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41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柔性填埋场库底技术领域,包括:倒锅形锅底底部设有第一斜坡,和根据第一斜坡周边的库底边界线确定的库底中线,库底中线位于库底边界线的上方,且与两侧的库底边界线之间设有第一斜坡,地下水倒排主盲沟沿着库底边界线铺设有渗滤液倒排主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填埋场库底设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柔性填埋场库区底部大部分采用平底型或凹形设计,危险废弃物一般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锥形,随着填埋废物高度增加,库底沉降过程中防渗膜处于被拉伸状态,如果防渗膜处于长期拉伸状态,会造成防渗膜的断裂,锅状的结构,渗滤液的排出设施施工也不方便,进而带来环境污染风险

[0003]公告号为
CN214940797U
的专利公开了矿坑型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导排系统,具体公开了在库区外设置渗沥液抽排管和抽排泵,用于抽排渗沥液;在库区内设置坡面的主盲沟和支盲沟将渗沥液通过重力作用流至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连有导流管至抽排管,导流管采用顶管或拖拉管等施工方法进行埋设,渗沥液通过导流管流至抽排管内后,通过抽排泵将渗沥液导出

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库内底部水平方向上的渗沥液导排结合库外垂直建井抽排的方案,实现了填埋场渗沥液的顺利导排,但是该专利技术专利无法对渗沥液防渗膜进行保护,而且渗滤液的排出设施施工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包括:
[0005]倒锅形库底,其底部设有第一斜坡,和根据第一斜坡周边的库底边界线确定的库底中线,库底中线位于库底边界线的上方,且与两侧的库底边界线之间设有第一斜坡;
[0006]地下水倒排主盲沟,其沿着库底边界线铺设有渗滤液倒排主管

渗滤液倒排次管,和地下水倒排主管;
[0007]多个地下水倒排次盲沟,其设于库底中线的两侧的第二斜坡上,且与地下水倒排主盲沟连通,多条地下水倒排次盲沟内铺设有与渗滤液倒排主管和地下水倒排主管分别连通的渗滤液倒排支管和地下水倒排次管;
[0008]防渗膜,其铺设于倒锅形库底的上方

[0009]可选的,地下水倒排主盲沟和多个地下水倒排次盲沟均包含多个材料相同的渗透层,多个渗透层自上而下依次设有:
[0010]土工滤网,其密度为
200
克每平方米;
[0011]渗滤液倒排层,其内部铺设有相互连接的渗滤液倒排主管和渗滤液倒排支管;
[0012]主防渗层;
[0013]主防渗衬层,其包括厚度为
300
毫米的压实黏土;
[0014]复合排水网,其密度为
1400
克每平方米;
[0015]次防渗层,
[0016]次防渗衬层,其包括厚度为
500
毫米的压实黏土;
[0017]长丝无纺土工布层,其密度为
600
克每平方米;
[0018]碎石层,其厚度为
300
毫米,内部铺设有地下水倒排主管和地下水倒排次管,碎石包括卵石和
/
或砾石,卵石和砾石直径范围包括
20
毫米至
40
毫米;
[0019]粗砂垫层,其厚度为
100
毫米;
[0020]地基层

[0021]可选的,地下水倒排主盲沟和所述地下水倒排次盲沟的数量相同且至少为两个,所述地下水倒排主盲沟和所述地下水倒排次盲沟一一对应连通

[0022]可选的,第一斜坡的坡度范围为3%至7%

[0023]可选的,第二斜坡的坡度范围为2%至5%

[0024]可选的,第一斜坡顶端两侧的地下水倒排主管分别与两根地下水反冲水管连接

[0025]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0026]沿着危险废物流动的方向,在柔性填埋场的库底依次挖出坡度逐渐下降的第一斜坡,并根据第一斜坡和两侧的提升斜坡的交界线,确定库底边界线,沿着库底边界线挖取地下水倒排主盲沟,根据坡度逐渐下降的方向的两侧的库底边界线确定库底中线;
[0027]在库底中线的两侧堆出高于库底边界线的第二斜坡,在两个第二斜坡的侧面底部挖取与地下水倒排主盲沟连通的多处地下水倒排次盲沟;
[0028]在地下水倒排主盲沟和多个地下水倒排次盲沟内依次铺设多个连续的渗透层,并在部分渗透层内铺设渗滤液倒排主管

