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辅助工装及装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1159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1
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辅助工装及装卸系统,叉车辅助工装包括底架、立杆和横杆,底架具有两条插槽,两条插槽沿第一方向分布,插槽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贯穿底架,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立杆在叉车辅助工装的高度方向自底架伸出,横杆在第二方向上自立杆的第一伸出端伸出,横杆的伸出端处设置有吊挂部。装卸系统包括上述叉车辅助工装,叉车辅助工装具有可辅助叉车对货物进行灵活装卸,并增加叉车对货物的提升高程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卸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叉车辅助工装及设置有该叉车辅助工装的装卸系统。


技术介绍

1、叉车是货物搬运、装卸时常用的专用搬运车辆,其通过升降装置对货叉架进行升降控制,以实现对货物的抬升或下放,然而,现有叉车在使用时存在的不足是:当装卸货物的操作点高度高于货叉架的货叉可达最高高度时,叉车无法将货物送抵该操作点或无法从该操作点去送货物;或者,当叉车装卸货物时,货物所需移动的路径的最高点高于货叉可达最高高度时(如:当高栏货车的护栏高度高于货叉可达最高高度时),叉车也无法对货物进行正常装卸。因此,面对上述情况,现有的解决方式主要为:第一种,使用吊车对货物进行装卸,但是该解决方式操作灵活性差,操作时需要在空旷的场地,故而通常无法在厂房内操作;第二种,设置龙门吊对货物进行装卸,但是该解决方案装卸货物地点受限,导致需要在特定地点对货物的中转装卸,增加了中转、装卸次数,费时费力,且投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辅助叉车对货物进行灵活装卸,并增加叉车对货物的提升高程的叉车辅助工装。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叉车辅助工装的装卸系统。

3、为了实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辅助工装,其中,包括底架、立杆和横杆,底架具有两条插槽,两条插槽沿第一方向分布,插槽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贯穿底架,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立杆在叉车辅助工装的高度方向自底架伸出,横杆在第二方向上自立杆的第一伸出端伸出,横杆的伸出端处设置有吊挂部。

4、由上可见,横杆上的吊挂部用于对货物进行吊装,以配合立杆提升货物被叉车抬升前的初始高度,同时采用立杆的设计还能够避免对驾驶员的视野造成干扰,以使得驾驶员能够驾驶叉车对叉车辅助工装进行可靠的操控,底架上的插槽则用于与叉车的货叉架上的货叉配合,使叉车能够平稳、可靠地操控叉车辅助工装及其上吊装的货物进行升降。通过叉车辅助工装的辅助,能够提升被装卸货物的可达最高高度,使得当装卸货物的操作点高度高于货叉可达最高高度或装卸货物时货物所需移动的路径的最高点高于货叉可达最高高度时,叉车能够通过叉车辅助工装对货物进行装卸,从而既无需借助吊车,又无需设置龙门吊,提升了对货物装卸灵活性的同时,解决装卸货物地点受限问题,减少了货物的中转次数、装卸次数,并降低成本投入。

5、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吊挂部为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第一固定块;或吊挂部包括第二固定块和滚轮,第二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滚轮绕第一转轴的轴心可转动地套装在第一转轴上,滚轮的周壁上具有环形凹槽;或吊挂部包括第三固定块、吊钩和第二转轴,第三固定块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第三固定块,吊钩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贯穿吊钩,第二转轴可拆卸地插装在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

6、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叉车辅助工装能够满足不同的货物吊装要求和/或不同装卸货物场地要求,以扩大叉车辅助工装的适用适用范围。

7、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叉车辅助工装还包括第一支撑单元,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第一斜撑杆的第一端与立杆连接,第一斜撑杆的第二端与底架连接,在第二方向上,第二斜撑杆和第一斜撑杆分别位于立杆的两侧,第二斜撑杆的第一端与立杆连接,第二斜撑杆的第二端与底架连接。

8、由上可见,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的设置能够提高立杆与底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立杆受横杆及货物影响而出现倾斜,并防止立杆与底架的连接处出现断裂。

9、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高度方向两两相互垂直;第一支撑单元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位于立杆的两侧,第一加强筋分别与立杆、底架连接,第二加强筋分别与立杆、底架连接。

10、由上可见,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能够进一步提升立杆与底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并进一步加固立杆与底架的连接处的可靠性。

11、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叉车辅助工装还包括第二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三斜撑杆,第三斜撑杆的第一端与横杆连接,第三斜撑杆的第二端与立杆连接。

12、由上可见,第三斜撑杆的设置对横杆与立杆的连接处起到加固作用,并对横杆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横杆与立杆的连接处发生断裂。

13、进一步的方案是,横杆为第一工字梁,立杆为第二工字梁。

14、由上可见,采用工字梁作为立杆和横杆,使得立杆和横杆均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保证叉车辅助工装能够对货物进行可靠的吊装。

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工字梁具有第一立板部和两个呈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部,第一立板部连接在两个第一侧板部之间;第二支撑单元还包括两个第三加强筋,两个第三加强筋分别位于第一立板部的两侧,第三加强筋连接在第一立板部和两个第一侧板部之间,第三加强筋设置在吊挂部处。

16、由上可见,上述设计能够增强横杆在吊挂部处的刚度,避免横杆在吊挂部处由于受到货物的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

1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工字梁具有第二立板部和两个呈平行设置的第二侧板部,第二立板部连接在两个第二侧板部之间,第一工字梁的固定端与第二工字梁的一个第二侧板部连接;第二支撑单元还包括两个第四加强筋和两个第五加强筋,两个第四加强筋分别位于第二立板部的两侧,第四加强筋连接在第二立板部和两个第二侧板部之间,第四加强筋位于第一工字梁的第一个第一侧板处,两个第五加强筋分别位于第二立板部的两侧,第五加强筋连接在第二立板部和两个第二侧板部之间,第五加强筋位于第一工字梁的第二个第一侧板处。

18、由上可见,上述设计能够增强横杆与立杆的连接处的牢固性,防止该连接处发生断裂,同时还能够起到增强立杆在该连接处刚度,避免由于立杆受到横杆和货物的施力影响而发生变形。

1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叉车辅助工装还包括多个行走轮,多个行走轮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架上;立杆位于底架的中部位置处。

20、由上可见,行走轮的设置使得当需要对叉车辅助工装转移时,便于工作人员对叉车辅助工装进行操作;而通过对立杆与底架的相对位置设计,能够优化吊装货物后的叉车辅助工装的整体重心,以防止叉车在操作叉车辅助工装及其上吊装的货物时发生倾覆。

21、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装卸系统,包括叉车,叉车包括货叉架,货叉架包括两个货叉,其中,装卸系统还包括上述的叉车辅助工装,两个货叉与两个插槽一一对应,货叉可插入至相对应的一个插槽内。

22、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当装卸货物的操作点高度高于货叉可达最高高度或装卸货物时货物所需移动的路径的最高点高于货叉可达最高高度时,叉车能够通过叉车辅助工装对货物进行装卸,从而既无需借助吊车,又无需设置龙门吊,提升了对货物装卸灵活性的同时,解决装卸货物地点受限问题,减少了货物的中转次数、装卸次数,并降低成本投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10.装卸系统,包括叉车,所述叉车包括货叉架,所述货叉架包括两个货叉,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江涛李君飞谢明宏肖波万鹏马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聚能永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