管远离密封筒的一端上。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下端的所述磁板与磁块之间正对的磁极为异极,位于上端的所述磁板与磁块之间正对的磁极为同极。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磁阀、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之间电性连接。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封件采用密封轴承。

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设置滑动控制机构,在卸料过程中,顶紧键条能够迅速缩入安装槽内,不会干扰收卷筒的移动,同时不会与收卷筒摩擦,减小了收卷筒和顶紧键条的磨损,延长了设备寿命;

18、2、通过设置漏气检测机构,该系统通过漏气检测机构能够及时察觉轴芯与供气管的连通位置是否发生漏气,当发生漏气时,气体充满密封筒,触发气盒与电磁阀的联动,滑塞、磁板和磁块的相互作用导致电磁阀的状态发生改变,触发发声件发出响声,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并及时处理漏气问题,避免生产中的意外情况,通过自动化的漏气检测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包括分切装置(1)与收卷装置(3),所述分切装置(1)上安装有若干分切刀(2),所述收卷装置(3)上安装有滑差轴结构(4)与张紧辊(5),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差轴结构(4)包括轴芯(41)、腔道(42)、旋转接头(43)、供气管(44)、若干固定环(45)、若干活塞(46)与若干滑差环(47),所述腔道(42)开设在轴芯(41)的内部,所述旋转接头(43)安装在轴芯(41)的一端,且旋转接头(43)与腔道(42)相连通,所述供气管(44)与旋转接头(43)相连通,若干所述固定环(45)均固定套设在轴芯(41)上,若干所述活塞(46)分别安装在若干固定环(45)上,若干所述滑差环(47)均活动装配在轴芯(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6)包括安装槽(61)、顶紧键条(62)、控制板(63)、限位板(64)、连接板(65)与弹簧一(66),所述安装槽(61)开设在滑差环(47)的外周面上,所述顶紧键条(62)滑动连接在安装槽(61)内,所述控制板(63)固定在顶紧键条(62)的侧面,且控制板(63)上设置有斜面,所述限位板(64)固定在安装槽(61)的槽壁上,所述连接板(65)固定在控制板(63)的侧面,所述弹簧一(66)的一端与安装槽(61)的槽壁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6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7)包括通口(71)、滑杆(72)、套环(73)与弹簧二(74),所述通口(71)开设在滑差环(47)的一端,且通口(71)与安装槽(61)之间相连通,所述滑杆(72)滑动连接在通口(71)内,所述套环(73)固定套设在滑杆(72)位于安装槽(61)内的一端,所述弹簧二(74)的一端与安装槽(61)的槽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套环(73)相连接,所述滑杆(72)正对活塞(46)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8)包括密封筒(81)、两个避让口(82)与两个气封件(83),所述密封筒(81)套设在轴芯(41)与供气管(44)的连接位置,两个所述避让口(82)分别开设在密封筒(81)的两端,两个所述气封件(83)分别设置在两个避让口(82)内,其中一个所述气封件(83)位于轴芯(41)与对应的避让口(82)之间,另外一个所述气封件(83)位于供气管(44)与对应的避让口(8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9)包括气盒(91)、滑塞(92)、弹簧三(93)、连通口(94)与磁块(95),所述气盒(91)固定在密封筒(81)的外周面上,所述滑塞(92)密封滑动连接在气盒(91)的内面,所述弹簧三(93)的一端与气盒(91)的内顶面相连接,另一端与滑塞(92)相连接,所述气盒(91)与密封筒(81)之间通过连通口(94)相连通,所述磁块(95)嵌设于滑塞(92)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10)包括侧盒(101)、两个导向杆(102)、滑动板(103)、两个磁板(104)、第一导电片(105)与第二导电片(106),所述侧盒(101)固定在气盒(91)的一侧,两个所述导向杆(102)分别固定在侧盒(101)的上下两端,所述滑动板(103)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102)上,两个所述磁板(104)分别固定在滑动板(103)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导电片(105)固定在侧盒(101)的内面,所述第二导电片(106)固定在滑动板(103)的侧面,且第一导电片(105)与第二导电片(106)正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组件(11)包括排气管(111)、电磁阀(112)与发声件(113),所述排气管(111)固定连通在密封筒(81)上,所述电磁阀(112)安装在排气管(111)上,所述发声件(113)安装在排气管(111)远离密封筒(81)的一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下端的所述磁板(104)与磁块(95)之间正对的磁极为异极,位于上端的所述磁板(104)与磁块(95)之间正对的磁极为同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112)、第一导电片(105)与第二导电片(106)之间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包括分切装置(1)与收卷装置(3),所述分切装置(1)上安装有若干分切刀(2),所述收卷装置(3)上安装有滑差轴结构(4)与张紧辊(5),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差轴结构(4)包括轴芯(41)、腔道(42)、旋转接头(43)、供气管(44)、若干固定环(45)、若干活塞(46)与若干滑差环(47),所述腔道(42)开设在轴芯(41)的内部,所述旋转接头(43)安装在轴芯(41)的一端,且旋转接头(43)与腔道(42)相连通,所述供气管(44)与旋转接头(43)相连通,若干所述固定环(45)均固定套设在轴芯(41)上,若干所述活塞(46)分别安装在若干固定环(45)上,若干所述滑差环(47)均活动装配在轴芯(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6)包括安装槽(61)、顶紧键条(62)、控制板(63)、限位板(64)、连接板(65)与弹簧一(66),所述安装槽(61)开设在滑差环(47)的外周面上,所述顶紧键条(62)滑动连接在安装槽(61)内,所述控制板(63)固定在顶紧键条(62)的侧面,且控制板(63)上设置有斜面,所述限位板(64)固定在安装槽(61)的槽壁上,所述连接板(65)固定在控制板(63)的侧面,所述弹簧一(66)的一端与安装槽(61)的槽壁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6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7)包括通口(71)、滑杆(72)、套环(73)与弹簧二(74),所述通口(71)开设在滑差环(47)的一端,且通口(71)与安装槽(61)之间相连通,所述滑杆(72)滑动连接在通口(71)内,所述套环(73)固定套设在滑杆(72)位于安装槽(61)内的一端,所述弹簧二(74)的一端与安装槽(61)的槽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套环(73)相连接,所述滑杆(72)正对活塞(46)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差轴控制分切后各段基材张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8)包括密封筒(81)、两个避让口(82)与两个气封件(83),所述密封筒(81)套设在轴芯(41)与供气管(44)的连接位置,两个所述避让口(82)分别开设在密封筒(81)的两端,两个所述气封件(83)分别设置在两个避让口(82)内,其中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磊葛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诺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