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锚泊装置及船舶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锚泊装置及船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515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锚泊装置及船舶,涉及泊船设备技术领域,该锚泊装置包括锚泊机构,包括锚机、掣链器、锚链以及锚体,所述锚机以及所述掣链器设于预设的甲板的同一侧,所述锚链分别与所述锚机、所述掣链器以及所述锚体连接,所述锚体位于所述甲板的下方;导链机构,所述导链机构设于所述甲板上,且位于所述锚机以及所述掣链器之间,所述锚链与所述导链机构连接,所述导链机构的高度小于所述锚机的高度。取得提高锚链与锚机的贴合度,避免收锚作业中锚链与锚机发生打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泊船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锚泊装置及船舶


技术介绍

1、船舶在起锚过程中,锚机通过转动链轮,使锚链受力,从而把连接锚链的锚拉起,为了避免锚链通过锚机链轮时,锚链受力不足出现打滑,导致锚机无法有效起锚,锚链通过链轮的包角(锚链围绕锚机链轮的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不能过小。这里引述由中国船舶集团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编著的《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舾装分册》对锚链包角的要求为110°~130°。

2、现有技术中,使用厚钢板制作的基座增高锚机的高度,实现锚链分别连接锚机以及掣链器时,锚链通过锚机上链轮的包角在110°与130°之间,同时增加操作平台在锚机的一侧,实现工作人员站立于操作平台上操控锚机。由于增加了厚钢板的使用量,增加了操作平台,导致船舶建造的成本增加,当船舶摇晃时,存在操作平台绊倒工作人员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锚链连接锚机时,锚链受力不足出现打滑。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锚泊装置及船舶。取得提高锚链与锚机的贴合度,避免收锚作业中锚链与锚机发生打滑的技术效果。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泊装置,该锚泊装置包括锚泊机构,包括锚机、掣链器、锚链以及锚体,所述锚机以及所述掣链器设于预设的甲板的同一侧,所述锚链分别与所述锚机、所述掣链器以及所述锚体连接,所述锚体位于所述甲板的下方;导链机构,所述导链机构设于所述甲板上,且位于所述锚机以及所述掣链器之间,所述锚链与所述导链机构连接,所述导链机构的高度小于所述锚机的高度。

4、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链机构包括支架以及滚轮,所述支架分别与所述甲板以及所述滚轮连接,所述锚链与所述滚轮连接。

5、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锚链位于所述滚轮的下方。

6、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记所述锚链在所述锚机与所述掣链器之间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记所述锚机与所述掣链器在所述甲板上的距离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α大于20°小于40°。

7、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锚链舱,所述甲板上设有第一锚链通道,所述第一锚链通道以及所述锚链舱位于所述锚机的下方,所述锚链可穿过所述第一锚链通道。

8、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锚泊机构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于所述甲板上,且与所述锚机连接。

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甲板上还设有第二锚链通道,所述第二锚链通道位于所述掣链器的一侧。

10、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锚链以及所述锚体连接,所述连接件可穿过所述第二锚链通道。

11、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锚泊机构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与所述锚机连接。

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锚泊装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14、将锚链缠绕在锚机、导链机构以及掣链器上,锚链的一端连接有锚体,锚链的另一端通常置于锚机下方。当工作人员控制锚机放下锚体时,锚体通过自身的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并带动锚链。当工作人员控制锚机收取锚体时,锚机产生拉力,并拉动锚链以及锚链连接的锚体,拉力在锚链上通过锚机、导链机构以及掣链器的多次改变力的方向,可实现收取锚体作业时,锚机与锚链紧密贴合,避免锚链在锚机以及掣链器之间发生打滑。导链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降低导链机构的造价成本,导链机构的造价成本比厚钢板制作的锚机增高基座的成本低,因此,该锚泊装置可取得防止锚链与锚机发生打滑,同时兼备更低的造价成本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链机构包括支架以及滚轮,所述支架分别与所述甲板以及所述滚轮连接,所述锚链与所述滚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链位于所述滚轮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记所述锚链在所述锚机与所述掣链器之间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记所述锚机与所述掣链器在所述甲板上的距离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α大于20°小于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链舱,所述甲板上设有第一锚链通道,所述第一锚链通道以及所述锚链舱位于所述锚机的下方,所述锚链可穿过所述第一锚链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泊机构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于所述甲板上,且与所述锚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上还设有第二锚链通道,所述第二锚链通道位于所述掣链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锚链以及所述锚体连接,所述连接件可穿过所述第二锚链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泊机构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与所述锚机连接。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锚泊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链机构包括支架以及滚轮,所述支架分别与所述甲板以及所述滚轮连接,所述锚链与所述滚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链位于所述滚轮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记所述锚链在所述锚机与所述掣链器之间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记所述锚机与所述掣链器在所述甲板上的距离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α大于20°小于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链舱,所述甲板上设有第一锚链通道,所述第一锚链通道以及所述锚链舱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日泉李文凭苏春奎阮芳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船北部湾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