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524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包括主导管、牵引组件与手柄;主导管具有远端与近端,依次设置有调弯段、支撑段与扭控段;调弯段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显影环与第二显影环,调弯段可在牵引组件的牵拉下弯曲;扭控段包括有海波管层,海波管层为表面螺旋排列有若干切割口的金属管层;主导管相对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可供牵引组件通过的通道;牵引组件穿设于通道中,牵引组件一端与第一显影环固定,另一端与手柄连接;手柄与主导管近端连接,用于通过牵引组件控制调弯段的弯曲与通过将扭矩传递至扭控段控制调弯段的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医生通过外部操作控制微导管远端在患者体内多角度偏转,具有操作简单并且控制精准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


技术介绍

1、自1927年进行手里脑血管造影以来,随着血管内手术的介入,头颈部各种病变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治疗动脉瘤、动脉硬化、中风等,通过皮肤上的小切口将导管引入血管系统,可以进入神经血管系统的病理区域,并通过导管内腔输送其他医疗设备或治疗药物来进行响应的治疗。通过这些微创手术,患者可以从更快、更有效的恢复时间以及更少的不适中获益。

2、然而,对于介入医师来说,目前用于介入手术的微导管产品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

3、(1)介入医师无法直接观察治疗部位,目前只能通过透视图像进行引导,这可能导致视觉与实际操作的不协调。

4、(2)导管插入术器械的自由度和反馈度有限,当前用于神经血管内手术的传统导管在患者体内时对介入器械尖端的控制有限,当在血管内系统引导时,传统导管的尖端一般为固定的且不可改变的曲率,使得难以在不同的曲率的血管网络中选择分支,这时需要移除或更换导管增加手术时间及医生操作难度。

5、(3)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需要将介入器械(一般为微导管)进行头端的预塑性才能到达靶位置将弹簧圈输送到动脉瘤内,而微导管的预塑性增加介入手术时间和医生操作难度,有时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塑性才可以到达靶位置。这些导管的控制非常依赖于介入医师的操作技能,需要非常高的操作水平。

6、因此,引入新的、更直观、更有效的微导管控制方法变得十分重要。亟需一种尖端可操纵的微导管,以便于介入医生通过外部操作控制微导管远端在患者体内偏转角度,提供更准确的控制,解决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导管及塑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以便于医生通过外部操作控制微导管远端在患者体内多角度偏转,具有操作简单并且控制精准的特点。

2、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包括主导管、牵引组件与手柄;

3、所述主导管具有远端与近端,所述主导管自远端至近端方向依次设置有调弯段、支撑段与扭控段;所述调弯段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显影环与第二显影环,所述第一显影环靠近远端设置,所述第二显影环靠近近端设置,所述调弯段可在所述牵引组件的牵拉下弯曲;所述支撑段起主要支撑作用;所述扭控段包括有海波管层,所述海波管层为表面螺旋排列有若干切割口的金属管层;所述主导管相对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可供牵引组件通过的通道;

4、所述牵引组件穿设于所述通道中,所述牵引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显影环固定,另一端从所述通道端部穿出与手柄连接;

5、所述手柄与所述主导管近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牵引组件控制所述调弯段的弯曲,与通过将扭矩传递至扭控段控制调弯段的摆动。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切割口形状为六边形窄缝,所述六边形窄缝宽度为0.03-0.05mm。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切割口密度从近端到远端方向递减;靠近近端的相邻两个切割口距离为0.13mm。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调弯段还包括第一内管层与第一外管层,所述第一内管层与所述第一外管层之间设置有若干调弯骨节,所述调弯骨节上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可供所述牵引组件穿设的通孔;通过牵引组件的牵拉使调弯段相对两侧的调弯骨节产生密度差而实现弯曲。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支撑段包括第二内管层与第二外管层,所述第二内管层与所述第二外管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缠簧层与第二缠簧层,所述第一缠簧层与所述第二缠簧层均由金属丝编织或绕制而成;所述供牵引组件通过的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簧层与所述第二缠簧层之间。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手柄通过去应力管与所述扭控段连接;

