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刻线支撑结构、防爆铝片及其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15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3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爆刻线支撑结构、防爆铝片及其工装,所述防爆刻线支撑结构,用于锂电池的防爆铝片,防爆铝片上形成有防爆刻线,防爆铝片在防爆刻线外围的部分经弯折后形成支撑环,支撑环配置在防爆铝片靠近锂电池卷芯的内侧面,且支撑在防爆刻线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爆铝片在焊接时防爆刻线处易发生变形、受损的技术问题。同时,所述工装包括第一模组、第二模组和第三模组,解决了防爆刻线支撑结构难以在防爆铝片上成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爆刻线支撑结构、防爆铝片及其工装


技术介绍

1、防爆铝片是锂电池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爆铝片上需开设防爆刻线以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同时,防爆铝片在锂电池的装配过程中需要焊接,焊接时,由于防爆铝片需要受力,防爆铝片的防爆刻线处容易发生变形、受损的情况。有必要提出一种防爆刻线支撑结构,同时为了在防爆铝片上实现防爆刻线支撑结构的制作,本技术相应地提出了一种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爆铝片在焊接时防爆刻线处易发生变形、受损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防爆刻线支撑结构、防爆铝片及其工装,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爆刻线支撑结构,用于锂电池的防爆铝片,所述防爆铝片上形成有防爆刻线,所述防爆铝片在所述防爆刻线外围的部分经弯折后形成支撑环,所述支撑环配置在所述防爆铝片靠近锂电池卷芯的内侧面,且支撑在所述防爆刻线处。

4、进一步地,所述防爆铝片在所述防爆刻线外围的部分经多次弯折后形成双层折叠结构的支撑环。

5、进一步地,对所述支撑环部分和所述防爆铝片在所述防爆刻线处的部分进行压合以形成s型支撑体,所述s型支撑体的整体厚度不超过所述防爆铝片在所述s型支撑体周围部分厚度的两倍。

6、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爆铝片,包括上述的防爆刻线支撑结构。

7、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装,用于制作上述的防爆铝片,以形成带有上述的防爆刻线支撑结构的成品坯料,所述工装包括:第一模组,所述第一模组包括圆心部分凹陷的第一上模和圆心部分凸起的第一下模,所述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合模以压合出所述防爆铝片的所述支撑环部分未充分弯折前的直角坯料;第二模组,所述第二模组包括圆心部分凹陷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上模的第二上模和圆心部分凸起小于所述第一下模的第二下模,以在合模时留出供所述直角坯料形变至折叠坯料的形变退让空间;第三模组,所述第三模组包括形状与所述防爆铝片远离锂电池卷芯的外侧面相匹配的第三上模,以及形状与所述防爆铝片靠近锂电池卷芯的内侧面相匹配的第三下模,以在合模时压合出所述成品坯料。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模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一脱板入块和位于中心的第一上公,所述第一下模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一浮块和第一下公,合模时,所述第一脱板入块与所述第一浮块压合在所述直角坯料的外围,所述第一上公和所述第一下公压合在所述直角坯料的中心。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脱板入块和所述第一下公压合在所述直角坯料弯折处的部分形成有凸圈,以使成型后的所述直角坯料的弯折处形成后续走料形变至折叠坯料的走料空间。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模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二脱板入块和第二上公,所述第二下模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二浮块和的第二下公,合模时,所述第二脱板入块与所述第二浮块压合在所述折叠坯料的外围,所述第二上公和所述第二下公压合在所述折叠坯料的中心。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公与所述折叠坯料压合的部分形成为型面,所述型面的形状与所述防爆铝片远离锂电池卷芯的外侧面的形状相匹配。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上模包括位于外围的第三脱板入块和位于中心的第三上公,所述第三脱板入块和第三上公滑动配合,所述第三下模为一整块第三下公,合模时,所述第三下公同时与所述第三脱板入块、第三上公配合以压合出所述成品坯料。

1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

14、本技术的防爆刻线支撑结构,在刻线下方配置支撑环,焊接时,外部的力施加在防爆铝片上,防爆铝片发生形变,形变点发生在防爆刻线处,防爆铝片上防爆刻线处的部分抵靠到支撑环上,由于支撑环的支撑,防爆刻线处的形变便停止了,焊接时外部的力最终由支撑环来承受,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爆铝片在焊接时防爆刻线处易发生变形、受损的技术问题。

