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以及使用了该马达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753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具备了多个磁极的定子的周围配置有能够自由旋转的转子。在转子的转子支架的内周面具备磁铁,该磁铁与定子相对的方向被交替磁化为异极,并且在与基板相对的方向上被交替磁化为异极。在定子的磁极的外周端设有相对于磁极基部向基板侧延伸的第1延长部和相对于磁极基部向基板的相反侧延伸的第2延长部。基板与转子相对的面上设有FG图案。转子支架的基板侧端和基板之间的距离A、第1延长部的基板侧端和基板之间的距离B、第1延长部的基板侧端和磁铁之间的距离G满足B≤A≤B+G的关系。由此,在确保高驱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在FG信号中叠加的噪声,提高了旋转速度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和使用了该马达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子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中,设在主体外壳内的送纸辊(被驱动体)通过减速 机构与马达的驱动轴连结,通过驱动该马达而使其转动,从而将纸送至规定部分。作为上述马达,一般使用无刷DC马达,所述无刷DC马达具备定子和转子,所述定 子在其外周隔开第一规定间隔地配置多个磁极,所述转子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该定子的周 围,在该转子的内周面设置有每隔开第二规定间隔被磁化(主磁化main magnetization) 为异极的磁铁。在这样的马达中,通常为了使转子的磁铁尽可能地接近用于对转子的旋转进行磁 检测的磁检测元件,将与马达驱动轴平行的方向上的磁铁的尺寸设定为比定子的磁极基部 的同方向上的尺寸大。在该情况下,在定子的磁极的外周端,在其磁极基部的两侧多形成有 在大致平行于磁铁的方向上延伸的被称为端板(end plate)的延长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 平9-2850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244004号公报)。由此,由于转子的磁铁和定子的磁极 的相对面积变大,能够提高马达的驱动力以及驱动效率。此外,在经由减速机构对激光打印机的送纸辊进行驱动等的情况下,需要对无刷 DC马达的旋转进行精密地控制。因此,需要通过某种程度的分辨能力(resolution)来检测 无刷DC马达的旋转速度。作为适合这样的用途的速度检测方法,一般使用以下说明的re方式。即,在转子 的磁铁上,与用于产生转矩的磁化(主磁化)不同地,在磁铁的与基板相对的面上,在与基 板相对的方向上实施多极磁化(TO磁化fGmagnetization),在基板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 串联连接了与re磁化的磁化极数同数量的线素的re图案(re pattern) 0若转子旋转,则 通过由re磁化引起的磁通而在该线素上产生感应电压,通过该re图案能够获得与马达的 转速成比例的频率的速度检测信号(re信号)。在这样的re方式中,为了不容易受到由主磁化引起的磁通的影响,还有这样的方 法用主图案和消除图案来构成re图案,通过串联连接主图案和消除图案,消除由主磁化 引起的磁通的影响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6-25537号公报)。然而,若在定子的磁极的外周端设置在大致平行于磁铁的方向上延伸的延长部, 则有可能使在上述re方式中消除由主磁化引起的磁通的影响变得困难。理由如下所述。由于设置在磁极的外周端的延长部具有聚磁效应,主磁化所产生的磁通大部分被 引入延长部。然而,由于延长部的磁饱和,流入延长部的磁通的一部分从延长部的周围漏出 而成为漏磁通。该漏磁通对re图案中定子附近的部分(即,半径方向上re图案的内周侧 的部分)产生较强的影响。因此,在半径方向上,在re图案中的定子附近的部分和远离定 子的部分,由主磁化引起的漏磁通的影响变得不同,不能够充分地消除由主磁化引起的磁 通的影响。其结果,在re信号中叠加了噪声,旋转速度检测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在定子的磁 极的外周端设有延长部,能够在确保高驱动效率的同时,降低re信号中叠加的噪声,提高 旋转速度检测精度。本专利技术的马达具备定子和转子,该定子被搭载在基板上,在外周上隔开第一规定 间隔配置有多个磁极,该转子能够自由旋转地配置在上述定子的周围。上述转子具备转子 支架(rotor frame)和设置在上述转子支架的内周面的磁铁。上述磁铁在与上述定子相对 的方向上每隔开第二规定间隔被磁化为异极,并且,在与上述基板相对的方向上每隔开第 三规定间隔被磁化为异极。上述定子的上述多个磁极的各磁极的外周端设有相对于磁极基 部向上述基板侧延伸的第1延长部,以及相对于上述磁极基部向上述基板的相反侧延伸的 第2延长部。在上述基板的与上述转子相对的面上,在与上述磁铁大致相对的位置设有包 括主图案和消除图案的re图案。在将上述转子支架的上述基板侧端和上述基板之间的距 离设为A、将上述第1延长部的上述基板侧端和上述基板之间的距离设为B、将上述第1延 长部的上述基板侧端和上述磁铁之间的距离设为G时,满足B彡A ^ B+G的关系。