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0543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分散有耐蚀填充料的涂层液;S2提供基膜,在基膜表层待蒸镀面涂布S1中的涂层液,形成一定厚度的打底涂层;S3对打底涂层进行选择性腐蚀减料;S4提供金属靶材,将金属沉积在S3中处理后的打底涂层表面,得到复合集流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基膜表面形成具有与涂层液耐蚀性差异的填料,在进行腐蚀过程中,由于耐蚀性差异,填充料及涂层的腐蚀程度不同,进而增加涂层表面粗糙度,并保证基膜不受到损伤,后续进行高温蒸镀时,涂层作为与金属蒸汽的结合面,能够改善附着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流体,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复合集流体用作化学电池极片中时,基膜材质为高分子材料,行业内较为常用的材质为pp或pet,但是,但是在进行蒸镀或磁控时,金属分子沉积在基材上,结合力不足,尤其是针对pp与金属分子,pp属于非极性材料,如与铝结合力较差。

2、现有技术中,为增加附着力,常用的做法是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后进行后续的蒸镀操作;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对基膜进行改性,引入极性基团,或者,通过刻蚀的方式,增加表面粗糙度。

3、上述处理方式能够一定程度提升金属分子的附着力,但是其剥离强度提升有限,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在基膜表面形成具有耐蚀填料的胶黏层,以形成差异化的腐蚀,增加粗糙度,从而改善金属层的附着性。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制备分散有耐蚀填充料的涂层液;

5、s2提供基膜,在基膜表层待蒸镀面涂布s1中的涂层液,形成一定厚度的打底涂层;

6、s3对打底涂层进行选择性腐蚀减料;

7、s4提供金属靶材,将金属沉积在s3中处理后的打底涂层表面,得到复合集流体。

8、进一步的,步骤s1中,耐蚀填充料包括金属和/或非金属材料,其粒径控制在300nm以内。

9、进一步的,步骤s1中,耐蚀填充料的添加量不超过涂层重质量的10%。

10、进一步的,步骤s1中,耐蚀填充料可与金属分子在附着界面形成固溶强化。

11、进一步的,步骤s1中涂层液包括底涂剂和/或胶黏剂,其形成的打底涂层厚度为0.1-5μm。

12、进一步的,胶黏剂为水性胶黏剂。

13、进一步的,步骤s2中的基膜材料为聚烯烃薄膜、聚酯薄膜、聚酰胺薄膜、聚酰亚胺薄膜,其厚度为3-50μm。

14、进一步的,步骤s3中腐蚀作用深度为0.1-0.5μm。

15、进一步的,步骤s4中的形成的金属层厚度为0.1-2μm。

16、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基于在基膜表面形成具有与涂层液耐蚀性差异的填料,在进行腐蚀过程中,由于耐蚀性差异,填充料及涂层的腐蚀程度不同,进而增加涂层表面粗糙度,并保证基膜不受到损伤,后续进行高温蒸镀时,涂层作为与金属蒸汽的结合面,能够改善附着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耐蚀填充料包括金属和/或非金属材料,其粒径控制在300nm以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耐蚀填充料的添加量不超过涂层重质量的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耐蚀填充料可与金属分子在附着界面形成固溶强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涂层液包括底涂剂和/或胶黏剂,其形成的打底涂层厚度为0.1-5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胶黏剂为水性胶黏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基膜材料为聚烯烃薄膜、聚酯薄膜、聚酰胺薄膜、聚酰亚胺薄膜,其厚度为3-5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腐蚀作用深度为0.1-0.5μ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的形成的金属层厚度为0.1-2μm。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制得复合集流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以及选用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用电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耐蚀填充料包括金属和/或非金属材料,其粒径控制在300nm以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耐蚀填充料的添加量不超过涂层重质量的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耐蚀填充料可与金属分子在附着界面形成固溶强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涂层液包括底涂剂和/或胶黏剂,其形成的打底涂层厚度为0.1-5μm。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鑫鹏刘志康伽龙吴明忠蔡帮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柔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