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硅溶胶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硅溶胶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007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溶胶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所述制造方法通过将催化剂、阻聚剂、金属硅在溶剂中混合,通过水热分解的方法,控制催化剂及阻聚剂为特定用量并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反应,从而生成粒径范围为3~5nm的硅溶胶。所述制造方法简单方便,生产量高且稳定,便于实现单质硅小粒径硅溶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硅溶胶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硅溶胶是粒径在1~100纳米范围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在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液,广泛应用于精密铸造、耐火材料、涂料、纺织、精密抛光等领域。硅溶胶根据其粒径范围的不同而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其中小粒径硅溶胶粒径小于10纳米)因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非常小,因而干燥后其粒子之间的结合力非常强,成膜性非常好,在无机涂料、造纸、电镀、金属表面处理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2、目前,硅溶胶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法和硅粉水解法。

3、离子交换法生产硅溶胶,如cn1563574a等,工艺主要包括:采用硅酸钠为原料,先将硅酸钠配制成水溶液,然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除去钠离子而得到稀的硅酸水溶液,然后将稀硅酸溶液滴加到反应釜中,通过控制体系的ph值,使硅酸逐渐在碱性条件下聚合成二氧化硅粒子,然后经过浓缩,得到硅溶胶成品。这种生产技术由于成本低而被很多企业采用,但是有两个缺点:(一)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要产生大量的废水,后期的浓缩过程也要产生大量的废水,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二)生产周期比较长,整个生产周期需要几十个小时,生产效率低;(三)难以获得小粒径硅溶胶,因为在这种生产过程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硅溶胶的粒径在逐渐增大,等到达到20%以上的浓度时,硅溶胶的粒径已经增长到10~30纳米。

4、相比而言,硅粉水解法,如cn101857236a等,生产工艺要简单一些,工艺主要包括在反应釜中加入水,加入碱性催化剂,升温至合适温度后,加入硅粉,使硅粉:在碱催化下进行水解,生成硅酸并聚合成二氧化硅粒子,最后过滤就得到合适浓度的硅溶胶,整个生产周期不到10小时,而且没有废水产生,过滤产生的少量废渣可以作为耐火材料的原料,因而没有环境污染问题。但是,现有技术没有实现对粒径的控制,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硅粒子无序生长,一般粒径都达到了10~30纳米范围,粒径分布宽。

5、考虑到国内生产小粒径硅溶胶的能力不足,现有技术无法对硅溶胶的粒径进行精确控制,以至于大多数企业生产的硅溶胶粒径在10~30纳米范围,大量用于耐火材料、精密铸造等低端领域。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能实现小粒径的硅溶胶的稳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溶胶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所述制造方法通过将催化剂、阻聚剂、金属硅在溶剂中混合,通过水热分解的方法,控制催化剂及阻聚剂为特定用量并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反应,从而生成粒径范围为3~5nm的硅溶胶。所述制造方法简单方便,生产量高且稳定,便于实现单质硅小粒径硅溶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溶胶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4、将催化剂、阻聚剂、金属硅在溶剂中混合并反应,控制催化剂与金属硅的质量比为(1~1.8):(32~56),阻聚剂与金属硅的质量比为(0.001~0.005):(32~56),且反应的温度为65~80℃,生成粒径范围为3~5nm的硅溶胶。

5、金属硅是由石英和焦炭在电热炉内冶炼成的产品,主成分硅元素的含量在98%左右,近年来,含硅量99.99%的也包含在金属硅内,因此,单质硅硅粉也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所述催化剂是促进单质硅粉(金属硅)水解发生,而阻聚剂的作用是阻止水解生成的硅酸过度聚合长出更大的粒径。因此,通过加入催化剂的种类和方式,尤其是用量,并控制好反应温度,让硅粉迅速水解形成大量硅酸聚合晶种,再配合阻聚剂用量的控制,从而阻止这些晶种继续聚合长大,得到3~5nm的小粒径硅溶胶。

6、本专利技术所得粒径范围为3~5nm的硅溶胶,例如粒径可以是3nm、3.2nm、3.4nm、3.6nm、3.8nm、4nm、4.2nm、4.4nm、4.6nm、4.8nm或5n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7、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8、本专利技术中,硅粉和催化剂是需要按比例反应的,催化剂过低会导致反应不完全,甚至凝胶,过高会导致反应过于激烈难以控制,同时也会导致产品指标(粒径)超过目标值。阻聚剂量可以做适当调整,从而起到阻止粒径过于长大的效果。

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硅及溶剂的质量比为(32~56):(280~450)。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催化剂、阻聚剂、金属硅及溶剂的质量比为(1~1.8):(0.001~0.005):(32~56):(280~450),例如,当所述阻聚剂、金属硅及溶剂的质量比为(0.001~0.005):(32~56):(280~450)时,所述催化剂的质量比数值可以为1、1.1、1.2、1.3、1.4、1.5、1.6、1.7或1.8;当所述催化剂、金属硅及溶剂的质量比为(1~1.8):(32~56):(280~450)时,所述阻聚剂的质量比数值可以为0.001、0.0015、0.002、0.0025、0.003、0.0035、0.004、0.0045或0.005等;当所述催化剂、阻聚剂及溶剂的质量比为(1~1.8):(0.001~0.005):(280~450)时,所述金属硅的质量比数值可以为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或56等;当所述催化剂、阻聚剂、金属硅的质量比为(1~1.8):(0.001~0.005):(32~56)时,所述溶剂的质量比数值可以为280、285、290、295、300、305、310、315、320、325、330、335、340、345、350、355、360、365、370、375、380、385、390、395、400、405、410、415、420、425、430、435、440、445或45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1、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水。

12、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碱性催化剂。

13、优选地,所述碱性催化剂包括无机碱和/或有机碱。

14、优选地,所述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或氢氧化铵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包括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的组合、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锂的组合、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铵的组合、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锂的组合、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铵的组合或氢氧化锂与氢氧化铵的组合。

15、优选地,所述有机碱包括乙醇胺、乙胺或乙二胺,所述组合典型非限制性的实例包括乙醇胺与乙胺的组合、乙醇胺与乙二胺的组合或乙胺与乙二胺的组合。

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聚剂包括甲醇、乙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溶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硅及溶剂的质量比为(32~56):(280~4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包括甲醇、乙醇、乙二醇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硅以固体和/或浆料的加入方式进行所述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碱性催化剂、阻聚剂及溶剂配制为反应溶液,再与金属硅混合进行所述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包括水热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硅溶胶,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硅溶胶在涂料、造纸、纺织、铸造及抛光领域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溶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硅及溶剂的质量比为(32~56):(280~4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包括甲醇、乙醇、乙二醇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硅以固体和/或浆料的加入方式进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顺李彦东徐彩琴王锡军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惠尔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