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9696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涉及硅胶软管加工的技术领域,包括模芯以及模套,所述模芯包括芯体以及芯棒,所述芯棒设置于所述芯体的缩口端上;所述模芯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模芯的内部还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连接槽相通,且所述芯棒的材料为陶瓷;所述模套上具有安装槽以及穿孔,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穿孔相通;所述模芯于所述模套上安装后,所述芯体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一腔道,所述芯棒与所述穿孔轴线重合且与所述穿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二腔道,且所述第一腔道与所述第二腔道相通。本申请能够有效降低加工后得到的硅胶软管的偏心度,从而能够提高加工后得到的硅胶软管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硅胶软管加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硅胶软管是一种由硅胶材料制成的管状物品,具有一定的柔性和伸张性,其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且具有携带方便、美观、实用、低危险性等多种优点。

2、目前,硅胶软管于医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其主要应用于心胸、泌尿、脑科、儿科等领域的医用产品以及各种药物注射时用的输液软管。

3、当作为外科手术用的各种静脉导管和插管时,如果硅胶软管的偏心度较高,则硅胶软管在弯折的时候会很容易闭塞,因此生产时对于硅胶软管的偏心度有着很高的要求。

4、但是,硅胶软管由于本身的材质较软,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于弯折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如果硅胶软管的偏心度偏高,则其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折的概率更高。当硅胶软管作为医疗器械使用时,硅胶软管发生弯折时容易导致自身出现闭塞,此时极易造成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加工后得到的硅胶软管的偏心度,从而能够提高加工后得到的硅胶软管的质量。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包括模芯以及模套,所述模芯包括圆锥体结构的芯体以及圆柱体结构的芯棒,所述芯棒设置于所述芯体的缩口端上,所述芯棒的轴线与所述芯体的轴线重合;

4、所述模芯的内部开设有供吹气设备连接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开口贯穿所述芯体的扩口端;所述模芯的内部还开设有供气体吹出的气孔,所述气孔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槽相通,所述气孔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芯棒远离所述芯体的一端形成开口,所述气孔的轴线与所述芯棒的轴线重合,且所述芯棒的材料为陶瓷;

5、所述模套上具有供所述芯体安装的安装槽以及供所述芯棒穿过的穿孔,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穿孔相通;所述模芯于所述模套上安装后,所述芯体位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芯棒穿设于所述穿孔中,所述芯体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一腔道,所述芯棒与所述穿孔轴线重合且与所述穿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二腔道,且所述第一腔道与所述第二腔道相通。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瓷材料制成的芯棒相较于传统金属材料制成的芯棒来说,在尺寸较小的情况下的刚性更强、不易弯折,能够使加工后得到的轨迹软管具有更低的偏心度,从而能够提高加工后得到的硅胶软管的质量;并且,陶瓷材料制成的芯棒相较于传统金属材料制成的芯棒具有更高的洁净度和更稳定的性能,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且对人体的影响较小即,使芯棒磨损产生的粉末掺入硅胶熔体中,最终加工得到的硅胶软管也能够正常使用。

7、可选的,所述模芯还包括若干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定位件,两所述定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芯体上同一径向方向的两侧;所述模套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件相适配的定位槽,若干所述定位件均进入对应的所述安装槽中时,所述第一腔道以所述芯体的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与定位槽配合能够提高芯体与模套之间的同轴度,从而能够提高芯棒与第二腔道的同轴度,进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加工后得到的硅胶软管的偏心度。

9、可选的,所述第一腔道沿垂直于所述芯体轴线方向的截面面积朝靠近所述第二腔道的方向逐渐减小。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硅胶熔体通过第一腔道的过程更加顺畅,从而使后续硅胶熔体能够更加均匀地通过第二腔道挤出,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工后得到的硅胶软管的质量。

11、可选的,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芯体的一端具有抵接面,所述定位件的两侧具有导向面,且同一所述定位件上的两所述导向面朝靠近所述第二腔道的方向呈扩口状;所述定位件进入所述安装槽中时,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贴合相抵,且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供硅胶熔体通过的让位空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小定位件于第一腔道中对硅胶熔体通过的影响,使后续硅胶熔体能够通过第一腔道均匀进入第二腔道中。