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具备主体外壳、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内的被驱动体、与上述被 驱动体连结的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马达是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马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中设置的re图案的俯视图。图4是简略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中的、re图案的附近的磁通的流 动的剖视图。图5是简略地表示以往的马达中的、re图案的附近的磁通的流动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概略构成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马达在定子的磁极的外周端具有第1以及第2延长部,因此能够提高对 由主磁化引起的磁通的聚磁效应,能够实现高驱动效率。而且,由于满足B≤A ≤ B+G的关系,因此能够使流入第1延长部的由主磁化引起 的磁通的漏磁通给re图案的内周侧的部分和外周侧的部分带来的影响大致均勻化。由此, 能够在主图案和消除图案之间消除该漏磁通的影响。因此,在re信号中叠加的噪声被减 少,能够提高使用了 FG图案的旋转速度检测精度。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一边通过设置第1以及第2延长部来维持高效率地驱动,一边利用re信号提高旋转速度检测精度的马达。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使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马达来驱动被驱动体,因此能够高效率且高 精度地驱动被驱动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马达中,上述第1延长部可以以上述第1延长部越接近上述基板 侧端则与上述磁铁之间的距离越大的方式倾斜。或者,构成上述第1延长部的板状体的层 数可以比构成上述第2延长部的板状体的层数少。或者,上述第1延长部包括多个板状体, 上述多个板状体中最接近上述磁铁的板状体距离上述磁极基部的高度可以比其他的板状 体距离上述磁极基部的高度低。或者,上述第1延长部距离上述磁极基部的高度可以比上 述第2延长部距离上述磁极基部的高度低。由此,在re图案中距离第ι延长部近的部分和 远的部分,能够使由主磁化引起的磁通从第1延长部漏出的漏磁通的影响更加均勻。其结 果,在re信号中叠加的噪声进一步被减少,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了 re图案的旋转速度检测 精度。在上述内容中,优选上述磁铁的上述基板侧的端部比上述第1延长部的上述基板 侧端更向上述基板侧突出。由此,能够校正因第1延长部和第2延长部非对称而产生的磁 中心的偏离,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精度的恶化、噪音和/或振动的发生。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显然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以下的实施方 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12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马达12的剖 视图相对于驱动轴18大致对称,因此在图1中仅对驱动轴18的一侧进行图示。图2是构 成该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12的定子13的立体图。图3是在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具备定子和转子,该定子被搭载在基板上,在该定子的外周上隔开第一规定间隔配置有多个磁极,该转子能够自由旋转地配置在上述定子的周围,该马达的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具备转子支架和设置在上述转子支架的内周面的磁铁,上述磁铁在与上述定子相对的方向上每隔第二规定间隔被磁化为异极,并且,在与上述基板相对的方向上每隔第三规定间隔被磁化为异极,在上述定子的上述多个磁极的各磁极的外周端设有相对于磁极基部向上述基板侧延伸的第1延长部,以及相对于上述磁极基部向上述基板的相反侧延伸的第2延长部,在上述基板的与上述转子相对的面上,在与上述磁铁大致相对的位置设有包括主图案和消除图案的FG图案,在将上述转子支架的上述基板侧端和上述基板之间的距离设为A、将上述第1延长部的上述基板侧端和上述基板之间的距离设为B、将上述第1延长部的上述基板侧端和上述磁铁之间的距离设为G时,满足B≤A≤B+G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川祐一川崎宏昭杉浦贤治植田浩司浅井弘纪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