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284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1
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其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靠近远端方向的一端设有轴向的环形腔室,所述导管的管壁还设有通管,所述通管一端用于连通环形腔室,另一端用于连通至外部设有的工质源。在不降低导管抽吸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增设的环状腔室,形成一个可调软硬度的结构,用于临时增加导管对血管壁的贴靠力和静摩擦力,并且可以通过再调节使得硬度恢复原来状态。使得在推送和回撤的过程中具备优异的柔顺性,在到位以后又具有良好的稳定支撑性,具有极大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具有极大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具有极大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导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硬度可调节的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微创介入手术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到达血管病变位置,需要医用导管具有优异的柔顺性,满足导管在迂曲的血管中进退自如,当到达病变位置后,则需要进行对应的治疗工作,如血栓抽吸,支架放置,弹簧圈填充,给药等,为了能够使治疗过程中稳定准确,则需要导管具有较强的支撑性和硬度。快速的到位和稳定的工作需要导管具备的柔顺性和支撑性,目前市售的介入医用导管多数是软硬度在设计制造之初就已经固定,只能通过导管节段的设计和过渡使柔顺性和支撑性进行平衡,所以每一种导管所对应的病症及作用都相对固定,在进行介入手术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种导管配合使用,使得介入治疗成本和风险大大增加。具体地,手术实操中,当导管到达目标病变位后,一般都需要进行治疗操作,例如抽吸、支架放置、给药等,此时,则相对考验医用导管是否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能否稳定导管的头端在病变位进行治疗,尽避免导管在轴向方向上的微动,还有避免抽吸力有变化时的骤然抖动。特别的,既要考虑医用导管在推送和回撤的过程中表现出柔顺性,又要考虑在治疗过程中管段尤其是临近头端管段,必须要保证其支撑性和稳定性,假如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后果是有可能不利于手术成功率和对患者易造成二次伤害风险。
[0003]目前,应对上述的技术问题,可利用球囊导引导管完成该管段的固定的效果,然而,此手段仍存在三个缺陷,

球囊鼓胀起来的位置,易封堵其他血管支流;

实际能够避免抖动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实际上,不是所有的血管,临近病变的管段位置,都适合球囊导引导管的那个球囊进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硬度可调节的导管,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所交待的技术问题,其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其包括但不限于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靠近远端方向的一端设有轴向的环形腔室,所述导管的管壁还设有通管,所述通管一端用于连通环形腔室,另一端用于连通至外部设有的工质源。
[0005]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管壁还设有一回收管道,用于连通环形腔室,当所述通管向所述环形腔室充填外部的工质时,环形腔室预先存在的内容物排出。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本体还包括内含于管壁的编织丝网和/或缠簧丝,所述编织丝网呈环状且轴向分布,所述缠簧丝沿着管壁内部绕卷且轴向分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外管层、内衬层;所述编织丝网和/或缠簧丝均位于外管层与内衬层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腔室设于所述外管层外周并附着,或设于外管层与编织层或缠簧层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腔室内部填塞有环状的支撑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为弹簧构件、缠绕构件、编织构件、支架构件或框架构件,支撑体如选材为非金属,则选材为PC、PEEK、PA或PET择一选用;所述支撑体如选材为金属,则选材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本体的壁厚数值范围为0.28~0.6mm;环形腔室轴向延伸的长度数值范围为50~300mm;环形腔室的径向厚度为0.002~0.005英寸。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本体的头端内嵌有显影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内衬层材料为PTFE材料,编织层和缠簧层材料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中任一种,外管层材料为PU、Pebax、PA、PEEK中一种或多种组分形成的材料。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其可以采用第一调节方式和/或第二调节方式使用,两方式均选用生理盐水为工质,所述第一调节方式为将生理盐水加压泵入环形腔中,使其充满环形腔室并保持恒定压力保持,环形腔室段硬度增强;第二调节方式为将生理盐水泵入环形腔中,泵入量为环形腔室体积的1/5~2/3,环形腔室段硬度降低;对环形腔室进行负压抽吸,环形腔室的外层材料紧贴支撑件,环形腔室段硬度增强。
[0015]对比
技术介绍
所反映的不足和缺陷,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不降低导管抽吸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增设的环状腔室,形成一个可调软硬度的结构,用于临时增加导管对血管壁的贴靠力和静摩擦力;(2)增强固定的方式有别于现有的球囊导引导管,并且无须全封堵血管;(3)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现有工艺可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6]图1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的一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个变型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另一个变型例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再一个变型例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形腔室变硬后的工作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导管本体的外观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导管本体的剖视图;图10为图9所示环形腔室附近结构的放大图。
[0017]图中分别有:1

导管本体;10

环形腔室;11

第一管段;12

环形腔室;120

纤维物;13

第二管段;2

编制丝网;3

弹簧丝;4

内层;5

显影环;6

支撑体;7

血管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变型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0]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此处限定
ꢀ“
远端”和“近端”两个概念的意思,上述概念为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惯用术语。具体而言,“远端”表示手术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当然,对于单一的器件对象,“近端”也可以是形容为其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远端”也可以是形容其远离操作者的一端。
[0021]另外,为了方便表述各部位、零件等个体,本专利技术会使用到“左”、“右”、“前”、“后”、“上”、“下”等表示位置关系的描述;本专利技术中带有“第一”、“第二”等带序号的描述,原则上仅用以区分描述的对象,不涉及任何重要性区别、排列区别的意思。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2]如反映
技术介绍
的图1所示,导管在血管内部,有可能呈贴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靠近远端方向的一端设有轴向的环形腔室,所述导管的管壁还设有通管,所述通管一端用于连通环形腔室,另一端用于连通至外部设有的工质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管壁还设有一回收管道,用于连通环形腔室,当所述通管向所述环形腔室充填外部的工质时,环形腔室预先存在的内容物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还包括内含于管壁的编织丝网和/或缠簧丝,所述编织丝网呈环状且轴向分布,所述缠簧丝沿着管壁内部绕卷且轴向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外管层、内衬层;所述编织丝网和/或缠簧丝均位于外管层与内衬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室设于所述外管层外周并附着,或设于外管层与编织层或缠簧层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室内部填塞有支撑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硬度可调节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弹簧构件、缠绕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明王昂黄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易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