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901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2
本技术提供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间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网,所述支架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支撑网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接雨布,所述第一接雨布的顶部通过所述支架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支架的外部,所述第一接雨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第一接雨布内部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通过在支架内部设置第一接雨布,在使用折行卡板和斜板配合稳定第一接雨布的位置后,也可对第二接雨布进行支撑,直接将屋顶上方的空间进行遮挡,直接将雨水收纳到第一接雨布中,然后缓慢通过排水管排走,避免雨水直接落至屋顶上方后渗透,导致屋顶漏水,同时也不会出现落叶等堵塞屋顶排水口,影响屋顶处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为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1、排水系统是指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用以除涝、防渍、防盐的各级排水沟道及建筑物的总称。

2、现在房屋建筑各式各样,有些房屋建筑的顶部有是倾斜的,雨水可直接流下,而农村的一些自建房,为了提供晾晒的空间,建筑的顶部修建的是平整的,方便之后晾晒一些粮食,但平整的屋顶在暴雨天气时,若不能及时将雨水排出,则可能导致雨水渗透,这就需要在屋顶上使用自动排水装置。

3、现有的自动排水装置只是使用在屋顶的排水管处,但屋顶上面积较大,且由于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坑坑洼洼,雨水仍会留存在屋顶上方,长时间出现这种问题,则会造成屋顶处渗水,影响房屋的使用。

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来解决上述中遇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间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网,所述支架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支撑网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接雨布,所述第一接雨布的顶部通过所述支架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支架的外部,所述第一接雨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第一接雨布内部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间共同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之间滑动连接。

3、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接雨布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折行卡板,所述折行卡板顶部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斜板,多个所述斜板的一侧共同设置有第二接雨布。

4、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抵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均可延伸至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所述抵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可延伸至所述螺纹孔的内部。

5、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中使用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可根据支架内部的长度进行增加或减少。

6、作为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两端均开设有连通孔,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连通孔且延伸至所述矩形框的外部,所述矩形框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矩形框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组件接触,所述矩形框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

7、作为优选的,所述矩形框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底端均延伸至所述套筒的外部,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底端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左右两侧的中间均螺纹连接有第四螺纹杆,两个所述第四螺纹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刮板。

8、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接雨布底部的四周均通过绑绳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接雨布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网的顶部接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1、通过在支架内部设置第一接雨布,在使用折行卡板和斜板配合稳定第一接雨布的位置后,也可对第二接雨布进行支撑,直接将屋顶上方的空间进行遮挡,直接将雨水收纳到第一接雨布中,然后缓慢通过排水管排走,避免雨水直接落至屋顶上方后渗透,导致屋顶漏水,同时也不会出现落叶等堵塞屋顶排水口,影响屋顶处排水效果;

11、2、通过在第一接雨布内部设置两个支撑组件和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可沿着两个支撑组件进行移动,在屋顶自动排水装置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可在内部进行往复移动,对第一接雨布内壁进行摩擦清洁,避免第一接雨布内部长时间收集到落叶等后堵塞排水管,影响第一接雨布内部雨水排放出去,同时依靠支撑网对第一接雨布进行支撑,在下方留下一定空间,夏季时对屋顶进行遮阳,保证下方空间可正常流通,对顶楼进行降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中间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网(2),所述支架(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支撑网(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接雨布(3),所述第一接雨布(3)的顶部通过所述支架(1)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支架(1)的外部,所述第一接雨布(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4),所述第一接雨布(3)内部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5),两个所述支撑组件(5)的中间共同设置有清理组件(6),所述清理组件(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5)之间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和所述第一接雨布(3)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折行卡板(7),所述折行卡板(7)顶部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斜板(8),多个所述斜板(8)的一侧共同设置有第二接雨布(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第一支撑杆(51)、第二支撑杆(52)和抵板(53),所述第一支撑杆(51)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54),所述第二支撑杆(5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5),所述第一螺纹杆(55)的两端均可延伸至所述螺纹孔(54)的内部,所述抵板(5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6),所述第二螺纹杆(56)的一端可延伸至所述螺纹孔(5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6)包括矩形框(61),所述矩形框(61)的两端均开设有连通孔(62),两个所述支撑组件(5)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连通孔(62)且延伸至所述矩形框(61)的外部,所述矩形框(6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63),所述驱动装置(63)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矩形框(61)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63)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组件(5)接触,所述矩形框(6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驱动装置(6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6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筒(65),两个所述套筒(65)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66),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66)的底端均延伸至所述套筒(65)的外部,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66)的底端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刮板(67),所述第一刮板(67)左右两侧的中间均螺纹连接有第四螺纹杆(68),两个所述第四螺纹杆(68)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刮板(6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雨布(3)底部的四周均通过绑绳与所述支架(1)连接,所述第一接雨布(3)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网(2)的顶部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中间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网(2),所述支架(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支撑网(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接雨布(3),所述第一接雨布(3)的顶部通过所述支架(1)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支架(1)的外部,所述第一接雨布(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4),所述第一接雨布(3)内部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5),两个所述支撑组件(5)的中间共同设置有清理组件(6),所述清理组件(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5)之间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和所述第一接雨布(3)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折行卡板(7),所述折行卡板(7)顶部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斜板(8),多个所述斜板(8)的一侧共同设置有第二接雨布(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用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第一支撑杆(51)、第二支撑杆(52)和抵板(53),所述第一支撑杆(51)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54),所述第二支撑杆(5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5),所述第一螺纹杆(55)的两端均可延伸至所述螺纹孔(54)的内部,所述抵板(5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6),所述第二螺纹杆(56)的一端可延伸至所述螺纹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占坡朱琳黄梓婕刘欢王睿清王伟桥陈惠蕾张作为李友林孙成吕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启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