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687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包括:手柄体,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输出管和辅助通口,且在所述手柄体上设置有调节钮组件;偏转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手柄体上;调节模块,布置为三组,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柄体内部,且所述调节模块竖向交错分布,且所述偏转组件由所述偏转滑块进行调节控制;导板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柄体内,且所述导板组件相邻所述调节模块设置;控制元件,固定在所述手柄体内,且所述控制元件接收所述调节钮组件的信号、偏转滑块和其他无线信号对所述调节模块或者偏转组件进行控制;分隔组件,贴合所述辅助通口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柄体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


技术介绍

1、在医学领域,人体的血管中往往会因为血栓的存在而阻塞血管,从而导致局部组织因为缺血而形成组织坏死,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威胁人体生命。而脑血管内的血栓可以导致脑卒中(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当今引起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导致成人长期残疾的首位原因的疾病。脑血栓形成可发生在任何一段脑血管内,但在临床上却以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分支所形成的血栓较常见。由于颈内动脉连接三条主要动脉:分别是中动脉、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及后动脉,而脑血栓高发位置在颈内动脉的末端以及大脑中动脉,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65%以上。

2、为了解决血栓的存在而阻塞血管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血栓抽吸导管,通过把导管沿着血管送到血栓部位,直接给予负压,将血栓抽出,使得血管重新建立血流动力。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现有技术的导管主要是导丝和单一导管进行简单的调节抽拉,而对于多层导管的情况,辅助中间管道进行人工插入抽取非常不便,手术效率较低,较长时间插入人体血管的过程中,给患者带来较大手术风险,且较长的管道散乱在体外不易进行控制。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内部具有导管驱动模块驱动导管组件的运行,导管驱动模块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输出管和辅助通口,且在所述导管驱动模块上设置有三个调节钮组件;

2、偏转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管驱动模块上;

3、调节模块,布置为三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管驱动模块内部,且所述调节模块竖向交错分布,由下到上分别为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和第三调节组件;

4、其中,第一调节组件下方配套固定有偏转组件,且所述偏转组件由所述偏转滑块进行调节控制;

5、导板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管驱动模块内,且所述导板组件相邻所述调节模块设置;

6、控制元件,固定在所述导管驱动模块内,且所述控制元件接收所述调节钮组件的信号、偏转滑块或其他外部信号对所述调节模块或者偏转组件进行控制;

7、分隔组件,贴合所述辅助通口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管驱动模块内部。

8、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导管驱动模块内部还开设有余量仓,连通所述输出管和辅助通口,且在调节模块、导板组件、分隔组件和偏转组件之间穿插设置有管道组件,所述管道组件由内到外包括有导引导管、中间管和外导管。

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调节钮组件包括有第一调节钮、第二调节钮和第三调节钮,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钮相邻位置设置偏转滑块,且所述第一调节钮、第二调节钮和第三调节钮均有按压和转动两种调整方式。

1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11、侧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管驱动模块上,所述侧支板上垂直固定设置有底板,同时所述侧支板上铰接设置有压板;

12、定位轮,转动设置在所述侧支板上,且相邻位置转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定位轮和驱动轮位于所述压板和底板之间;

13、复位弹簧,在所述压板非铰接端处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

14、动力元件,固定设置所述侧支板和所述导管驱动模块之间,且所述动力元件控制所述驱动轮转动,同时所述动力元件转动连接有调节杆,通过所述调节杆控制所述压板下压。

1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轮一端贯穿所述侧支板连接至所述动力元件上,且所述侧支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驱动轮限位的调节槽,所述驱动轮由所述动力元件控制,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定位轮,且所述底板和压板均开设有允许所述管道组件穿过的通孔,且所述压板内相邻通孔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初步固定所述管道组件的辅助防脱杆。

16、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导板组件包括第一导板组、第二导板组和第三导板组,所述第一导板组和第二导板组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两侧,所述第三导板组竖直固定设置在第二调节组件一侧,且所述第三导板组远离所述余量仓。

17、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分隔组件包括朝向辅助通口固定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以及相邻所述辅助通口的过渡挡块,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相互平行。

18、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偏转组件包括齿轮组、偏转驱动元件和偏转轴,其中所述齿轮组为外部套接有外壳的齿轮环,所述齿轮环同所述偏转驱动元件连接,同时偏转轴圆周均布设置在所述齿轮环内部,所述偏转轴同所述齿轮环相互啮合,且所述偏转轴之间穿过所述导引导管,由所述偏转轴控制所述导引导管偏转。

