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支撑环和具有支撑环的组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支撑环和具有支撑环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7620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环和具有支撑环的组件,支撑环(2)用于空气弹簧支柱(100),其具有中心纵轴线(Z)并包括壁(4),其中壁(4)径向靠内地具有或形成沿径向(R)突出的内支承几何形状(6)和/或径向靠外地具有或形成沿径向(R)突出的外支承几何形状(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撑环和具有支撑环的组件


技术介绍

1、支撑环在空气弹簧例如陆地车辆的空气弹簧中用于滚动活塞支承在阻尼管上。空气弹簧的波纹套可在滚动活塞上滚动。空气弹簧的多个零件关于安装位置在支撑环区域中汇集,其中这主要在阻尼器的下部上进行。

2、通常,支承盘被焊接在阻尼管上。为了安装空气弹簧,从上面引导支撑环和o形环经过阻尼管。支撑环将o形环保持在与阻尼管相关的规定高度。于是,滚动活塞也从上方通过阻尼管被插入。滚动活塞的下止挡是支承盘。o形环于是相对于环境气密密封阻尼器上的滚动活塞,从而不会有空气从空气弹簧逸出。接着也将保护空气弹簧以免污垢进入的皮碗固定在支承盘上。为此,皮碗被胀开并借助侧凹被夹紧在支承盘后。这样的支撑环需要大的材料厚度,甚至在阻尼管区域是实心的,但这对于值得期待的弹性不利。如果这样的具有大材料厚度的支撑环由塑料制造,则大的材料厚度需要塑料注塑时的长的冷却时间或周期时间,故这种加工过程昂贵。同时,大的塑料壁厚导致在相应区域中的静态分布的凹缩(einfallstellen),这可能不利地影响过程安全的气密密封或可能导致不允许的大加工误差。但如果尽管有大的材料厚度但需要小的加工误差,则需要切削加工或在设计成金属的情况下的切削制造,这造成高的制造成本。

3、迄今的支撑环因此关于结构设计、避免凹缩和可能的加工误差是值得改善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因此是提供一种支撑环和一种组件,其具有改善设计且尤其克服上述问题。

2、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空气弹簧支柱的支撑环,其具有中心纵轴线并包括壁,其中该壁径向靠内地具有或形成径向突出的内支承几何形状和/或径向靠外地具有或形成径向突出的外支承几何形状。

3、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环因此具有支承几何形状,相邻的构件可以贴靠该支承几何形状,其中支撑环的壁在结构上设计成其可以是用于同时多个构件的接口。径向靠内地,例如空气弹簧减振器的阻尼管可以贴靠内支承几何形状。径向靠外地,例如空气弹簧支柱的滚动活塞可以贴靠和/或支承在外支承几何形状上。此外,支撑环上可装有密封圈。将所有功能和接口融合到唯一的支撑环中造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在结构和制造和安装过程方面的高的标准化潜力。最终,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环通过简单的结构措施克服前述问题并且作为空气弹簧支柱的功能集成构件用于材料厚度减小、凹缩减少和弹性增大且同时制造成本的降低。

4、中心纵轴线可以沿轴向居中穿过支撑环。径向与之垂直。

5、根据本专利技术支撑环的一个可想到的设计,它可以由塑料材料、优选是热塑性塑料制造。这样的材料可以低成本加工且允许复杂的几何形状以及简单适配于几何形状要求。

6、根据本专利技术支撑环的一个设计,内支承几何形状可以具有内肋和/或内隆起或由其构成,其中该内肋和/或内隆起可以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可抵靠到空气弹簧支柱的阻尼管上以便径向支承。替代地或附加地,外支承几何形状可以具有外肋和/或外隆起或由其构成,其中该外肋和/或外隆起沿轴向延伸并且可抵靠到空气弹簧支柱的滚动活塞以便径向支撑。

7、肋(内肋和外肋)和/或隆起(内隆起和外隆起)沿轴向延伸且径向延伸,以便形成用于径向抵接的各自径向支承区。就横截面看,内隆起因此在径向上朝向中心纵轴线延伸或沿该方向鼓凸,而外隆起在径向上远离中心纵轴线延伸或沿该方向鼓凸。