15、本技术的工装,共提供了三套模组,分三步在防爆铝片上模压出防爆刻线支撑结构,相比于一次成型工艺,分布模压的方式使得坯料的单次形变变少,可以避免铝材因单次形变过大而导致坯料被拉破,同时,第二模组的第二上模的圆心部分凹陷直径大于第一上模,第二下模的圆心部分凸起小于第一下模,这样在合模时就留出供直角坯料形变至折叠坯料的形变退让空间,以免模具本身阻挡在坯料的形变路径上影响成型,并最终由第三模组完成成品坯料的成型,从而解决了防爆刻线支撑结构难以在防爆铝片上成型的技术问题。

16、本技术的工装的第一模组的第一脱板入块和第一下公压上的凸圈会在直角坯料上留下凹圈,凹圈形成为走料空间,在后续的模压过程中方便走料,以形成折叠坯料,从而解决了在成型的过程中会出现局部走料堆积,导致坯料整体的形状无法到达预期的情况出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刻线支撑结构,用于锂电池的防爆铝片(a),所述防爆铝片(a)上形成有防爆刻线(a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铝片(a)在所述防爆刻线(a1)外围的部分经弯折后形成支撑环(a2),所述支撑环(a2)配置在所述防爆铝片(a)靠近锂电池卷芯的内侧面,且支撑在所述防爆刻线(a1)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刻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铝片(a)在所述防爆刻线(a1)外围的部分经多次弯折后形成双层折叠结构的支撑环(a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刻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支撑环(a2)部分和所述防爆铝片(a)在所述防爆刻线(a1)处的部分进行压合以形成S型支撑体,所述S型支撑体的整体厚度不超过所述防爆铝片(a)在所述S型支撑体周围部分厚度的两倍。

4.一种防爆铝片(a),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爆刻线支撑结构。

5.一种工装,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爆铝片(a),以形成带有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爆刻线支撑结构的成品坯料(b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11)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一脱板入块(111)和位于中心的第一上公(112),所述第一下模(12)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一浮块(121)和第一下公(122),合模时,所述第一脱板入块(111)与所述第一浮块(121)压合在所述直角坯料(b1)的外围,所述第一上公(112)和所述第一下公(122)压合在所述直角坯料(b1)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板入块(111)和所述第一下公(122)压合在所述直角坯料(b1)弯折处的部分形成有凸圈(113),以使成型后的所述直角坯料(b1)的弯折处形成后续走料形变至折叠坯料(b2)的走料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模(21)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二脱板入块(211)和第二上公(212),所述第二下模(22)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二浮块(221)和的第二下公(222),合模时,所述第二脱板入块(211)与所述第二浮块(221)压合在所述折叠坯料(b2)的外围,所述第二上公(212)和所述第二下公(222)压合在所述折叠坯料(b2)的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公(212)与所述折叠坯料(b2)压合的部分形成为型面,所述型面的形状与所述防爆铝片(a)远离锂电池卷芯的外侧面的形状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模(31)包括位于外围的第三脱板入块(311)和位于中心的第三上公(312),所述第三脱板入块(311)和第三上公(312)滑动配合,所述第三下模(32)为一整块第三下公(321),合模时,所述第三下公(321)同时与所述第三脱板入块(311)、第三上公(312)配合以压合出所述成品坯料(b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刻线支撑结构,用于锂电池的防爆铝片(a),所述防爆铝片(a)上形成有防爆刻线(a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铝片(a)在所述防爆刻线(a1)外围的部分经弯折后形成支撑环(a2),所述支撑环(a2)配置在所述防爆铝片(a)靠近锂电池卷芯的内侧面,且支撑在所述防爆刻线(a1)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刻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铝片(a)在所述防爆刻线(a1)外围的部分经多次弯折后形成双层折叠结构的支撑环(a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刻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支撑环(a2)部分和所述防爆铝片(a)在所述防爆刻线(a1)处的部分进行压合以形成s型支撑体,所述s型支撑体的整体厚度不超过所述防爆铝片(a)在所述s型支撑体周围部分厚度的两倍。

4.一种防爆铝片(a),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爆刻线支撑结构。

5.一种工装,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爆铝片(a),以形成带有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爆刻线支撑结构的成品坯料(b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11)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一脱板入块(111)和位于中心的第一上公(112),所述第一下模(12)包括滑动配合的第一浮块(121)和第一下公(122),合模时,所述第一脱板入块(111)与所述第一浮块(121)压合在所述直角坯料(b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世洪顾涛孙晨阳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武进中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