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12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3
本技术提供一种布线工装,包括基座、动力机构、导向装置、布线滑轨和布线滑块,所述布线滑轨分别通过动力机构和导向装置与所述基座相连接,且在动力机构的控制下沿预设方向移动;布线滑块滑动设置在布线滑轨上,且布线滑块上设置有线爪和拨线柱,在滑动的过程中带动切割线运动,进而实现布线工艺;本申请的布线工装,能够降低布线过程中的人工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布线效率,而且通过对环形或者交叉的布线滑轨新型设计,能够降低布线工艺对技术人员的依赖性,使布线工艺得到简化。通过设置交叉轨道,能够解决交叉线网布线难及效率低的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人工几乎不能完成的交叉布线工作,降低人工参与度,提高交叉线网布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切割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布线工装


技术介绍

1、在线切割设备
,尤其是对光伏硅、蓝宝石、半导体、碳化硅、磁材等进行切割加工时,使用切割线(一般为金刚线)进行切割,随着切割线不断向细线化发展,目前切割线的直径最小能够达到35微米。但是随着线径的减小,向切割辊布设切割线网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布线方式采用人工布线,需要操作人员先在切割辊的端部布宽度布设为3-5mm的线网,然后通过胶带等物品固定这段线网,借助切割辊的转动同时不断放线使切割线布满整个主辊,从而形成切割线网,若出现一槽多线以及中间空槽(漏布线)的情况进行人工分线调整,从而完成切割线网的布线。人工布线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对操作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人工成本较高,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布线工装,其能够降低切割线网布线作业的人工依赖,有利于能够提高布线效率。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线工装,包括:基座、动力机构和布线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布线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相连接,能够实现布线机构沿预设方向的运动,同时配合布线机构的布线功能,即在平行于切割线槽的方向上进行布线,同时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整个布线机构在垂直于切割线槽的方向上运动,实现将切割线依次布设到每个切割线槽中,从而降低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布线效率。

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基座包括基板和开设在所述基板上的限位孔。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动力单元和进给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进给单元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动力单元通过所述进给单元带动所述布线机构沿预设方向运动。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动力单元为第一电机或者手动摇杆。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给单元包括动力传导装置,所述动力传导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布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传导装置上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给单元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传导装置上,且沿所述动力传导装置的导向方向运动;所述布线机构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传导装置为滚珠丝杆、涡轮蜗杆或者传动齿条齿轮结构。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布线机构包括布线滑轨和布线滑块,所述布线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布线滑轨上。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布线滑块包括运动组件和布线组件,所述运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布线滑轨上,所述布线组件与所述运动组件相连接。

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运动组件包括本体和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以带动所述本体沿所述布线滑轨运动;所述布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本体包括呈u型设置的一个连接板和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分别向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以将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布线滑轨上。

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包括滚轮和第二电机,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滚轮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布线组件包括线爪,所述线爪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线爪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相平行。

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线爪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支撑板外侧或者连接板外侧。

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线爪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设置有用以放置切割线网的线缝。

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布线组件还包括连接杆和拨线柱,所述连接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线爪和所述拨线柱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拨线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线爪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1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布线滑轨为环形轨道或者交叉轨道。

1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布线滑轨包括轨道本体和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设置在所述轨道本体上,且与布线滑块的滑动的一侧相对。

2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当所述布线滑轨为交叉轨道时,所述布线滑轨交叉处设置有过渡滑块,所述过渡滑块与所述轨道本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布线滑块中支撑板的厚度。

2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布线机构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连接。

2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垂直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基板上;所述布线机构的布线滑轨上设置有导向凸块,且所述导向凸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相匹配的导向孔。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24、1、本申请的布线工装,通过动力机构带动布线滑轨整体沿预设方向移动,同时配合布线滑块沿着布线滑轨的轨道设置路径上运动,完成切割线网的布线,有利于降低布线过程中的人工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布线效率;而且通过设置环形或者交叉的布线滑轨,能够满足环形线网布线或交叉线网的布线要求,配合在布线滑轨上滑动的布线滑块,能够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沿着预设方向移动并进行布线,从而降低布线作业对人工的依赖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布线效率。

25、2、本申请通过设置交叉轨道,能够解决交叉线网布线难及效率低的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人工几乎不能完成的交叉布线工作,本申请的交叉轨道有利于实现自动完成交叉线网布线,降低人工参与度,提高交叉线网布线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线工装,用以布设切割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基板和开设在所述基板上的限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动力单元和进给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进给单元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动力单元通过所述进给单元带动所述布线机构沿预设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为第一电机或者手动摇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单元包括动力传导装置,所述动力传导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布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传导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单元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动力传导装置上,且沿所述动力传导装置的导向方向运动;所述布线机构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导装置为滚珠丝杆、涡轮蜗杆或者传动齿条齿轮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机构包括布线滑轨和布线滑块,所述布线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布线滑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滑块包括运动组件和布线组件,所述运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布线滑轨上,所述布线组件与所述运动组件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本体和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以带动所述本体沿所述布线滑轨运动;所述布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呈U型设置的一个连接板和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分别向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以将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布线滑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包括滚轮和第二电机,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滚轮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组件包括线爪,所述线爪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线爪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相平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爪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支撑板外侧或者连接板外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爪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设置有用以放置切割线网的线缝。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组件还包括连接杆和拨线柱,所述连接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线爪和所述拨线柱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拨线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线爪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滑轨为环形轨道或者交叉轨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滑轨包括轨道本体和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设置在所述轨道本体上,且与布线滑块的滑动的一侧相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布线滑轨为交叉轨道时,所述布线滑轨交叉处设置有过渡滑块,所述过渡滑块与所述轨道本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布线滑块中支撑板的厚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者9-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布线机构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垂直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基板上;所述布线机构的布线滑轨上设置有导向凸块,且所述导向凸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相匹配的导向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线工装,用以布设切割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基板和开设在所述基板上的限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动力单元和进给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进给单元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动力单元通过所述进给单元带动所述布线机构沿预设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为第一电机或者手动摇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单元包括动力传导装置,所述动力传导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布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传导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单元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动力传导装置上,且沿所述动力传导装置的导向方向运动;所述布线机构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导装置为滚珠丝杆、涡轮蜗杆或者传动齿条齿轮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机构包括布线滑轨和布线滑块,所述布线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布线滑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滑块包括运动组件和布线组件,所述运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布线滑轨上,所述布线组件与所述运动组件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本体和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以带动所述本体沿所述布线滑轨运动;所述布线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布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呈u型设置的一个连接板和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分别向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以将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布线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卫克宫云庆孙承政张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高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