8、因为所述肋和/或隆起,可以借助简单的几何形状来形成支承区,其中所述肋和/或隆起的径向延伸可以在构建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来安排,而没有或不必改变支撑环的其它部分。尤其是,支撑环可以通过肋和/或隆起的简单的径向缩短或径向延长而适配于不同的阻尼管直径和/或滚动活塞直径,而没有显著影响、尤其增加壁或壁底环的壁厚/直径和进而塑料注塑时的周期时间。由此,支撑环在结构灵活性和几何形状上的获益直接影响到其经济性。

9、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环还可以因为所述肋和/或隆起被有利地固定。从实践中知道了如下支撑环,其在空气弹簧安装时没有因可由径向靠外的滚动活塞产生的径向力被压到阻尼管是。由此无法保证已知支撑环的牢固就位并且支撑环可以视在阻尼管上的误差位置而径向运动或发出咔咔声。此外,由实心材料构成的已知支撑环的误差只能困难设定,特别是只能困难地设定无凹缩表面,无法调设这种支撑环的弹性。而该肋和/或隆起导致支撑环的小材料厚度,其于是允许有利的弹性且因而用于误差补偿,可利用肋和/或隆起获得由变形引起的误差补偿。肋和/或隆起还允许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地固定在滚动活塞和/或阻尼管上。如果设有径向靠内和径向靠外的肋和/或隆起,则在空气弹簧安装时可以将径向靠外的肋和/或隆起径向朝内压迫到壁或底环上。作用于壁或底环的径向力造成径向靠内的肋和/或隆起可被压到阻尼管上。这显著提高在阻尼器支承盘上的支撑环的稳定性。此外,可以实现预紧并且可明显更好地调设压紧力。

10、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环因为肋和/或隆起而有利地导致更长使用寿命。即,它允许更高的覆盖率而支撑环在安装或使用中未撑开,因此阻止开裂。

11、根据本专利技术支撑环的一个可想到的设计,该肋和/或隆起可以平行于中心纵轴线延伸,以便低成本地实现制造模具并且能简单地脱模该支撑环,例如作为塑料注塑件。即,支撑环于是能以沿中心纵轴线的线性运动而简单脱模。此外,这样的肋和/或隆起用于支撑环的几何形状弹性增大,从而阻尼器与支撑环之间的压配合与加工误差无关。

12、根据本专利技术支撑环的一个可想到的设计,它可以设计成一件式。因此它由唯一一件构成且没有接合的零件,优选是材料统一的。支撑环于是可以例如是塑料注塑件,其可低成本制造。

13、根据本专利技术支撑环的一个可想到的设计,该壁可以具有底环,该肋和/或隆起自底环突出。底环可以是空心柱形或空心截头圆锥体形。优选地,肋和/或隆起和/或凹部只从底环突出。底环可以在周向上被隆起或凹部中断,因为隆起/凹部就横截面看中断底环的圆形轨迹。该肋和/或隆起允许底环在周向上可以具有保持不变的材料厚度。由此它可以设计得薄,这减小材料用量并提高弹性而不必担心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显著损失。故不需要壁或底环的大的材料厚度。可以想到该壁或底环(连同或许有的隆起或凹部)在周向上可以具有不变的材料厚度,由此可以避免薄弱位置。

14、根据本专利技术支撑环的一个可想到的设计,它仅具有唯一的壁或唯一的底环。由此可以节约径向结构空间并实现不太复杂的构件。此外,支承几何形状于是可以分别从唯一的壁或唯一的底环突出,这导致更高的弹性。此设计有利地避免径向重叠的壁或双重壁。

15、根据本专利技术支撑环的一个可想到的设计,可形成至少三个径向靠内的肋和/或隆起和/或三个径向靠外的肋和/或隆起,以保证可靠保持该支撑环。优选地,相应的肋和/或隆起关于中心纵轴线等距布置。