13、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控制件以及凸轮,所述定位件沿所述芯体的径向方向与所述芯体活动连接;所述凸轮设置于所述芯体的内部且位于两所述定位件之间,所述凸轮与所述芯体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所述芯体的轴线重合;所述控制件的一端穿入所述芯体内与所述凸轮连接,所述控制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芯体背离所述芯棒的一侧,所述控制件与所述芯体活动连接,所述控制件活动能够驱使所述凸轮转动,且所述凸轮转动能够驱使两所述定位件反向同步活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使用者调节模芯相对于模套的位置,从而方便使用者调节芯棒与第二腔道的同轴度,进而能够提高加工后得到的硅胶软管具有较低偏心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5、可选的,所述模芯共包括多个所述定位组件,不同所述定位组件上的所述定位件于所述芯体的周侧沿所述芯体的轴线错位分布。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使用者通过定位组件调节芯棒与第二腔道的同轴度这一操作的可靠性。

17、可选的,所述芯棒轴线方向的一端于外表面上具有若干凸起,所述芯体的缩口端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芯棒相适配的插接槽,所述芯体于所述插接槽的周侧槽壁上开设有若干供所述凸起活动的活动通道,所述活动通道的一端贯穿所述芯体,所述凸起活动至所述活动通道的另一端时,所述芯棒与所述芯体插接配合且此时所述芯棒朝远离所述芯体的方向活动受限。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使用者将芯棒于芯体上完成拆装,从而方便使用者对芯棒进行更换,使加工设备能够保持降低加工后得到的硅胶软管的偏心度的效果。

19、可选的,所述活动通道包括供所述凸起进入的进入段、限制所述芯棒朝远离所述芯体的方向活动的限位段以及使所述芯棒位置固定的定位段;所述进入段的轨迹与所述芯体的轴线平行,所述进入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段的端部以及所述定位段的端部相接,所述限位段的轨迹与所述芯体的轴线垂直,所述定位段的轨迹与所述芯体的轴线平行,且所述定位段位于所述限位段远离所述插接槽底部槽壁的一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芯棒与芯体安装后的位置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加工设备使用时芯棒与第二腔道保持较高同轴度的效果。

21、可选的,所述芯体的缩口端还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与所述插接槽相通,且所述引导槽朝远离所述芯体扩口端的方向呈扩口状;

