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62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锂电池技术领域。一种锂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和位于电池壳体内的电芯,电池壳体上端为具有正极柱的盖帽,电池壳体下端为电池底壳。盖帽由环形的防爆圈和连接在防爆圈内部的正极端组件构成,防爆圈沿径向的剖面呈V字形,泄压部设于V字形防爆圈的凹底处,该泄压部为线段状刻痕。防爆圈与正极端组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盖帽。电注液孔设置在电池底壳上,并通过钢珠焊接密封。位于电池壳体内的电芯可以是卷绕电芯,也可以是碳包式电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电池正极盖帽上设计了防爆结构,使单一的气室位于电池上部,内压直接作用于防爆圈,敏感度增大,而且避免了双气室内压传导的问题。同时该结构还使得电池内部有效空间增大,便于提高电池设计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锂电池
,特别涉及卷绕式及碳包式一次锂电池防爆结构的 改进。
技术介绍
安全性是锂电池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通常在锂电池的外 部加装保护电路对锂电池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常规的保护方法是在电池的外部加装保险 丝、PTC和二极管等来防止电池短路和防止电池反极性。但是当电池的保护电路或者其中 的元器件失效,或者在用户滥用甚至拆装的情况下,外部电路的保护就失去作用,使得电池 存在安全隐患,所以需要从电芯的结构设计以及电化学设计方面,做更多的保护措施。卷绕式锂电池是一种主要的锂电池类型,现有卷绕式锂电池的结构以及装配方式 参见图1、2。其结构是在桶状壳体或者是由直筒壳体底部压入电池底壳11焊接后形成的桶 状电池壳体3,在其底部放入底膜7,然后将正极6碳片与负极5锂片借助于隔膜隔离后相 互卷绕形成卷绕电芯,将该电芯放入的电池壳体3中定位。其中正极碳片、负极锂片与电池 壳体之间通过边膜4隔离开;接着在电池壳体3上端通过上盖膜2设置盖帽1。其中盖帽 上设置有正极柱和用于密封注液口的密封钉8。由负极5锂片引出的负极引出极耳10与电 池上端的电池壳体部分连接,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和位于电池壳体内的电芯,电池壳体(3)上端为具有正极柱的盖帽,电池壳体下端为电池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由环形的防爆圈(14)和连接在防爆圈内部的正极端组件(100)构成,所述防爆圈上设置有可在预定压力下被撕裂的泄压部(1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中直胡国华刘亮亮祝瑗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