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施工平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1、在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施工,会临时搭建台车用于运输施工设备或调节施工设备位置,而在搭建台车时,一般先会搭建底部框架,然后再在底部框架上搭建侧部框架形成施工平台,在搭建底部框架以及侧部框架时,都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的竖梁和横梁进行拼接形成合适长度以及宽度的框架,但是此框架在不用场景所需的长度以及宽度不同,每次都需要先确定好长度后进行拼接,拼接较为不便且耽误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满足不同长宽的需求且拼接简单的施工平台。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平台,包括底部框架以及两个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的两侧的侧部框架,且所述底部框架以及两个所述侧部框架均包括多个单元架,且每个所述单元架均包括两个竖梁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竖梁间的用于调节间隔的菱形伸缩架,且不同所述单元架的所述竖梁间可通过连接组件沿自身长度方向相互可拆卸连接。
3、进一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1)以及两个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1)的两侧的侧部框架(2),且所述底部框架(1)以及两个所述侧部框架(2)均包括多个单元架(3),且每个所述单元架(3)均包括两个竖梁(301)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竖梁(301)间的用于调节间隔的菱形伸缩架(302),且不同所述单元架(3)的所述竖梁(301)间可通过连接组件(4)沿自身长度方向相互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壳(401),不同所述单元架(3)的两个所述竖梁(301)可分别穿入两个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1)以及两个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1)的两侧的侧部框架(2),且所述底部框架(1)以及两个所述侧部框架(2)均包括多个单元架(3),且每个所述单元架(3)均包括两个竖梁(301)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竖梁(301)间的用于调节间隔的菱形伸缩架(302),且不同所述单元架(3)的所述竖梁(301)间可通过连接组件(4)沿自身长度方向相互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壳(401),不同所述单元架(3)的两个所述竖梁(301)可分别穿入两个所述连接壳(401)内并与相应所述连接壳(40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301)以及所述连接壳(401)的截面均呈“工”字型,所述连接组件(4)还包括两个与两个所述连接壳(401)一一对应的连接件(402),每个所述连接件(402)均包括四个均匀的分布在相应所述连接壳(401)的两个横向部的第一螺栓(4021)以及四个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螺栓(4021)配合的螺母(4022),且每个所述第一螺栓(4021)弹性穿设在相应所述连接壳(401)上,且相应连接的所述竖梁(301)上还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4021)穿过的通孔(30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件(402)还包括两个分别在相应所述连接壳(401)的竖向部的两侧的弹簧(4023),且所述弹簧(40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螺栓(402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壳(401)间的连接块(403),所述连接块(403)上开设有贯通槽(4031),所述连接件(402)还包括两个可将处于同一横向部的两个第一螺栓(4021)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有豪,王好明,王勇,王全智,吴旭东,李盼飞,朱福林,林先明,凌峰,姚大闯,徐星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