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系装配结构及电驱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14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1
本技术属于电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系装配结构及电驱动总成,包括轴承一、支撑部、电机轴和输入轴,所述轴承一具有两个,两个轴承一均设置在电驱动总成壳体内;所述电机轴与输入轴均位于电驱动总成壳体内,且电机轴的一端与输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轴背离输入轴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轴承一内,所述输入轴穿设在支撑部内,且输入轴背离电机轴的一端连接在另一个轴承一内,输入轴上设置有用于与中间轴大齿轮啮合的齿轮一,所述支撑部的侧面开设有供齿轮一露出的开口;本技术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电驱系统的扭重比,及缩减电驱动总成在该区域的轴向尺寸,从而更好地满足电驱动总成轻量化、小型化及高可靠性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驱动,具体涉及一种轴系装配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技术介绍

1、目前电驱动总成中,电机轴和减速器的输入轴之间一般是分体式设计,在装配时两者通过花键联接以传递扭矩,为了保障其支撑及传递扭矩的可靠性,一般采用三轴承一或结构进行支撑,即在输入轴的一端及电机轴的一端均设置轴承一进行支撑,并在输入轴与电机轴的连接处也设置轴承一进行支撑。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的轻量化、小型化及高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上述三轴承一支撑的方案,虽然能够保障其可靠性,但需要预留三个轴承一安装位,在电机轴及输入轴上齿轮区域的轴向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受三个轴承一安装位的限制,整体轴向尺寸难以进一步缩减,难以满足轻量化及小型化的要求,若直接取消掉三个轴承一中位于中间的轴承一,虽然能减小整体的轴向尺寸,但其支撑及传动的可靠性则会下降,也难以满足电驱动总成低可靠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扭矩传递可靠性高、轴向尺寸小、满足电驱动总成轻量化、小型化及高可靠性设计的轴系装配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2、本技术的内容提供一种轴系装配结构,包括轴承一、支撑部、电机轴和输入轴,所述轴承一具有两个,两个轴承一均设置在电驱动总成壳体内;所述支撑部设置在电驱动总成壳体内,且支撑部上开设有供输入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机轴与输入轴均位于电驱动总成壳体内,且电机轴的一端与输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轴背离输入轴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轴承一内,所述输入轴穿设在支撑部的通孔内并可在该通孔内转动,且输入轴背离电机轴的一端连接在另一个轴承一内,输入轴上设置有用于与中间轴大齿轮啮合的齿轮一,所述支撑部的侧面开设有供齿轮一露出的开口,开口的宽度小于通孔的直径。

3、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与输入轴一体设置。

4、更进一步地,所述电驱动总成壳体包括电机外壳和减速器外壳,所述电机外壳一端向外延伸设置,形成所述支撑部,两个轴承一中,用于连接电机轴背离输入轴一端的轴承一设置在电机外壳上,用于连接输入轴背离电机轴一端的轴承一设置在所述支撑部背离电机外壳的一端,所述减速器外壳设置在电机外壳具有支撑部的一端。

5、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与电机外壳的过渡区域设置有加强筋一。

6、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一绕支撑部与电机外壳的过渡区域周向设置有两个以上。

7、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一设置在支撑部与电机外壳过渡区域的外侧,支撑部与电机外壳过渡区域的内侧设置有油封。

8、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远离电机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轴承座,用于连接输入轴背离电机轴一端的轴承一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与支撑部的过渡区域设置有加强筋二。

