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点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39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29
本技术涉及一种底点调节装置,其被中心纵轴线(Z)穿过并包括分别具有在中心纵轴线(Z)的方向上的第一部分贯穿部(27)和第二部分贯穿部(37)的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在液体体积(60)的径向外侧从第一部分(20)延伸到第二部分(30)的径向靠外的膜片折叠气囊(40)和在液体体积(60)的径向内侧从第一部分(20)延伸到第二部分(30)的径向靠内的膜片折叠气囊(50),其中该径向靠内的膜片折叠气囊(50)形成该液体体积(60)的径向靠内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底点调节装置(fuβpunktverstelleinrichtung)。


技术介绍

1、从实践中知道底点调节装置,其具有中心贯穿部。底点调节装置可通过机械、液压或气压的方式被调节。在具有中心贯穿部和液压或气压填充致动器压力腔的液压式或气动式底点调节装置的情况下,其中一项挑战是承受压力的致动器压力腔相对于中心贯穿部的径向内侧密封以免压力损失。

2、为此,从实践中知道了气动式底点调节装置的相对于致动器压力腔径向靠内设置的膜片折叠气囊(rollbalg)。膜片折叠气囊可以因其几何形状而不会贴靠轮廓且必须在压力下也保持形状稳固。如果其褶皱应该在过高压力下变形,则膜片折叠气囊不会如限定的那样收折。因此该解决方案只能被用于低的空气压力。

3、作为膜片折叠气囊的替代方式,从关于径向靠内密封的实践中也知道了滑动密封或o形环,尤其在液压致动器概念中。该密封通常也因为结构空间限制而被采用。但是,滑动密封是复杂的制造成本高昂并且易磨损并在使用寿命范围内不具有令人满意的密封性。出现在密封中的摩擦还增大调节时的功率需求并加剧磨损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点调节装置(10),所述底点调节装置(10)被中心纵轴线(Z)穿过并包括分别具有在所述中心纵轴线(Z)的方向上的第一部分贯穿部(27)和第二部分贯穿部(37)的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在液体体积(60)的径向外侧从所述第一部分(20)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30)的径向靠外的膜片折叠气囊(40)和在所述液体体积(60)的径向内侧从所述第一部分(20)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30)的径向靠内的膜片折叠气囊(50),其特征是,所述径向靠内的膜片折叠气囊(50)形成所述液体体积(60)的径向靠内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点调节装置(10),其特征是,所述底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点调节装置(10),所述底点调节装置(10)被中心纵轴线(z)穿过并包括分别具有在所述中心纵轴线(z)的方向上的第一部分贯穿部(27)和第二部分贯穿部(37)的第一部分(20)和第二部分(30)、在液体体积(60)的径向外侧从所述第一部分(20)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30)的径向靠外的膜片折叠气囊(40)和在所述液体体积(60)的径向内侧从所述第一部分(20)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30)的径向靠内的膜片折叠气囊(50),其特征是,所述径向靠内的膜片折叠气囊(50)形成所述液体体积(60)的径向靠内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点调节装置(10),其特征是,所述底点调节装置(10)包括第一内壁(24)和第二内壁(84),所述第一内壁(24)和所述第二内壁(84)被布置在所述径向靠内的膜片折叠气囊(50)的径向内侧,其中,所述径向靠内的膜片折叠气囊(50)被设计和/或布置成在所述第一内壁(24)和所述第二内壁(84)处滚动和/或贴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点调节装置(10),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内壁(24)由所述第一部分(20)和所述第二部分(30)中的一者构成和/或所述第二内壁(84)由阻尼器(80)的阻尼管(82)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点调节装置(10),其特征是,设有至少一个轴向导向环(70),所述至少一个轴向导向环(7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0)和所述第二部分(30)中的一者活动引导和/或支承所述第一部分(20)和所述第二部分(30)中的另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点调节装置(10),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阿尔蒂诺鲁克D·布灵
申请(专利权)人:威巴克欧洲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