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115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3
一种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包括一扩散板和一光学膜,扩散板由至少三个区构成,第一区为上层结构区,第二区为中间区,第三区为下层结构区。该复合扩散板能够改善膜板贴合产品的亮度损失、遮蔽性和翘曲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薄膜及扩散板,尤其是一种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


技术介绍

1、现有背光模组中,扩散板和光学膜通过uv胶贴合,从而实现简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成本投入。目前在膜板贴合中,为了降低翘曲、亮度损失和遮蔽性等情况,通过在扩散板的上层结构面或下层结构面进行简单的结构处理,比如棱镜、磨砂和月牙等,其原理是将透射的光再次聚集,提高散射的光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正面亮度和遮蔽性的目的,并且将视角外未被利用的光,利用光的反射再循环利用,减少光的损耗,间接达到节能低碳与环保的效益;但是这些结构为长条连续型的结构,此结构的扩散基板板定型后,其内部存在较大的内应力,随温度升高,内应力逐渐释放,导致此结构膜板贴合产品发生严重翘曲。

2、cn200780013199.x公开一种扩散板及面光源装置,在导光板(32)上重叠棱镜片(36)、凹凸扩散板(37)及校正用光学片(38)。从导光板(32)向与光射出面(45)大致平行的方向射出的光,通过棱镜片(36)向与光射出面(45)大致垂直的方向弯曲。透过棱镜片(36)的、在r轴方向上具有长的指向特性的光,通过透过凹凸扩散板(37)变换为具有大致圆形指向特性的光。进而,透过凹凸扩散板(37)的、具有大致圆形的指向特性的光,通过校正用光学片(38)变换为具有更加接近于正圆的指向特性的光。校正用光学片(38)由多个多面体形状的图案形成。该专利与本技术专利技术相比,本技术专利的扩散板和功能膜通过uv胶贴合,优化生产工艺;在兼顾减少亮度损失和遮蔽性的同时,通过将独立结构,将扩散板内应力分散,从而改善翘曲。

3、cn200880004845.0公开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或是照明装置的背光模块的光扩散板,该光扩散板包括以聚碳酸酯树脂或是聚乙烯树脂作为基底树脂,进而可显现适当的亮度与高遮蔽性质,或是适当的遮蔽性质与高亮度。该专利与本技术专利技术相比,本技术突出的是改善翘曲,通过将结构分散和固化时增加散热设备方式,达到改善翘曲的技术效果。

4、cn201220361574.8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和反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单元面和设置在所述单元面上的发光体,所述反射支撑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反射面。该专利与本技术专利技术相比,本技术突出的是改善翘曲,本技术专利结构分散,相邻结构间有一定距离,从而将扩散板内应力分散,同时固化时增加散热设备,以此达到改善翘曲的技术效果。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专利技术提出了独立多面体结构和紫外光照固化处增加散热,独立多面体结构在改善亮度损失的同时,将扩散板内的内应力分散,从而降低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的翘曲问题;同时在紫外光照固化处增加散热,也可起到改善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的翘曲问题。

6、因此通过独立多面体结构和固化时增加散热可以更好的改善膜板贴合产品的亮度损失、遮蔽性和翘曲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以改善膜板贴合产品的亮度损失、遮蔽性和翘曲等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其包括:

3、一扩散板,该扩散板由至少三个区构成,第一区为上层结构区,第二区为中间区,第三区为下层结构区;

4、一光学膜,

5、其中扩散板的第一区上表面雕刻独立多面体结构;扩散板的第二区是普通板、发泡板、量子点板中的一或多种;扩散板的第三区下表面雕刻独立多面体结构或不做结构处理;

6、所述光学膜利覆盖于第一区上表面的的多面体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为独立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以及四棱台、五棱台、六棱台、圆锥、圆台。

8、进一步地,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夹角10°~140°,或者为20°、40°、50°、70°、90°、120°;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角度10°~100°,或者为20°、40°、50°、70°、90°。