22、还包括若干弹性垫,若干所述弹性垫分别设置于所述引导槽的槽壁上以及所述插接槽底部的槽壁上,所述芯棒与所述芯体插接配合时,若干所述弹性垫均受所述芯棒的挤压,且若干受挤压的所述弹性垫具有驱使所述芯棒朝远离所述芯体的方向活动的趋势。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芯棒与芯体安装后的位置稳定性,并且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芯棒与第二腔道的同轴度,同时能够减小加工设备使用过程中芯棒的磨损,从而能够延长芯棒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能够提高芯棒与芯体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芯(1)以及模套(2),所述模芯(1)包括圆锥体结构的芯体(11)以及圆柱体结构的芯棒(12),所述芯棒(12)设置于所述芯体(11)的缩口端上,所述芯棒(12)的轴线与所述芯体(11)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1)还包括若干定位组件(15),所述定位组件(15)包括两个定位件(151),两所述定位件(151)分别设置于所述芯体(11)上同一径向方向的两侧;所述模套(2)于所述安装槽(21)的槽壁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件(151)相适配的定位槽(211),若干所述定位件(151)均进入对应的所述安装槽(21)中时,所述第一腔道(23)以所述芯体(11)的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道(23)沿垂直于所述芯体(11)轴线方向的截面面积朝靠近所述第二腔道(24)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51)远离所述芯体(11)的一端具有抵接面(1511),所述定位件(151)的两侧具有导向面(1512),且同一所述定位件(151)上的两所述导向面(1512)朝靠近所述第二腔道(24)的方向呈扩口状;所述定位件(151)进入所述安装槽(21)中时,所述抵接面(1511)与所述安装槽(21)的槽壁贴合相抵,且所述导向面(1512)与所述安装槽(21)的槽壁之间形成供硅胶熔体通过的让位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5)还包括控制件(153)以及凸轮(152),所述定位件(151)沿所述芯体(11)的径向方向与所述芯体(11)活动连接;所述凸轮(152)设置于所述芯体(11)的内部且位于两所述定位件(151)之间,所述凸轮(152)与所述芯体(11)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所述芯体(11)的轴线重合;所述控制件(153)的一端穿入所述芯体(11)内与所述凸轮(152)连接,所述控制件(15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芯体(11)背离所述芯棒(12)的一侧,所述控制件(153)与所述芯体(11)活动连接,所述控制件(153)活动能够驱使所述凸轮(152)转动,且所述凸轮(152)转动能够驱使两所述定位件(151)反向同步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1)共包括多个所述定位组件(15),不同所述定位组件(15)上的所述定位件(151)于所述芯体(11)的周侧沿所述芯体(11)的轴线错位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12)轴线方向的一端于外表面上具有若干凸起(122),所述芯体(11)的缩口端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芯棒(12)相适配的插接槽(111),所述芯体(11)于所述插接槽(111)的周侧槽壁上开设有若干供所述凸起(122)活动的活动通道(113),所述活动通道(113)的一端贯穿所述芯体(11),所述凸起(122)活动至所述活动通道(113)的另一端时,所述芯棒(12)与所述芯体(11)插接配合且此时所述芯棒(12)朝远离所述芯体(11)的方向活动受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通道(113)包括供所述凸起(122)进入的进入段(1131)、限制所述芯棒(12)朝远离所述芯体(11)的方向活动的限位段(1132)以及使所述芯棒(12)位置固定的定位段(1133);所述进入段(1131)的轨迹与所述芯体(11)的轴线平行,所述进入段(11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段(1132)的端部以及所述定位段(1133)的端部相接,所述限位段(1132)的轨迹与所述芯体(11)的轴线垂直,所述定位段(1133)的轨迹与所述芯体(11)的轴线平行,且所述定位段(1133)位于所述限位段(1132)远离所述插接槽(111)底部槽壁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11)的缩口端还开设有引导槽(112),所述引导槽(112)与所述插接槽(111)相通,且所述引导槽(112)朝远离所述芯体(11)扩口端的方向呈扩口状;

10.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芯(1)以及模套(2),所述模芯(1)包括圆锥体结构的芯体(11)以及圆柱体结构的芯棒(12),所述芯棒(12)设置于所述芯体(11)的缩口端上,所述芯棒(12)的轴线与所述芯体(11)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1)还包括若干定位组件(15),所述定位组件(15)包括两个定位件(151),两所述定位件(151)分别设置于所述芯体(11)上同一径向方向的两侧;所述模套(2)于所述安装槽(21)的槽壁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件(151)相适配的定位槽(211),若干所述定位件(151)均进入对应的所述安装槽(21)中时,所述第一腔道(23)以所述芯体(11)的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道(23)沿垂直于所述芯体(11)轴线方向的截面面积朝靠近所述第二腔道(24)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51)远离所述芯体(11)的一端具有抵接面(1511),所述定位件(151)的两侧具有导向面(1512),且同一所述定位件(151)上的两所述导向面(1512)朝靠近所述第二腔道(24)的方向呈扩口状;所述定位件(151)进入所述安装槽(21)中时,所述抵接面(1511)与所述安装槽(21)的槽壁贴合相抵,且所述导向面(1512)与所述安装槽(21)的槽壁之间形成供硅胶熔体通过的让位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胶软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5)还包括控制件(153)以及凸轮(152),所述定位件(151)沿所述芯体(11)的径向方向与所述芯体(11)活动连接;所述凸轮(152)设置于所述芯体(11)的内部且位于两所述定位件(151)之间,所述凸轮(152)与所述芯体(11)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所述芯体(11)的轴线重合;所述控制件(153)的一端穿入所述芯体(11)内与所述凸轮(152)连接,所述控制件(15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芯体(11)背离所述芯棒(12)的一侧,所述控制件(153)与所述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史克塞斯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