9、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二绕轴承座与支撑部的过渡区域周向设置有两个以上。

10、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中间轴、中间轴大齿轮和两个轴承二,两个轴承二设置在电机外壳和减速器外壳之间,中间轴的两端对应设置在两个轴承二上,中间轴上设置有用于与差速器上主减齿轮啮合的齿轮二,所述中间轴大齿轮套设在中间轴上,并位于中间轴朝向电机外壳的一端与所述齿轮二之间,所述齿轮一通过开口与中间轴大轮啮合。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驱动总成,该电驱动总成设置有如上述的轴系装配结构。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部能在保障齿轮一能与中间轴大齿轮正常啮合的情况下,利用齿轮一外侧对支撑部轴身进行滚动支撑,再配合两个轴承一进行端部支撑,即可保障电机轴和输入轴的支撑可靠性,因此能够省去中间位置的轴承结构,输入轴连接电机轴的一端上可以无需预留轴承安装位,进而能够缩小轴系的轴向尺寸,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电驱系统的扭重比,及缩减电驱动总成在该区域的轴向尺寸,从而更好地满足电驱动总成轻量化、小型化及高可靠性的设计要求。与普通直接通过两个轴承一进行支撑的方式相比,本技术能够对齿轮一区域进行可靠有效的支撑,有效保证了齿轮一的错位变形量,提高了输入轴的承载能力,利于nvh的控制和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轴承一(5)、支撑部(11)、电机轴(3)和输入轴(4),所述轴承一(5)具有两个,两个轴承一(5)均设置在电驱动总成壳体内;所述支撑部(11)设置在电驱动总成壳体内,且支撑部(11)上开设有供输入轴(4)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机轴(3)与输入轴(4)均位于电驱动总成壳体内,且电机轴(3)的一端与输入轴(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轴(3)背离输入轴(4)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轴承一(5)内,所述输入轴(4)穿设在支撑部(11)的通孔内并可在该通孔内转动,且输入轴(4)背离电机轴(3)的一端连接在另一个轴承一(5)内,输入轴(4)上设置有用于与中间轴大齿轮(7)啮合的齿轮一(41),所述支撑部(11)的侧面开设有供齿轮一(41)露出的开口(111),开口(111)的宽度小于通孔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机轴(3)与输入轴(4)一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驱动总成壳体包括电机外壳(1)和减速器外壳(2),所述电机外壳(1)一端向外延伸设置,形成所述支撑部(11),两个轴承一(5)中,用于连接电机轴(3)背离输入轴(4)一端的轴承一(5)设置在电机外壳(1)上,用于连接输入轴(4)背离电机轴(3)一端的轴承一(5)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背离电机外壳(1)的一端,所述减速器外壳(2)设置在电机外壳(1)具有支撑部(11)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11)与电机外壳(1)的过渡区域设置有加强筋一(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一(13)绕支撑部(11)与电机外壳(1)的过渡区域周向设置有两个以上。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一(13)设置在支撑部(11)与电机外壳(1)过渡区域的外侧,支撑部(11)与电机外壳(1)过渡区域的内侧设置有油封(9)。

7.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11)远离电机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轴承座(12),用于连接输入轴(4)背离电机轴(3)一端的轴承一(5)设置在所述轴承座(12)上,所述轴承座(12)与支撑部(11)的过渡区域设置有加强筋二(1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二(14)绕轴承座(12)与支撑部(11)的过渡区域周向设置有两个以上。

9.如权利要求3-5、8任一项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中间轴(6)、中间轴大齿轮(7)和两个轴承二(8),两个轴承二(8)设置在电机外壳(1)和减速器外壳(2)之间,中间轴(6)的两端对应设置在两个轴承二(8)上,中间轴(6)上设置有用于与差速器上主减齿轮啮合的齿轮二(61),所述中间轴大齿轮(7)套设在中间轴(6)上,并位于中间轴(6)朝向电机外壳(1)的一端与所述齿轮二(61)之间,所述齿轮一(41)通过开口(111)与中间轴(6)大轮啮合。

10.一种电驱动总成,其特征是,该电驱动总成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轴承一(5)、支撑部(11)、电机轴(3)和输入轴(4),所述轴承一(5)具有两个,两个轴承一(5)均设置在电驱动总成壳体内;所述支撑部(11)设置在电驱动总成壳体内,且支撑部(11)上开设有供输入轴(4)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机轴(3)与输入轴(4)均位于电驱动总成壳体内,且电机轴(3)的一端与输入轴(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轴(3)背离输入轴(4)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轴承一(5)内,所述输入轴(4)穿设在支撑部(11)的通孔内并可在该通孔内转动,且输入轴(4)背离电机轴(3)的一端连接在另一个轴承一(5)内,输入轴(4)上设置有用于与中间轴大齿轮(7)啮合的齿轮一(41),所述支撑部(11)的侧面开设有供齿轮一(41)露出的开口(111),开口(111)的宽度小于通孔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机轴(3)与输入轴(4)一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驱动总成壳体包括电机外壳(1)和减速器外壳(2),所述电机外壳(1)一端向外延伸设置,形成所述支撑部(11),两个轴承一(5)中,用于连接电机轴(3)背离输入轴(4)一端的轴承一(5)设置在电机外壳(1)上,用于连接输入轴(4)背离电机轴(3)一端的轴承一(5)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背离电机外壳(1)的一端,所述减速器外壳(2)设置在电机外壳(1)具有支撑部(11)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系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11)与电机外壳(1)的过渡区域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涛鲁方俊张文杰吴桂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