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76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5
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涉及运梁车车桥技术领域,包括承载座结构、回转支承结构、轮支架结构、车桥轮轴结构、包胶轮;回转支承结构设在承载座结构上端,回转支承结构外侧与伺服电机二带动的齿轮外侧啮合;轮支架结构位于车桥轮轴结构和承载座结构之间;车桥轮轴结构差速器齿轮箱内部的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前端主动齿轮主轴穿出差速器齿轮箱壳体后经主减速器与伺服电机一主轴相连,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左右两边半轴齿轮分别与左半轴主轴、右半轴主轴一端相连,左半轴主轴和右半轴主轴两者另一端经减速器与包胶轮相连。这样设置好处在于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一和伺服电机二达到对驱动转向轮转向角度和前进速度、距离进行精确控制,进而方便行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载重运梁车车桥,具体是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


技术介绍

1、传统载重桥梁动梁车采用柴油发动机主轴扭力输出作为驱动转向轮前进动力,同时,运梁车本身柴油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本身自有的发电机提供的电力作为驱动转向轮本身电机带动的液力助力转向装置动力,以协助驱动转向轮转向动力;另一方面,受制于运梁车驱动转向轮、从动轮本身高度,运梁车车身底盘与地面间距固定,这对于运梁车车身经过一些崎岖不平的地面时会很不利。

2、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大型桥梁运梁车载重量大,车身体积较大,车身也比较长,尤其在城镇道路行驶,在一些转向拐弯处,需要对载重车本身驱动转向轮的动力输出实现精确控制,以帮助运梁车在弯道较多复杂道路路线行驶中能灵活的行驶,因此实现驱动转向轮本身各项动力输出必须实现精确控制;问题在于现实中,无论作为运梁车转向驱动轮前进动力的柴油发动机主轴扭力输出,还是运梁车转向驱动轮本身电机带动液力转向装置电力的供给,均无法实现精确控制。

3、因此,亟需一种新型驱动转向轮,其能够精确控制本身转向角度以及前进的速度,并且该驱动转向轮还要具有调整车身底盘与地面间距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它包括承载座结构、回转支承结构、轮支架结构、车桥轮轴结构、包胶轮;回转支承结构设在承载座结构上端端面上,且回转支承结构外侧与承载座结构本身一侧上方的齿轮侧面啮合,齿轮主轴与承载座结构下方伺服电机二主轴相连;其中,轮支架结构是沿上下方向设置在车桥轮轴结构和承载座结构之间并设有液力调整高度装置的支架结构;车桥轮轴结构包括差速器齿轮箱,差速器齿轮箱内设有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本身前端主动齿轮主轴穿出差速器齿轮箱壳体后经主减速器ⅱ与伺服电机一主轴相连,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本身左边半轴齿轮与左半轴主轴一端相连,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本身右边半轴齿轮与右半轴主轴一端相连,左半轴主轴和右半轴主轴两者另一端均与减速器ⅲ一端固定连接,减速器ⅲ另一端动力输出端套装有包胶轮。

4、所述承载座结构包含水平设置的承载座及承载座左边上端设有的齿轮,齿轮主轴沿上下方向穿过承载座板体,经减速器ⅰ与伺服电机二主轴上端固定连接;回转支承结构包括具有相对转动设置的内座圈和外座圈且内座圈外侧与外座圈内侧为滑动连接结构,内座圈下端固定设置承载座上端表面,外座圈外侧与承载座结构中承载座左边上端齿轮外侧啮合,外座圈上端与运梁车车体下方固定连接。

5、所述轮支架结构本身液力调整高度装置包括油缸一、油缸二、油缸一、油缸二位于伺服电机二和车桥轮轴结构差速器齿轮箱之间;油缸一上端挂耳与支撑架一、支撑架二后端下方挂耳通过螺栓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油缸二上端挂耳与支撑架三、支撑架四后端下方挂耳通过螺栓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油缸一、油缸二两者下端伸出的活塞杆,活塞杆下端通过螺栓结构与差速器齿轮箱后端下方设有的挂耳固定连接;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支撑架三、支撑架四四者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支撑架三、支撑架四四者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与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设有的挂耳通过连杆相连,连杆本身两端通过螺杆结构与挂耳实现可转动连接;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支撑架三、支撑架四者上端均与承载座结构本身承载座下端端面固定连接。

6、所述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右两边均各设有两个挂耳且左右两边挂耳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四个挂耳侧边上均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两个贯穿孔,四个挂耳后端与设置在差速器齿轮箱上端中部稳固支架前端固定连接;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边两个挂耳中靠左边挂耳与支撑架一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沿上下方向位置对应,两个挂耳中靠右边挂耳与支撑架二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沿上下方向位置对应;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右边两个挂耳中靠左边挂耳与支撑架三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沿上下方向位置对应,两个挂耳中靠右边挂耳与支撑架四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沿上下方向位置对应。

