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于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路以及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151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使用于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路以及发光装置,适于驱动电流驱动元件;而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及第二电源供应电路,第一电源供应电路提供第一正电位至电流驱动元件的第一端,第二电源供应电路在第一期间使电流以第一电流流动方向流动而将电流驱动元件的第二端设置为第二正电位,且在第二期间使从电流驱动元件流出的电流以第二电流流动方向自第二电源供应电路流出。再者,第一电流流动方向与第二电流流动方向在第二电源供应电路中为不同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显示
,且特别是有关于使用于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路 以及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0LED)是一种电流驱动元 件,其根据流经的电流大小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亮光;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通常是利用 晶体管搭配储存电容来控制其亮度表现。请参见图1,其绘示出一种相关于现有技术的有机 电激发光二极管与晶体管及储存电容的电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12 的第一端透过驱动晶体管Ml电性耦接至电源电压0VDD,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12的第二端 电性耦接至另一电源电压0VSS,在此,电源电压OVDD及OVSS可由一驱动电路(图中未绘 示)来提供;驱动晶体管Ml的栅极透过开关晶体管Ms接收数据信号DL以决定流经驱动晶 体管Ml的电流大小,进而控制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12的亮度表现;开关晶体管Ms的导通 /截止状态由电性耦接于其栅极的扫描信号SCAN决定。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1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电源电压OVDD及OVSS通常分别为 正压驱动电压及负压驱动电压,但因某些应用可能需要用到两端皆为正压的情形;若两端 皆为正压时,因一般应用正压是作为电压源提供负载电流,无法提供负载电流逆向流回电 压源(亦即抽电流)的功能,因此有必要对用以提供电源电压的驱动电路进行重新设计,使 其能达成既稳压又能抽电流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使用于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路,具备既稳压又能 抽电流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采用的驱动电路具备既稳压又能抽电 流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使用于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路,适于驱动电流驱动元 件;而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供应电路以及第二电源供应电路。其中,第一电源供应电路提 供第一正电位至电流驱动元件的第一端;第二电源供应电路在第一期间使电流以第一电流 流动方向流动而将电流驱动元件的第二端设置为第二正电位,且在第二期间使从电流驱动 元件流出的电流以第二电流流动方向自第二电源供应电路流出。再者,第一正电位高于第 二正电位,第一电流流动方向与第二电流流动方向在第二电源供应电路中为不同方向。在本 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源供应电路包括电源、电位维持模块、第一 开关以及第二开关。其中,电源提供输入电压;电位维持模块在接收到输入电压时使电流以 第一电流流动方向流动;第一开关的两端分别电性耦接至输入电压及电位维持模块,第一 开关在第一期间导通但在第二期间不导通;第二开关电性耦接至第一开关与电位维持模块 相电性耦接之处,第二开关在第一期间不导通但在第二期间导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源供应电路更包括检测模块,用以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是否导通;检测模块检测电流驱动元件的第二端的电 位,并根据电流驱动元件的第二端的电位来调整控制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为晶体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源供应电路包括单位增益放大器(unit gain buffer)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电流驱动元件以及驱动电路。其中,电流 驱动元件根据流经的电流大小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亮光;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供应电 路以及第二电源供应电路,第一电源供应电路提供第一正电位至电流驱动元件的第一端, 第二电源供应电路在第一期间使电流以第一电流流动方向流动而将电流驱动元件的第二 端设置为第二正电位,且在第二期间使从电流驱动元件流出的电流以第二电流流动方向自 第二电源供应电路流出。再者,第一正电位高于第二正电位,第一电流流动方向与第二电流 流动方向在第二电源供应电路中为不同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装置的第二电源供应电路包括电源、电位维 持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检测模块。其中,电源提供输入电压;电位维持模块在接收 到输入电压时使电流以第一电流流动方向流动;第一开关的两端分别电性耦接至输入电压 及电位维持模块,第一开关在第一期间导通但在第二期间不导通;第二开关电性耦接至第 一开关与电位维持模块相电性耦接之处,第二开关在第一期间不导通但在第二期间导通; 检测模块用以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是否导通,检测模块检测电流驱动 元件的第二端的电位,并根据电流驱动元件的第二端的电位来调整控制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装置的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为晶体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装置的第二电源供应电路包括单位增益放大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装置的电流驱动元件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或 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适当配置第二电源供应电路的电路结构,例如将第二电源供应 电路配置为包括电源、电位维持模块、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或者将第二电源供应电路配 置为包括单位增益放大器,使得驱动电路被赋予既稳压又能抽电流的功能,适用于电流驱 动元件的两端皆为正压驱动电压的应用情形。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出一种相关于现有技术的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与晶体管及储存电容的 电连接关系。图2绘示出相关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局部结构方块图。图3绘示出相关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供应电路的一种电路结构配置。图4绘示出相关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供应电路的另一种电路结构配置。附图标号12 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Ml 驱动晶体管Ms 开关晶体管DL 数据信号 SCAN 扫描信号OVDD、OVSS 电源电压20 发光装置22:电流驱动元件221 第一端223 第二端24:驱动电路23、25:电源供应电路OVDD1、OVSS1 正电位250 电源252 电位维持模块254 检测模块V1:输入电压Q1、Q2:开关RL、RC、R:电阻C 电容Ll 电感Al、A2 电流流动方向35:电源供应电路352 单位增益放大器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2,其绘示出相关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局部结构方块图。如 图2所示,发光装置20包括电流驱动元件22以及驱动电路24 ;其中,驱动电路24用以向电 流驱动元件22提供驱动电压,而电流驱动元件22可为图1中所示的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 其可利用晶体管搭配储存电容来控制其亮度表现,并根据流经的电流大小不同而产生不同 程度的亮光。驱动电路24包括电源供应电路23及电源供应电路25。其中,电源供应电路23电 性耦接至电流驱动元件22的第一端221以向电流驱动元件22提供正电位0VDD1,在此电源 供应电路23可为习知任何具备稳压功能的电源供应电路,其具体电路结构故不再赘述;电 源供应电路25电性耦接至电流驱动元件22的第二端223以向电流驱动元件22提供正电 位OVSSl ;在此,正电位OVSSl低于正电位OVDD1。请一并参阅图3,其绘示出相关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供应电路25的一种电路结 构配置。如图3所示,电源供应电路25包括电源250、电位维持模块252、开关Q1、开关Q2 以及检测模块254。其中,电源250提供输入电压V1 ;开关Ql于本实施例中为晶体管,开关Q1的漏/源极电性耦接至电源250的正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于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路,适于驱动一电流驱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一电源供应电路,提供一第一正电位至所述的电流驱动元件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电源供应电路,在一第一期间使电流以一第一电流流动方向流动而将所述的电流驱动元件的第二端设置为一第二正电位,且在一第二期间使从所述的电流驱动元件流出的电流以一第二电流流动方向自所述的第二电源供应电路流出,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流流动方向与所述的第二电流流动方向在所述的第二电源供应电路中为不同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祐蔡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