渗滤液倒排次管,和地下水倒排主管,其中,在地下水倒排次盲沟内铺设于地下水倒排主盲沟内铺设的渗滤液倒排主管和地下水倒排主管分别连通的渗滤液倒排支管和地下水倒排次管

[0029]可选地,在地下水倒排主盲沟和多个地下水倒排次盲沟内依次铺设多个连续的渗透层的施工步骤包括:
[0030]压实的基层;
[0031]在地基层的上方,利用厚度为
100
毫米的粗砂铺设出粗砂垫层;
[0032]在粗砂垫层上方铺设地下水倒排主管和地下水倒排次管,并在地下水倒排主管和地下水倒排次管周围铺设厚度为
300
毫米的碎石层,碎石层包括卵石层或砾石层,其中,卵石或砾石的直径范围包括
20
毫米至
40
毫米;
[0033]在碎石层的上方铺设密度为
600
克每平方米的长丝无纺土工布层;
[0034]在长丝无纺土工布层的上方铺设次防渗衬层,次防渗衬层包括厚度为
500
毫米的压实黏土;
[0035]在次防渗衬层的上方铺设次防渗层,在次防渗层上方铺设密度为
1400
克每平方米的两层复合排水网,在两层复合排水网之间铺设渗滤液倒排次管,在渗滤液倒排次管周围填充碎石;
[0036]在最上一层的复合排水网上方铺设主防渗衬层,主防渗衬层包括厚度为
300
毫米的压实粘土,在主防渗衬层的上方铺设主防渗层;
[0037]在主防渗层的上方铺设相互连接的渗滤液倒排主管和渗滤液倒排支管,在渗滤液倒排主管和渗滤液倒排支管周围填满碎石;
[0038]在碎石的顶部铺设密度为
200
克每平方米的土工滤网

[0039]可选的,相互连通的所述地下水倒排主盲沟连通的地下水倒排次盲沟为一组,地下水倒排主盲沟沿着所述第一斜坡两侧的所述库底边界线依次施工
[004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00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倒锅形库底,地下水倒排主盲沟沿着库底边界线设置,里边设有渗滤液倒排主管

渗滤液倒排次管,和地下水倒排主管,多条地下水倒排次盲沟设置于库底中线的两侧的第二斜坡上,且与地下水倒排主盲沟连通,地下水倒排次盲沟内设有与渗滤液倒排主管和地下水倒排主管分别连通的渗滤液倒排支管和地下水倒排次管,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倒锅形库底
(1)
,其底部设有第一斜坡,和根据第一斜坡周边的库底边界线
(4)
确定的库底中线
(5)
,所述库底中线
(5)
位于所述库底边界线
(4)
的上方,且与两侧的所述库底边界线
(4)
之间设有第二斜坡;倒排盲沟,其设于所述倒锅形库底
(1)
上;防渗膜,其覆盖于所述倒锅形库底
(1)
和所述倒排盲沟的上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排盲沟包括:地下水倒排主盲沟
(2)
,其沿着所述库底边界线
(4)
设置,所述地下水倒排主盲沟
(2)
内设有渗滤液倒排主管
(2

1)、
渗滤液倒排次管
(2

3)
,和地下水倒排主管
(2

2)
;地下水倒排次盲沟
(3)
,其设于所述倒锅形库底
(1)
的两侧的第二斜坡上,且与所述地下水倒排主盲沟
(2)
连通,所述地下水倒排次盲沟
(3)
内设有与所述渗滤液倒排主管
(2

1)
和地下水倒排主管
(2

2)
分别连通的渗滤液倒排支管
(3

1)
和地下水倒排次管
(3

2)。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倒排主盲沟
(2)
和所述地下水倒排次盲沟
(3)
均包含多个材料相同的渗透层,多个所述渗透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土工滤网
(2

4)
,其密度为
200
克每平方米;渗滤液倒排层
(2

5)
,其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渗滤液倒排主管
(2

1)
和渗滤液倒排支管
(3

1)
;主防渗层
(2

6)
;主防渗衬层
(2

7)
,其包括厚度为
300
毫米的压实黏土;复合排水网
(2

8)
,其密度为
1400
克每平方米;次防渗层
(2

9)
;次防渗衬层
(2

10)
,其包括厚度为
500
毫米的压实黏土;长丝无纺土工布层
(2

11)
,其密度为
600
克每平方米;碎石层
(2

12)
,其厚度为
300
毫米,内部设有所述地下水倒排主管
(2

2)
和所述地下水倒排次管
(3

2)
,所述碎石包括卵石和
/
或砾石,所述卵石和砾石直径范围包括
20
毫米至
40
毫米;粗砂垫层
(2

13)
,其厚度为
100
毫米;地基层
(2

14)。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倒排主盲沟
(2)
和所述地下水倒排次盲沟
(3)
的数量相同且至少为两个,所述地下水倒排主盲沟
(2)
和所述地下水倒排次盲沟
(3)
一一对应连通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坡的坡度范围为3%至7%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坡的坡度范围为2%至5%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坡顶端两侧的地下水倒排主管
(2

2)
分别与两根地下水反冲水管连接

8.
应用于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库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危险废物流动的方向,在柔性填埋场的库底依次挖出坡度逐渐下降的第一斜坡,并根据所述第一斜坡和两侧的提升斜坡
(8)
的交界线,确定所述库底边界线
(4)
,沿着所述库底边界线
(4)
挖取地下水倒排主盲沟
(2)
,根据坡度逐渐下降的方向的两侧的库底边界线
(4)
确定库底中线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费孔娟王充惠艳龙韩军平杨洋王若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启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