7、所述支撑架一、支撑架二两者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挂耳侧面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贯穿孔,在支撑架一、支撑架二两者前端下方各自设有的挂耳之间与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边设有的两个挂耳之间位置上,沿上下方并排设有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一、连杆二两者两端侧边均设有贯穿孔;螺栓一、螺栓二沿左右方向经过支撑杆一前端下方挂耳侧面两个贯穿孔和连杆一、连杆二两者上端侧面贯穿孔后,穿过支撑杆二前端下方挂耳侧面两个贯穿孔并通过螺母固定;螺栓三、螺栓四沿左右方向经过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边两个挂耳中靠左边挂耳上两个贯穿孔和连杆一、连杆二两者下端侧面贯穿孔后,穿过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边两个挂耳中靠右边挂耳上两个贯穿孔并通过螺母固定。

8、所述支撑架三、支撑架四两者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挂耳侧面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贯穿孔,在支撑架三、支撑架四两者前端下方各自设有的挂耳之间与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右边设有的两个挂耳之间位置上,沿上下方并排设有连杆三、连杆四,连杆三、连杆四两者两端侧边均设有贯穿孔;螺栓五、螺栓六沿左右方向经过支撑杆三前端下方挂耳侧面两个贯穿孔和连杆三、连杆四两者上端侧面贯穿孔后,穿过支撑杆四前端下方挂耳侧面两个贯穿孔并通过螺母固定;螺栓七、螺栓八沿左右方向经过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右边两个挂耳中靠左边挂耳上两个贯穿孔和连杆三、连杆四两者下端侧面贯穿孔后,穿过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边两个挂耳中靠右边挂耳上两个贯穿孔并通过螺母固定。

9、所述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四个挂耳后端与设置在差速器齿轮箱上端中部稳固支架前端固定连接,稳固支架上端端面右侧中部沿前后方向设置两个耳座,耳座侧面设有贯穿孔;两个支撑块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支撑架三、支撑架四之间中部位置,支撑块左右两端端面分别与支撑架三左侧、支撑架四右侧中部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块下端设有耳座,耳座侧面设有贯穿孔,且在两个支撑块下端设有的两个耳座之间与稳固支架上端端面右侧中部的两个耳座之间位置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本身两端通过螺杆结构与两个支撑块下端设有的两个耳座、稳固支架上端端面右侧中部的两个耳座实现可转动连接。

