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09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包括路基,所述路基上方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方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上方设有防水卷材层,所述防水卷材层上方设有抗压层,所述抗压层上方设有环氧树脂改性沥青层混合层,所述环氧树脂改性沥青层混合层上方设有玄武岩增强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玄武岩增强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上方设有玄武岩增强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该种混合料结构简单,可以防止积水渗透到防水卷材层下方,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基层损坏和路面反射裂缝病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特别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


技术介绍

1、沥青路面开裂缝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路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干湿度与温度变化导致材料的收缩,以及荷载引起的基层破坏导致道路整体强度不足,从而造成道路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影响裂缝轻重程度的主要因素有: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基层材料的性质,气候条件、交通量和车辆类型及施工因素等。目前现有的路面结构在高温、行车量大、重载荷车辆多的路段,路面处于复杂应力应变状态,非常容易产生永久变形和塑性流动而导致路面结构层发生凹凸变形,从而形成坑洼的路况,不利于行车的安全,容易发生事故,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现有的路面结构在高温、行车量大、重载荷车辆多的路段,路面处于复杂应力应变状态,非常容易产生永久变形和塑性流动而导致路面结构层发生凹凸变形,从而形成坑洼的路况,不利于行车的安全,容易发生事故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包括路基,所述路基上方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方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上方设有防水卷材层,所述防水卷材层上方设有抗压层,所述抗压层上方设有环氧树脂改性沥青层混合层,所述环氧树脂改性沥青层混合层上方设有玄武岩增强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玄武岩增强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上方设有玄武岩增强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

3、上述方案中,所述玄武岩增强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上方设有磨耗层。

4、上述方案中,所述抗压层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有十字支撑架,所述外框架与十字支撑架之间填充有砂石填料,所述外框架一侧设有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块,所述外框架另一侧设有与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

5、上述方案中,所述外框架、十字支撑架以及定位块为一体式结构。

6、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水卷材层的厚度为20mm。

7、上述方案中,所述玄武岩增强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厚度为7~8cm,玄武岩纤维长度为15~30mm,所述玄武岩增强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厚度为7~8cm,玄武岩纤维长度为6~15cm。

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防水卷材层介于砂石层与抗压层中间,可以防止积水渗透到防水卷材层下方,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基层损坏和路面反射裂缝病害,采用双层结构的玄武岩增强改性沥青面层,玄武岩纤维增强改性沥青一方面可以提高沥青面层的耐热性,另一方面更能提高沥青面层的抗裂、抗剪能力,延缓和减少路面裂缝的产生。该种混合料结构简单,可以防止积水渗透到防水卷材层下方,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基层损坏和路面反射裂缝病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包括路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上方设有碎石层(2),所述碎石层(2)上方设有砂石层(3),所述砂石层(3)上方设有防水卷材层(4),所述防水卷材层(4)上方设有抗压层(5),所述抗压层(5)上方设有环氧树脂改性沥青层混合层(6),所述环氧树脂改性沥青层混合层(6)上方设有玄武岩增强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7),所述玄武岩增强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7)上方设有玄武岩增强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增强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8)上方设有磨耗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层(5)包括外框架(51),所述外框架(51)内设有十字支撑架(52),所述外框架(51)与十字支撑架(52)之间填充有砂石填料(53),所述外框架(51)一侧设有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块(54),所述外框架(51)另一侧设有与定位块(54)相匹配的定位槽(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51)、十字支撑架(52)以及定位块(54)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层(4)的厚度为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增强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7)厚度为7~8cm,玄武岩纤维长度为15~30mm,所述玄武岩增强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8)厚度为7~8cm,玄武岩纤维长度为6~15c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包括路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上方设有碎石层(2),所述碎石层(2)上方设有砂石层(3),所述砂石层(3)上方设有防水卷材层(4),所述防水卷材层(4)上方设有抗压层(5),所述抗压层(5)上方设有环氧树脂改性沥青层混合层(6),所述环氧树脂改性沥青层混合层(6)上方设有玄武岩增强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7),所述玄武岩增强改性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7)上方设有玄武岩增强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增强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8)上方设有磨耗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层(5)包括外框架(51),所述外框架(51)内设有十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林新陈松和田金诚
申请(专利权)人:海峡绿色福建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