11、所述手柄包括壳体组件与调弯结构,所述调弯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所述调弯机构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用于通过对所述牵引组件进行牵拉从而控制所述调弯段的曲率。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形成安装腔,所述壳体组件一端与所述主导管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帽壳,所述壳体组件侧面设置有拓展窗。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相对两侧开始有第一操控口与第二操控口;所述第一操控口与第二操控口内侧形成环形滑动槽;所述环形滑动槽轴线与所述壳体组件长度方向一致。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调弯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调弯结构包括驱动结构、传动结构与绕轮;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拨轮与传动轮,所述拨轮内形成与所述传动轮啮合的内齿圈;所述拨轮设置于所述环形滑动槽内,所述拨轮外周表面从所述第一操控口与第二操控口中探出;所述驱动结构通过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绕轮联动;所述绕轮周向形成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

15、通过所述第一操控口与/或第二操控口转动所述拨轮,驱动所述传动轮转动,由所述传动轮将扭矩传递至绕轮,从而带动所述绕轮旋转,对所述牵引丝进行牵拉,实现对所述调弯段的曲率进行控制。

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轴与一组相互啮合的涡轮蜗杆,所述蜗杆通过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轮连接;所述涡轮转动连接于安装腔内,所述涡轮端部与所述绕轮连接。

1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通过在主导管远端设置调弯段,并由手柄通过牵引组件对调弯段的曲率进行控制,使其可以进行头端调弯超选导管,避免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其他介入器械超选到靶位置,提高手术效率与效果。

19、2.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通过在近端设置海波管层,大幅度提高了对于导管的推动性与扭控性,实现对于扭矩的高效率传导从而对调弯段的摆动程度进行控制,在手柄的精准控制下,配合调弯段对于弯曲程度的控制,实现对于远端的全方位的精准控制,特别是对于需要多角度、高精度、高频次控制的情况具有更大的优势,增加了在释放弹簧圈时的角度,减少了手术释放弹簧圈的难度,可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手柄进行远程操作以达到合适的位置完成其他器械和药物的释放和输送,提高手术的效率与效果。

20、3.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通过在调弯段分别设置第一显影环与第二显影环,双显影环的结构可以更方便医生在术中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s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系统的支持下判断位置,方便手术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牵引组件与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口形状为六边形窄缝,所述六边形窄缝宽度为0.03-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口密度从近端到远端方向递减;靠近近端的相邻两个切割口距离为0.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段还包括第一内管层与第一外管层,所述第一内管层与所述第一外管层之间设置有若干调弯骨节,所述调弯骨节上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可供所述牵引组件穿过的通孔;通过牵引组件的牵拉使调弯段相对两侧的调弯骨节产生密度差而实现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包括第二内管层与第二外管层,所述第二内管层与所述第二外管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缠簧层与第二缠簧层,所述第一缠簧层与所述第二缠簧层均由金属丝编织或绕制而成;所述供牵引组件通过的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簧层与所述第二缠簧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通过去应力管与所述扭控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形成安装腔,所述壳体组件一端与所述主导管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帽壳,所述壳体组件侧面设置有拓展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相对两侧开始有第一操控口与第二操控口;所述第一操控口与第二操控口内侧形成环形滑动槽;所述环形滑动槽轴线与所述壳体组件长度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调弯结构包括驱动结构、传动结构与绕轮;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拨轮与传动轮,所述拨轮内形成与所述传动轮啮合的内齿圈;所述拨轮设置于所述环形滑动槽内,所述拨轮外周表面从所述第一操控口与第二操控口中探出;所述驱动结构通过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绕轮联动;所述绕轮周向形成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轴与一组相互啮合的涡轮蜗杆,所述蜗杆通过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轮连接;所述涡轮转动连接于安装腔内,所述涡轮端部与所述绕轮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牵引组件与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口形状为六边形窄缝,所述六边形窄缝宽度为0.03-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口密度从近端到远端方向递减;靠近近端的相邻两个切割口距离为0.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段还包括第一内管层与第一外管层,所述第一内管层与所述第一外管层之间设置有若干调弯骨节,所述调弯骨节上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可供所述牵引组件穿过的通孔;通过牵引组件的牵拉使调弯段相对两侧的调弯骨节产生密度差而实现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包括第二内管层与第二外管层,所述第二内管层与所述第二外管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缠簧层与第二缠簧层,所述第一缠簧层与所述第二缠簧层均由金属丝编织或绕制而成;所述供牵引组件通过的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缠簧层与所述第二缠簧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荣刘德荣欧秋生王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易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