19、进一步,作为优选,单独的所述导引导管穿过偏转组件和第一调节组件,之后中间管和导引导管套接部分穿过第一导板组围绕所述第一隔板一圈穿过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之后外导管、中间管和导引导管套接部分依次穿过第二导板组、第三导板组围绕第三隔板一圈后穿过第二调节组件,之后管道组件从输出管输出。

2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管道组件围绕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一圈后,管道组件有长出来的部分从所述余量仓经过辅助通口滞留在所述导管驱动模块外。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控制结构布置样式为,管道组件依次穿插经过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和第三调节组件,期间管道组件由导板组件进行导向梳理,管道组件整体纤长体外部分安置在余量仓中以及通过辅助通口向外规则延伸,在控制管道组件过程中可有效避免余留在体外的管道组件扭转打结误触等问题,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机会;

23、2.本专利技术中需要控制导引导管、中间管和外导管通过侧枝血管等部位,整个操作过程涉及将外导管插入就位后,再将中间导管和导引导管快速就位,实现了导引导管、中间管和外导管的独立或者协同控制。通过按压转动调节钮组件或者拨动偏转滑块,进而控制调节模块和偏转组件对管道组件进行精细化操作,提高管道组件操作的便捷性以及间接提高手术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内部具有导管驱动模块(1)驱动导管组件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驱动模块(1)内部还开设有余量仓(13),连通所述输出管(11)和辅助通口(12),且在调节模块(4)、导板组件(5)、分隔组件(7)和偏转组件(9)之间穿插设置有管道组件(8),所述管道组件(8)由内到外包括有导引导管(81)、中间管(82)和外导管(8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钮组件(2)包括有第一调节钮(21)、第二调节钮(22)和第三调节钮(23),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钮(21)相邻位置设置偏转滑块(3),且所述第一调节钮(21)、第二调节钮(22)和第三调节钮(23)均有按压和转动两种调整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44)一端贯穿所述侧支板(41)连接至所述动力元件(47)上,且所述侧支板(41)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驱动轮(44)限位的调节槽(411),所述驱动轮(44)由所述动力元件(47)控制,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定位轮(43),且所述底板(42)和压板(45)均开设有允许所述管道组件(8)穿过的通孔,且所述压板(45)内相邻通孔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初步固定所述管道组件(8)的辅助防脱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组件(5)包括第一导板组(51)、第二导板组(52)和第三导板组(53),所述第一导板组(51)和第二导板组(52)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两侧,所述第三导板组(53)竖直固定设置在第二调节组件一侧,且所述第三导板组(53)远离所述余量仓(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7)包括朝向辅助通口(12)固定设置的第一隔板(72)、第二隔板(73)和第三隔板(74),以及相邻所述辅助通口(12)的过渡挡块(71),所述第一隔板(72)、第二隔板(73)和第三隔板(74)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组件(9)包括齿轮组(91)、偏转驱动元件(92)和偏转轴(93),其中所述齿轮组(91)为外部套接有外壳的齿轮环,所述齿轮环同所述偏转驱动元件(92)连接,同时偏转轴(93)圆周均布设置在所述齿轮环内部,所述偏转轴(93)同所述齿轮环相互啮合,且所述偏转轴(93)之间穿过所述导引导管(81),由所述偏转轴(93)控制所述导引导管(81)偏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单独的所述导引导管(81)穿过偏转组件(9)和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设置有弹性回拉结构,在需要抽出导引导管81时,只需松开第一调节钮即可自动拉回导引导管8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8)围绕所述第一隔板(72)和第三隔板(74)一圈后,管道组件(8)有长出来的部分从所述余量仓(13)经过辅助通口(12)滞留在所述导管驱动模块(1)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内部具有导管驱动模块(1)驱动导管组件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驱动模块(1)内部还开设有余量仓(13),连通所述输出管(11)和辅助通口(12),且在调节模块(4)、导板组件(5)、分隔组件(7)和偏转组件(9)之间穿插设置有管道组件(8),所述管道组件(8)由内到外包括有导引导管(81)、中间管(82)和外导管(8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钮组件(2)包括有第一调节钮(21)、第二调节钮(22)和第三调节钮(23),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钮(21)相邻位置设置偏转滑块(3),且所述第一调节钮(21)、第二调节钮(22)和第三调节钮(23)均有按压和转动两种调整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44)一端贯穿所述侧支板(41)连接至所述动力元件(47)上,且所述侧支板(41)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驱动轮(44)限位的调节槽(411),所述驱动轮(44)由所述动力元件(47)控制,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定位轮(43),且所述底板(42)和压板(45)均开设有允许所述管道组件(8)穿过的通孔,且所述压板(45)内相邻通孔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初步固定所述管道组件(8)的辅助防脱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导管驱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组件(5)包括第一导板组(51)、第二导板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辰大卫·费雷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无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