10、 所述油缸一、油缸二两者缸体侧面上下两边均设有油嘴,每个油嘴均与一根油管一端相连,油管另一端与车身内液压控制系统相连;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二均通过线路与车身内伺服控制系统相连; 车身内液压控制系统和伺服控制系统两者均通过线路与运梁车驾驶室内综合控制终端相连。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一和伺服电机二从而达到对驱动转向轮转向角度和前进速度、距离进行精确控制,进而方便运梁车在狭窄道路转弯行进,而具有液力调整高度装置的轮支架结构驱动转向轮配合同样具有液力调整高度装置的从动轮可以方便对运梁车车身高度进行调整,这样也方便运梁车在崎岖不平道路上行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它包括承载座结构、回转支承结构、轮支架结构、车桥轮轴结构、包胶轮;其特征在于:回转支承结构设在承载座结构上端端面上,且回转支承结构外侧与承载座结构本身一侧上方的齿轮侧面啮合,齿轮主轴穿过承载座结构与承载座结构下方伺服电机二主轴相连;轮支架结构沿上下方向设置在车桥轮轴结构和承载座结构之间并且为结构内部设有液力调整高度装置的支架结构;车桥轮轴结构包括差速器齿轮箱,差速器齿轮箱内设有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本身前端主动齿轮主轴穿出差速器齿轮箱壳体后经主减速器Ⅱ与伺服电机一主轴相连,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本身左边半轴齿轮与左半轴主轴一端相连,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本身右边半轴齿轮与右半轴主轴一端相连,左半轴主轴和右半轴主轴两者另一端均与减速器Ⅲ一端固定连接,减速器Ⅲ另一端动力输出端套装有包胶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其特征在于:承载座结构包含水平设置的承载座及承载座左边上端设有的齿轮,齿轮主轴沿上下方向穿过承载座板体,经减速器Ⅰ与伺服电机二主轴上端固定连接;回转支承结构包括具有相对转动设置的内座圈和外座圈且内座圈外侧与外座圈内侧为滑动连接结构,内座圈下端固定设置承载座上端表面,外座圈外侧与承载座结构中承载座左边上端齿轮外侧啮合,外座圈上端与运梁车车体下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其特征在于:轮支架结构本身液力调整高度装置包括油缸一、油缸二、油缸一、油缸二位于伺服电机二和车桥轮轴结构差速器齿轮箱之间;油缸一上端挂耳与支撑架一、支撑架二后端下方挂耳通过螺栓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油缸二上端挂耳与支撑架三、支撑架四后端下方挂耳通过螺栓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油缸一、油缸二两者下端伸出的活塞杆,活塞杆下端通过螺栓结构与差速器齿轮箱后端下方设有的挂耳固定连接;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支撑架三、支撑架四四者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支撑架三、支撑架四四者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与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设有的挂耳通过连杆相连,连杆本身两端通过螺杆结构与挂耳实现可转动连接;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支撑架三、支撑架四者上端均与承载座结构本身承载座下端端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其特征在于: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右两边均各设有两个挂耳且左右两边挂耳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四个挂耳侧边上均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两个贯穿孔,四个挂耳后端与设置在差速器齿轮箱上端中部稳固支架前端固定连接;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边两个挂耳中靠左边挂耳与支撑架一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沿上下方向位置对应,两个挂耳中靠右边挂耳与支撑架二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沿上下方向位置对应;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右边两个挂耳中靠左边挂耳与支撑架三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沿上下方向位置对应,两个挂耳中靠右边挂耳与支撑架四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沿上下方向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一、支撑架二两者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挂耳侧面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贯穿孔,在支撑架一、支撑架二两者前端下方各自设有的挂耳之间位置与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边设有的两个挂耳之间位置上,沿上下方并排设有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一、连杆二两者两端侧边均设有贯穿孔;螺栓一、螺栓二沿左右方向经过支撑杆一前端下方挂耳侧面两个贯穿孔和连杆一、连杆二两者上端侧面贯穿孔后,穿过支撑杆二前端下方挂耳侧面两个贯穿孔并通过螺母固定;螺栓三、螺栓四沿左右方向经过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边两个挂耳中靠左边挂耳上两个贯穿孔和连杆一、连杆二两者下端侧面贯穿孔后,穿过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边两个挂耳中靠右边挂耳上两个贯穿孔并通过螺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三、支撑架四两者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挂耳侧面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贯穿孔,在支撑架三、支撑架四两者前端下方各自设有的挂耳之间与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右边设有的两个挂耳之间位置上,沿上下方并排设有连杆三、连杆四,连杆三、连杆四两者两端侧边均设有贯穿孔;螺栓五、螺栓六沿左右方向经过支撑杆三前端下方挂耳侧面两个贯穿孔和连杆三、连杆四两者上端侧面贯穿孔后,穿过支撑杆四前端下方挂耳侧面两个贯穿孔并通过螺母固定;螺栓七、螺栓八沿左右方向经过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右边两个挂耳中靠左边挂耳上两个贯穿孔和连杆三、连杆四两者下端侧面贯穿孔后,穿过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边两个挂耳中靠右边挂耳上两个贯穿孔并通过螺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其特征在于: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四个挂耳后端与设置在差速器齿轮箱上端中部稳固支架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它包括承载座结构、回转支承结构、轮支架结构、车桥轮轴结构、包胶轮;其特征在于:回转支承结构设在承载座结构上端端面上,且回转支承结构外侧与承载座结构本身一侧上方的齿轮侧面啮合,齿轮主轴穿过承载座结构与承载座结构下方伺服电机二主轴相连;轮支架结构沿上下方向设置在车桥轮轴结构和承载座结构之间并且为结构内部设有液力调整高度装置的支架结构;车桥轮轴结构包括差速器齿轮箱,差速器齿轮箱内设有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本身前端主动齿轮主轴穿出差速器齿轮箱壳体后经主减速器ⅱ与伺服电机一主轴相连,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本身左边半轴齿轮与左半轴主轴一端相连,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本身右边半轴齿轮与右半轴主轴一端相连,左半轴主轴和右半轴主轴两者另一端均与减速器ⅲ一端固定连接,减速器ⅲ另一端动力输出端套装有包胶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其特征在于:承载座结构包含水平设置的承载座及承载座左边上端设有的齿轮,齿轮主轴沿上下方向穿过承载座板体,经减速器ⅰ与伺服电机二主轴上端固定连接;回转支承结构包括具有相对转动设置的内座圈和外座圈且内座圈外侧与外座圈内侧为滑动连接结构,内座圈下端固定设置承载座上端表面,外座圈外侧与承载座结构中承载座左边上端齿轮外侧啮合,外座圈上端与运梁车车体下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其特征在于:轮支架结构本身液力调整高度装置包括油缸一、油缸二、油缸一、油缸二位于伺服电机二和车桥轮轴结构差速器齿轮箱之间;油缸一上端挂耳与支撑架一、支撑架二后端下方挂耳通过螺栓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油缸二上端挂耳与支撑架三、支撑架四后端下方挂耳通过螺栓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油缸一、油缸二两者下端伸出的活塞杆,活塞杆下端通过螺栓结构与差速器齿轮箱后端下方设有的挂耳固定连接;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支撑架三、支撑架四四者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支撑架三、支撑架四四者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与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设有的挂耳通过连杆相连,连杆本身两端通过螺杆结构与挂耳实现可转动连接;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支撑架三、支撑架四者上端均与承载座结构本身承载座下端端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运梁车用电动驱动转向轮,其特征在于: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右两边均各设有两个挂耳且左右两边挂耳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四个挂耳侧边上均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两个贯穿孔,四个挂耳后端与设置在差速器齿轮箱上端中部稳固支架前端固定连接;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左边两个挂耳中靠左边挂耳与支撑架一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沿上下方向位置对应,两个挂耳中靠右边挂耳与支撑架二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沿上下方向位置对应;差速器齿轮箱上端前方右边两个挂耳中靠左边挂耳与支撑架三前端下方设有的挂耳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长合高万合赵连荣孙树秋吴同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龙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