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常回油结构的共轨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33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常回油结构的共轨管总成,属于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共轨管,共轨管内为蓄压腔,所述共轨管上设有与蓄压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共轨管的一端安装有轨压传感器,所述共轨管的另一端设有与发动机低压回油管路连接的回油部件,根据发动机空间限制,回油部件也可能布置在共轨管管体上,所述回油部件内设有与蓄压腔连通的回油通道。本技术可以调节轨压波动,又不会影响系统性能,解决发动机工作爆震问题,提升驾驶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常回油结构的共轨管总成


技术介绍

1、共轨管总成是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中重要部件,共轨管的任务是存储高压燃油,高压泵的供油和喷油所产生的压力波动由共轨管的容积进行缓冲。在输出较大燃油量时,所有气缸共用的共轨压力也应保持恒定,从而确保喷油器打开时喷油压力不变。

2、传统共轨管总成由共轨管、轨压传感器与堵头(或高压限制阀部件)组成,当匹配无泄漏中孔蓄压喷油器时,发动机工作会产生爆震问题,影响驾驶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调节轨压冲高,解决发动机工作爆震问题,提升驾驶感受的具有常回油结构的共轨管总成。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具有常回油结构的共轨管总成,包括共轨管,共轨管内为蓄压腔,所述共轨管上设有与蓄压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共轨管的一端安装有轨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轨管的另一端或者侧壁上设有与发动机低压回油管路连接的回油部件,所述回油部件内设有与蓄压腔连通的回油通道。

4、优选的,所述回油通道由、泄油孔、减压通道以及低压密封孔构成,所述泄油孔的内径小于减压通道的内径,低压密封孔出口的内径大于减压通道的内径。

5、优选的,所述泄油孔的内径为0.05~0.1mm。

6、优选的,所述低压密封孔为变径结构。

7、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消传统共轨管一端的堵头,将其更换为回油部件。卸油孔与共轨管蓄压腔贯通,具备常回油功能。由于卸油孔直径较小,利用小孔节流原理,流经的燃油压力高,经过减压通道泄压后可以有效的保护低压密封孔零件不被击穿,防止产生泄漏;进而可以调节轨压波动,又不会影响系统性能,解决发动机工作爆震问题,提升驾驶感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常回油结构的共轨管总成,包括共轨管,共轨管内为蓄压腔,所述共轨管上设有与蓄压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共轨管的一端安装有轨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轨管的另一端或者侧壁上设有与发动机低压回油管路连接的回油部件,所述回油部件内设有与蓄压腔连通的回油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常回油结构的共轨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的内径为0.05~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常回油结构的共轨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密封孔为变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常回油结构的共轨管总成,包括共轨管,共轨管内为蓄压腔,所述共轨管上设有与蓄压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共轨管的一端安装有轨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轨管的另一端或者侧壁上设有与发动机低压回油管路连接的回油部件,所述回油部件内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振东王伟胡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