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正轴外像差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696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矫正轴外像差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所述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主体,所述光学主体包括第一光学表面和第二光学表面,所述第一光学表面为球差调制非球面,所述第二光学表面为轴外像差调制非球面,本可矫正轴外像差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采用双非球面设计,在第一光学表面进行球差调制,在第二光学表面进行引入轴外光线进行轴外像差调制;从而可以调节大光学区的轴外像差,在扩大光学区,引入轴外光线的同时,降低轴外像差,保证成像质量,对高度近视人群更加友好;本可矫正轴外像差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相对其他设计参数相同的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中心厚度更薄,可以采用更小的手术切口,更方便医生的植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晶状体,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矫正轴外像差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发展,现在白内障手术已经从复明时代进入屈光时代,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视力,术后脱镜效果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单纯的球面人工晶状体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可以调节轴上像差即球差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近年来随着高度近视人群白内障患者的逐年增加,针对高度近视患者的人工晶状体研发也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普通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虽然可以调节球差,但对高度近视患者所需的大光学区带来的轴外像差矫正能力较弱,在高度近视患者植入带有大光学区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后可能产生畸变或者慧差,因此,设计一款针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可以调节轴外像差的人工晶状体具有重要意义。

2、公开号为cn10936380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轴向球差渐进调制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该人工晶状体在光学主体上设有具有非恒定表征方程的非球面,由于该光学主体为具有轴向球差渐进调制的光学区,在不同瞳孔尺寸下都能保留一定的正球差(焦深),提升视觉质量;同时可以兼顾高阶像差;但该现有技术仅针对人工晶状体的轴向球差的调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矫正轴外像差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主体,所述光学主体包括第一光学表面和第二光学表面,所述第一光学表面为球差调制非球面,所述第二光学表面为轴外像差调制非球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主体周侧还设有用于固定本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支撑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襻为2个或4个,所述支撑襻与光学主体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襻的表面设有用于防止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移位的凸起或凹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正轴外像差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主体,所述光学主体包括第一光学表面和第二光学表面,所述第一光学表面为球差调制非球面,所述第二光学表面为轴外像差调制非球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主体周侧还设有用于固定本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支撑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襻为2个或4个,所述支撑襻与光学主体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襻的表面设有用于防止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移位的凸起或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襻的表面设有斜锯齿,且斜锯齿的宽度为0.2~1.0mm、所述斜锯齿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莎莎廖秀高冯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蕾明视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