16、根据本专利技术支撑环的一个可想到的设计,径向靠内的肋和/或隆起可以在壁或底环的整个轴向延伸范围内延伸。由此可以形成长的支承区且防止相对于中心纵轴线倾转。

17、根据本专利技术支撑环的一个可想到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气弹簧支柱(100)的支撑环(2),所述支撑环(2)具有中心纵轴线(Z)并包括壁(4),其特征是,所述壁(4)径向靠内地具有或形成沿径向(R)突出的内支承几何形状(6)和/或径向靠外地具有或形成沿径向(R)突出的外支承几何形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所述内支承几何形状(6)具有内肋(6a)和/或内隆起(6b)或者所述内支承几何形状(6)由所述内肋(6a)和/或所述内隆起(6b)构成,所述内肋(6a)和所述内隆起(6b)在轴向(A)上延伸并且能被抵靠到所述空气弹簧支柱(100)的阻尼管(102)上,以便径向支承,和/或所述外支承几何形状(18)具有外肋(18a)和/或外隆起或者所述外支承几何形状(18)由所述外肋(18a)和/或所述外隆起构成,所述外肋(18a)和所述外隆起在轴向(A)上延伸且能抵靠到所述空气弹簧支柱(100)的滚动活塞(106)上,以便径向支承。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环(2)具有锁定结构,优选具有齿结构(8),所述锁定结构连续地或在局部在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线(Z)的周向(U)上布置、在轴向(A)和/或径向(R)上突出并能形成与滚动活塞(106)的啮合。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环(2)具有沿径向(R)延伸的容纳凸缘(10)和用于至少一个密封圈(12)的支承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所述容纳凸缘(10)具有沿轴向(A)突出的分隔装置(22),所述分隔装置(22)将径向靠外的密封圈容槽(26a)与径向靠内的密封圈容槽(26b)分隔开。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环(2)具有支承凸缘(14),所述支承凸缘(14)沿径向(R)延伸并且所述支承凸缘(14)的径向边缘(16)能被所述空气弹簧支柱(100)的皮碗(104)包围。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环(2)在外周侧具有沿轴向(A)延伸的凹部(2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所述凹部(20)在至少一个其凹部轴向端处敞开,优选完全敞开和/或在轴向(A)上被设计成无侧凹。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在轴向(A)上在一方面是所述内隆起(6b)和/或所述外肋(18a)和/或所述凹部(20)与另一方面是壁轴向端(28)之间形成距离(L)。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相应的所述内肋(6a)或所述内隆起(6b)沿径向(R)与对应的外肋(18a)对齐,或者相应的所述内肋(6a)或所述内隆起(6b)相对于对应的外肋(18a)在周向(U)上等距错开。

11.一种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环(2),至少一个密封圈(12)和具有阻尼管(104)的空气弹簧支柱(100),其中,所述支撑环(2)借助所述支承几何形状(6)贴靠在所述阻尼管(104)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气弹簧支柱(100)的支撑环(2),所述支撑环(2)具有中心纵轴线(z)并包括壁(4),其特征是,所述壁(4)径向靠内地具有或形成沿径向(r)突出的内支承几何形状(6)和/或径向靠外地具有或形成沿径向(r)突出的外支承几何形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所述内支承几何形状(6)具有内肋(6a)和/或内隆起(6b)或者所述内支承几何形状(6)由所述内肋(6a)和/或所述内隆起(6b)构成,所述内肋(6a)和所述内隆起(6b)在轴向(a)上延伸并且能被抵靠到所述空气弹簧支柱(100)的阻尼管(102)上,以便径向支承,和/或所述外支承几何形状(18)具有外肋(18a)和/或外隆起或者所述外支承几何形状(18)由所述外肋(18a)和/或所述外隆起构成,所述外肋(18a)和所述外隆起在轴向(a)上延伸且能抵靠到所述空气弹簧支柱(100)的滚动活塞(106)上,以便径向支承。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环(2)具有锁定结构,优选具有齿结构(8),所述锁定结构连续地或在局部在围绕所述中心纵轴线(z)的周向(u)上布置、在轴向(a)和/或径向(r)上突出并能形成与滚动活塞(106)的啮合。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环(2)具有沿径向(r)延伸的容纳凸缘(10)和用于至少一个密封圈(12)的支承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环(2),其特征是,所述容纳凸缘(10)具有沿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O·马克M·莫里森
申请(专利权)人:威巴克欧洲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