9、进一步地,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高度为0.01~0.1mm,或者为0.02mm、0.04mm、0.05mm、0.06mm、0.08mm、0.09mm;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底面宽度为0.1~0.9mm,或者为0.3mm、0.4mm、0.5mm、0.6mm、0.7mm、0.8mm;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边长的粗细为0.05~0.2mm,或者为0.06mm、0.08mm、0.10mm、0.14mm、0.15mm、0.18mm;所述相邻独立多面体结构的间距为0.1~0.15mm,或者为0.11mm、0.12mm、0.13mm、0.14mm。

10、进一步地,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独立多面体结构夹角:独立多面体结构角度为1:2-2:1,或者为1:1;独立多面体结构的高度: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底面宽度为3:1-2:1,或者为1:1。

11、进一步地,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分布于所述复合扩散板的第一区的上表面和第三区的下表面。

12、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板的厚度为0.5~4mm,或者为0.8mm、1.5mm、2.0mm、2.5mm、3.0mm、3.5mm;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三区的厚度均为0.1~1.3mm,或者为0.8mm、1.0mm、1.1mm、1.2mm;所述第二区的厚度为0.3~1.4mm,或者为0.5mm、0.7mm、0.9mm、1.0mm、1.1mm、1.3mm。

13、进一步地,光学膜利用uv胶覆盖于第一区上表面的的多面体结构;扩散板中第二区是发泡量子点板。

14、本技术专利技术的一种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采用如下的的工艺方法,步骤如下:

15、将所需物料分别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从而得到尺寸均匀的粒子;

16、将所述粒子经特定比例均匀混合,搅拌特定时间,得到混合物料;

17、将所述混合物料投入a、b、c三台挤出机;所述三台挤出机分别挤出熔融物料,热压得到具有三个区的扩散板;

18、所述扩散板经过雕刻独立多面体结构的辊筒,使扩散板的第一区的上层结构区或第三区的下层结构区压出所述结构;

19、所述扩散板牵板后,经空冷后使其定型,随后传送至膜板贴合阶段;

20、在膜板贴合阶段,光学膜涂uv胶的一面处于所述扩散板第一区的上层结构区的上方,经过联动滚轮压出后,通过紫外灯光照固化,得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

21、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在通过紫外灯光照固化时,需注意增加膜板贴合处的散热,可通过增加风扇或在复合扩散板下方增设散热板(金属、玻璃等材质)来实现。这样可以有效改善膜板贴合产品的翘曲情况。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独立的立体微结构在改善亮度损失和遮蔽性的同时,将扩散板的内应力分散,从而降低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的翘曲问题;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为独立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以及四棱台、五棱台、六棱台、圆锥、圆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夹角10°~140°;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角度1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高度为0.01~0.1mm;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底面宽度为0.1~0.9mm;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边长的粗细为0.05~0.2mm;所述相邻独立多面体结构的间距为0.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独立多面体结构夹角:独立多面体结构角度为1:2-2:1;独立多面体结构的高度: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底面宽度为3: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分布于所述复合扩散板的第一区的上表面和第三区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厚度为0.5~4mm;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三区的厚度均为0.1~1.3mm;所述第二区的厚度为0.3~1.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光学膜利用UV胶覆盖于第一区上表面的多面体结构;扩散板中第二区是发泡量子点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夹角为20°、40°、50°、70°、90°或者120°;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角度为20°、40°、50°、70°或者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高度为0.02mm、0.04mm、0.05mm、0.06mm、0.08mm或者0.09mm;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底面宽度为0.3mm、0.4mm、0.5mm、0.6mm、0.7mm或者0.8mm;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边长的粗细为0.06mm、0.08mm、0.10mm、0.14mm、0.15mm或者0.18mm;所述相邻独立多面体结构的间距为0.11mm、0.12mm、0.13mm或者0.14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复合扩散板,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为独立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以及四棱台、五棱台、六棱台、圆锥、圆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夹角10°~140°;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角度1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高度为0.01~0.1mm;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底面宽度为0.1~0.9mm;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边长的粗细为0.05~0.2mm;所述相邻独立多面体结构的间距为0.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的独立多面体结构夹角:独立多面体结构角度为1:2-2:1;独立多面体结构的高度:独立多面体结构的底面宽度为3: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多面体结构分布于所述复合扩散板的第一区的上表面和第三区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溢徐良霞李刚张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