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及建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及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010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及建造方法,船舶包括主船体与上层部件,主船体包括甲板以及底板,甲板与底板连接,甲板与底板之间组成船舱,船舱分为船头、船尾以及舱室三个部分,上层部件安装在舱室所在位置上,上层部件与甲板连接;上层部件包括支架与透明板,支架与甲板连接,支架成拱形,支架为方形铝管,透明板覆盖在支架上。船舶上支架弯曲成拱形,支架两端与甲板连接,支架采用方形铝管,透明板安装在支架上,通过透明板覆盖在支架上,从而形成上层舱室,通过方形铝管替换L型和T型的扶强材,从而避免采用L型和T型的扶强材,省去对扶强材内部的包裹美化工序,减少外板的使用,直接采用透明板,提高上层舱室的透明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船舶设计建造,尤其涉及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及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1、通常,船舶上层建筑为了增强采光和视觉美观,会使用玻璃幕墙或透明的聚碳酸酯板取代多个并列玻璃窗,特别是游览船会大面积的采用。但上层建筑的基本结构构造通常仍然是按照常规进行设计。即先按照船舶结构的相关规范设计要求,完成板材与扶强材的规格计算和扶强材的框架布置,通过将外板和扶强材焊接完成上层建筑的整个围壁构造。

2、现有技术方案是由金属外板和纵向和横向的扶强材(通常为l型或t型构件)焊接构造成板材组件,再将各板材组件合拢焊接成上层建筑结构,在需要安装玻璃的部位,割除相应尺寸的外板,在开口内侧的扶强材或板材上焊接一周粘接剂垫板,玻璃(或聚碳酸酯板)嵌入开口处,外表面与上层建筑的外板(钢板或铝板)平齐,内侧用粘接剂粘接在已焊接好的一周垫板上。

3、当前的船舶中采用的扶强材采用的是l型和t型,往往都需要在内侧该结构部位采用u型的装饰构件进行包裹美化,对于生产上增加了生产的工序,而且还增加了施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前的船舶中采用的扶强材采用的是l型和t型,往往都需要在内侧该结构部位采用u型的装饰构件进行包裹美化,对于生产上增加了生产的工序,而且还增加了施工的成本。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及建造方法。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包括主船体与上层部件,

4、所述主船体包括甲板以及底板,所述甲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甲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组成船舱,所述船舱分为船头、船尾以及舱室三个部分,所述上层部件安装在所述舱室所在位置上,所述上层部件与所述甲板连接;

5、所述上层部件包括支架与透明板,所述支架与所述甲板连接,所述支架弯曲成拱形,所述支架采用方形铝管,所述透明板覆盖在所述支架上。

6、优选地,所述上层部件包括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设置在所述透明板与所述支架之间。

7、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多个第二支架与至少四个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船头与船尾,所述第二支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舱室两端的所述甲板,所述第三支架平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垂直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

8、优选地,所述上层部件包括船板;

9、所述第一支架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支架,船板安装在两个第三支架之间,第一支架与第三支架之间、任两个第二支架之间、第三支架与甲板之间安装透明板。

10、优选地,所述上层部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甲板上、所述第一支架上以及所述第三支架上,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透明板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支架通过铝板弯曲制作,铝板的厚度为(3±1)mm。

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的建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3、获取铝制平面板与方形铝管;

14、确定船舶的骨架,铝制平面板与方形铝管按照船舶骨架进行安装,得到船舶的初步骨架;

15、基于船舶的初步骨架,在骨架上的空位进行安装透明板,得到大面积玻璃幕墙船舶。

16、优选地,所述确定船舶的骨架,铝制平面板与方形铝管按照船舶骨架进行安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7、方形铝管构架成船舶骨架;

18、船舶骨架之间构成有多个空位,铝制平面板与透明板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空位中。

19、优选地,所述方形铝管构架成船舶骨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船舶骨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21、优选地,所述铝制平面板与透明板间隔地安装在空位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2、船舶骨架的侧面与顶面的空位的边缘涂抹粘连胶,然后透明板边缘与空位边缘贴合;

23、透明板与方形铝管之间的缝隙涂抹密封层;

24、船舶骨架的侧面以及顶面的交互处的空位安装平面板。

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6、本申请提供了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及建造方法,船舶上支架弯曲成拱形,支架两端与甲板连接,支架采用方形铝管,透明板安装在支架上,通过透明板覆盖在支架上,从而形成上层舱室,通过方形铝管替换l型和t型的扶强材,从而避免采用l型和t型的扶强材,省去对扶强材内部的包裹美化工序,减少外板的使用,直接采用透明板,提高上层舱室的透明程度。方法中,方形铝管构造船舶的骨架,在骨架的上安装透明板,从而建造成大面积玻璃幕墙船舶,增加船舶上层建筑的透明部分的占比,减少外板使用,减少外板材料的浪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船体与上层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部件包括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设置在所述透明板与所述支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多个第二支架与至少四个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船头与船尾,所述第二支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舱室两端的所述甲板,所述第三支架平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垂直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部件包括船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部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甲板上、所述第一支架上以及所述第三支架上,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透明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过铝板弯曲制作,铝板的厚度为(3±1)MM。

7.一种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船舶的骨架,铝制平面板与方形铝管按照船舶骨架进行安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铝管构架成船舶骨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平面板与透明板间隔地安装在空位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船体与上层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部件包括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设置在所述透明板与所述支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多个第二支架与至少四个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船头与船尾,所述第二支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舱室两端的所述甲板,所述第三支架平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垂直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部件包括船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部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谆茫朱石清何剑模陆栋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船北部湾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