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15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长度方向水平,所述下模座顶部设置有可以上下升降的支撑轮组,所述下模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两侧板,两侧板分别贴合在下模座两侧且能够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座上;所述上模座的长度方向与下模座平行,两侧设置有两卡槽,卡槽底部设置有可以上下升降的支撑轮组,所述上模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两连接板,两连接板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悬挂板,两悬挂板分别插入到两卡槽当中且两悬挂板相互靠近一侧与两卡槽相互靠近一侧贴合,两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模座上;通过支撑轮组的设置,便于调节上模和下模的位置,从而更加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钣金冲压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1、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钣金件的加工大多都是通过冲压来实现的。

2、钣金模具大多包括上模和下模,在压力机上设置上模座和下模座,在使用的时候,将上模和下模分别安装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通过上模座和下模座带动上模和下模动作来完成对钣金件的冲压,所以将上模、下模、上模座和下模座合称为钣金模具冲压结构;在现有技术当中,将上模和下模安装在上模座和下模座的时候,需要分别调节上模和下模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的位置,但是由于上模和下模的重量较重,在进行调节的时候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其通过支撑轮组的设置,便于调节上模和下模的位置,从而更加省时省力。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座和下模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上模座(3)和下模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4)顶部开设有两凹槽(42),所述下模座(4)上设置有两支撑轮组(5),两支撑轮组(5)分别位于两凹槽(42)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2)底部开设有长度方向水平的滑动槽(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还包括转动杆(61),所述转动杆(61)位于滑动槽(43)当中且转动连接在下模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上模座(3)和下模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4)顶部开设有两凹槽(42),所述下模座(4)上设置有两支撑轮组(5),两支撑轮组(5)分别位于两凹槽(42)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2)底部开设有长度方向水平的滑动槽(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还包括转动杆(61),所述转动杆(61)位于滑动槽(43)当中且转动连接在下模座(4)上,转动杆(61)的长度方向沿滑动槽(43)的长度方向设置,转动杆(61)外侧设置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钣金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宣宣于家兵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鲁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